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哭百萬人!媽媽,求求你,不要再讓我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了!

看哭百萬人!媽媽,求求你,不要再讓我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了!

崔玉濤的育學園

最近,小維追了一部以孩子為主角的綜藝節目——《少年說》。

節目組在中小學的天台上,搭建一個「勇氣台」,孩子們站上去喊出自己的心裡話,喊話的內容有告白、有吐槽、有搞笑,當然被「喊話」的對象,不乏孩子的父母。

最令我印象深刻和心疼的是一個叫做璟頤的小姑娘。她遇到的煩惱,應該也是很多人童年時的陰影——

璟頤有一個學霸閨蜜,她的媽媽總將自己和這個 「全班第一、全年級第一、全聯盟第一」的閨蜜比較。

璟頤的媽媽還會把一句特別傷人的話掛在嘴邊「你看你成績這麼差,為什麼她(璟頤的學霸閨蜜)願意和你交朋友呢?

璟頤用祈求的語氣和媽媽說「孩子不是只有比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為什麼你不看一下呢?」

小姑娘雖然很委屈,但也體諒媽媽,說這是父母教育的一種方式,只是這種方式她不喜歡,她希望媽媽能夠重視自己的想法。

孩子說到最後,哭了起來。

媽媽冷靜地聽完女兒的心裡話,開始「有理有據」地陳述自己的理由:

第一、我這樣做是為了讓你進步!

第二、我打擊你,是擔心你「太飄了」!

第三、要求女兒反思,「我答應過你的,我都做到了;你承諾過的事情,都做到了嗎?」

這感覺是不是很熟悉?小維看到這兒也有很多的感同身受——

我們從小就有一個宿敵,叫做「別人家的孩子」。

哪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小維相信,璟頤的媽媽也是為了讓女兒好,才會用「別人家的孩子」激勵她。

長期下去,孩子從家長那裡得不到認可,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會不會因為這樣的教育方法受到傷害呢?

蔡康永在《給殘酷世界的善意簡訊》這本書中曾寫道:「對家人有期許,但是最好別比較,比較多了彼此都學會了嫉妒和怨懟,毫無養分。」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煙火,孩子有自己生長發育的規律和節奏,家長用「別人家的孩子」作為孩子進步的目標,小維覺得沒有太大的意義。

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心,學習是孩子的天性,正確的激勵方法才會讓孩子更有動力。

事半功倍的激勵法則

1 肯定

1968年的一天,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說要進行實驗:

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之後,羅森塔爾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

其實,羅森塔爾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複試,結果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

實驗者認為,教師收到實驗者的暗示,不僅對名單上的學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無意地通過態度、表情、體諒和給予更多提問、輔導、讚許等行為方式,將隱含的期望傳遞給這些學生,學生則給老師以積極的反饋;這種反饋又激起老師更大的教育熱情,維持其原有期望,並對這些學生給予更多關照。如此循環往複,以致這些學生的智力、學業成績以及社會行為朝著教師期望的方向靠攏,使期望成為現實。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在輕鬆愉快的正面情緒下,學習和工作會更快、更好、更有效率,孩子也一樣。不論多小的孩子,都喜歡受到肯定。在肯定和激勵的環境中,他們才更容易自信,也更容易產生進步的動力。

2 找到孩子的特點

初為父母,我們驚嘆於寶寶的一點一滴的進步,寶寶能翻身了,寶寶會叫媽媽了,甚至寶寶拉了一次「完美」的臭臭,也會抱著孩子誇獎半天。但是孩子越大,我們似乎也越來越不容易滿足:

別人家的孩子已經會背唐詩了,我家孩子卻連話都說不清楚;

別人家的孩子已經會畫畫了,我家孩子卻還連筆都握不好……

我們總覺得別人家孩子更優秀,但其實每個孩子的優點都很多,只不過我們擅長發現孩子的缺點,對孩子的優點感覺遲鈍。而孩子呢,也更容易被周圍環境和身邊人的暗示所影響。

我們與其總把關注點放在孩子的缺點上,不如認真尋找他的特點,給予適當的激勵,讓他將最好的特質發揮到極致。

3 成為「別人家的父母」

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我們為了孩子有更好的生活,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儘可能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和最好的教育,甚至一擲千金購置學區房……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尤其是更為年幼的孩子,這都不是他們最在乎的事,他們更在乎「父母和他」的關係,以及家庭氛圍。

簡單說來就是:

父母對待他的態度是包容理解還是苛責打擊;

父母是否願意認真花時間陪伴他,一起讀書、遊戲;

父母之間的感情是否融洽,家庭氛圍是否溫暖有愛……

我們想讓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的時候,不如先反思自己是否成為了「別人家的父母」,我們是否做到了那些「孩子最在乎的事情」。

最後,小維想用節目里那個「別人家的孩子」說的一段話作為結尾: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在成長的路上,我們遇到的最大敵人,不是別人家的孩子,而是我們自己。每個人都是無可替代的,不是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崔玉濤育學園 的精彩文章:

孩子什麼時候可以自己刷牙?

TAG:崔玉濤育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