《我不是葯神》:是孩子,造就了「葯神」
一
都說王傳君演的病人呂受益演得好。好在哪裡?好在有人味的細節上。
初見徐崢演的程勇,他被程勇要求摘下口罩,一層層摘下來,別的病人戴一個口罩,他戴了三個。
為啥?惜命啊。
為啥惜命?
呂受益和程勇熟了之後才說起,妻子懷孕五個月他查出得病,那時他天天想死,孩子生下來後,他看著孩子一點也不想死了,拚命想活下來。
原來是因為孩子。
是孩子給了呂受益活下去的勇氣。才有了後來呂受益找到程勇,讓程勇幫忙去印度買葯。而後來呂受益選擇自殺放棄生命,也是因為孩子。
為了能見證孩子的成長所以忍痛活著,為了不拖累孩子所以從容赴死。而程勇也因此真正地下了「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決心。
孩子真的能改變我們許多。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就在教我們,生命的寶貴與無價。只可惜,我們並非都是好學生,總是學不會孩子的言傳身教。
二
程勇自己也有孩子,他的前妻想把孩子帶出國,孩子卻不願意,就算要和程勇一起睡神油店,他也願意。
程勇在代購印度神葯前,過得窮困潦倒,還對妻子家暴,怎麼看都不算是個好父親、好丈夫。但孩子願意跟著他。
本來男孩子是會粘母親多一些的,程勇的孩子卻沒有選擇改嫁了好老公的媽媽。或許,在孩子的眼中,自己糟糕的父親,更需要自己的陪伴和愛吧。
孩子的眼睛和心靈,總是會比我們這些大人更純潔一些。
孩子會因為學了《神筆馬良》這篇課文,就會說也想要一支神筆,這樣就可以給媽媽畫一個呼啦圈,讓媽媽天天減肥。在我們這些大人眼裡,這樣的孩子多傻啊,既然有了神筆,畫什麼不好,就畫一個沒什麼大用的呼啦圈。可是孩子的眼裡沒有急功近利和一蹴而就,孩子能想到的,就是呼啦圈可以幫助媽媽減肥,而不是給媽媽直接畫上S線。
所以,程勇後來選擇用自己開工廠賺的錢來倒貼藥費,不是沒有原因的。孩子,真的教會我們良多。
三
賣代購印度神葯賺了錢,程勇帶眾人去夜場慶祝,還一擲千金就為了不讓思慧再跳脫衣舞。
大家散了之後,程勇堅持要送思慧回家,大人們都知道會發生什麼。誰知程勇進了房間興沖沖脫了衣服,思慧的女兒穿著睡衣額頭貼著降溫貼就闖了進來。沒有驚訝,沒有好奇,只有一臉的漠然。
孩子漠然的眼神如一把利劍,刺醒了程勇的良知。等到思慧洗完澡穿著情趣內衣進了房間,程勇已經重新穿好衣服,拒絕了思慧的獻身,躡手躡腳出門,還說了一句:別吵到孩子。
良知是什麼東西?
王陽明是這麼讓大家理解的。一次,他給弟子講學,現場抓到個小偷,他讓小偷當眾脫掉衣服,小偷被抓現行只能聽令。脫掉只剩下一個褲衩了,小偷卻死活不肯再脫。為何?小偷自己也說不出來。
王陽明說,這就是良知。他認為有的人的良知沒有顯露出來,不代表他的良知泯滅,不過是因為私慾如塵垢一樣蒙蔽了光亮的本心,是良知失落。良知失落的人,只要不斷擦拭被慾望所蒙垢的「心之鏡」,就有可能達到「致良知」的境界。就可以做聖人。
王陽明當眾點破小偷尚有良知,小偷被感動到哭了,第一次感覺自己被尊重,被當人看,從此下定決心不再偷盜。
而程勇被思慧的女兒撞見自己的醜態,良知也自然顯現出來。
顯然,思慧的女兒不是第一次撞見這種醜事了,只不過,她也只能是用如此無力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與控訴。
四
黃毛彭浩也不過是個孩子。
他說家裡人以為他早已死了,但他其實還頑強地活著。他從程勇處搶來印度神葯,轉手就分給了別人。要知道,他自己也是個病人啊。
那麼多病人中,他似乎是唯一一個不惜命的人。不戴口罩,在屠宰場工作,吃呂受益給的橘子,為了保護程勇開走程勇的車被撞死……
所以黃毛是有資格瞧不起程勇的。
他跟著程勇等人賣印度神葯,一開始只是為了還程勇的葯錢。後面分錢的時候,別人都分到了葯和人民幣,他卻沒有一絲眼紅。等到程勇也分了葯和人民幣給他,他的表情才有了變化。
黃毛並不貪心。他只是沒文化。程勇問,他不過二十歲,他有什麼罪?
或許,他最大的罪,就是沒文化。可是,沒文化,是他的錯嗎?
五
已經有太多人在評價《我不是葯神》,評價大人們的對與錯。我卻更願意關注這部電影中的孩子。孩子是我們的曾經,也是我們的未來。
單從這一點論,沒有孩子的《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不如《我不是葯神》。


TAG:我用心理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