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得病了以後怎麼辦?

如果得病了以後怎麼辦?

今天看了一部電影《依然愛麗絲》。

看完以後,心情有點鬱悶。早知道看一部喜劇電影好了。

《依然愛麗絲》這部電影主要內容講女主角在50歲得了阿爾茲海默病,即老人痴呆病。從確診到最終生活無法自理這個過程中,愛人,兒女,自己的反應及行動。

得病以後,人的第一反應是不相信。不能接受這個事實。隨後是想盡一切辦法來治療。

治療花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是一個持續過程。患者接受病情以後,比周圍人更冷靜,理智。因為他所有的時間和注意力都在治療上,沒有時間、能力去思考更多的問題。得病前經常想著如何在工作上取得更大的成績,如何生活地更幸福,現在只有一個問題,保命。一切問題都圍繞著這一個主題。

我看過一本書,《當塵埃化為空氣》。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醫生,在他得了癌症以後,他在治療一段時間後,重返工作崗位,每天花數小時在手術台上。看到這裡,我真地是非常非常敬佩他。作為一名患者,他不僅和病痛做鬥爭,同時還能夠換救別人的生命,太偉大了。

我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因此,在患病以後,不得不依靠他人生活。飲食起居都需要他人照顧。這時,病人就會表現出異常的煩躁,這讓親人無法理解。其實病人以這種方式來轉移自己和家人的注意力,目的是減輕病痛的折磨。

很多人都會說,自己如果得了病以後特別需要麻煩他人,就會選擇死。這也是正常反應。但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一方面,病人真的是怕死。一想到生活即將結束,病人的心裡充滿了恐懼。另一方面,有些病人已經沒有能力自己來結束生命了。比如像電影《依然愛麗絲》中的情節,女主角在尚可行動時,製作了視頻,告訴得了病以後的自己,以什麼樣的方式來結束生命。然而可悲的是,女主角根本無法預料到自己以後已經失去了這種能力,只能活著。

經常在農村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一些年紀大的人癱瘓在床時,吃喝拉撒全部依靠別人,這時,病人和親人似乎都無可奈何,他們都在等待,何時能夠結束這種痛苦的狀態。這時家人的關愛特別重要。在維持病人的生命時,家人可能會比病人先一步離世,也可能會因此致病。

得病以後,最重要的是心情。以前是自己可以以各種方式來主宰人生,現在一定要放棄這種想法。保持心情愉快是最重要的。如果想要活得久此,只能放棄尊嚴,以求得生命延續。如果得了無法治癒的病,心情也是第一位的。不抱怨人生,接受命運的安排。安靜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找自己 的精彩文章:

TAG:尋找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