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不是葯神》的啟示:癌症之後,離家財散盡、家破人亡還有多久?

《我不是葯神》的啟示:癌症之後,離家財散盡、家破人亡還有多久?

1

一部《我不是葯神》讓醫藥行業徹底火了一把,讓公眾視線聚焦在這個往往被忽視,但又與每個人生死存亡息息相關的大行業,尤其是白血病、癌症。

看電影的海報,各個開口大笑;看卡司陣容,徐崢搭配寧浩;不加仔細分別,一定以為非常爆笑。實際上,電影的英文名字「Dying to Survive」,向死求生,這是一個淚水沉重、掙扎疼痛的話題。

根據陸勇案真實事件改編,「程勇」就是陸勇,「格列寧」就是格列衛,「諾瓦」就是瑞士諾華,全球三大葯企之一。「慢粒白血病」的特效藥,就是甲磺酸伊馬替尼,一種靶向性很強的靶向+免疫藥物,它還對惡性胃腸道間質瘤(GIST)有很好的療效。

2

一個非常嚴肅的現狀是,現行的國家醫療保險制度,並不能為身處癌症病痛的患者家庭提供完整覆蓋的醫療保障,因為大多數癌症的特效藥、靶向葯都不便宜,而且很多都沒有進入醫保名錄。

我自打生了這個病,吃了三年的葯,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我不想死,我想活著。活著有什麼錯?」這是影片中老太太對抗警察審訊時的一段肺腑之言,也是癌症患者掙扎求生的真實寫照。

所謂的印度仿製「假藥」,與諾華的「真葯」,有效成分完全一樣,治療效果與真葯99.9%,只是知識產權和政府文件上的「假」,而價格上巨大差別,「諾瓦」公司正版葯4萬一瓶,印度版一瓶只要兩三千,實際上「程勇」只需500元就能從印度買到。

而在中國,銷售即使有真實效果的無證之葯,就是售假賣假、走私犯法,被抓後面臨的就是牢獄之災,「程勇」們就處在這樣一個灰色的地帶。

葯價的區別,對於絕大多數患者家庭來說,就變成了僅剩的錢買葯續命的生死問題。生存是病人最基本的自然需求,法律也要靠邊站

即使這樣,印度葯定價權也都在葯企或者藥商的手裡,「張長林」拿到代理權後一度將印度葯升到2萬元一瓶,間接導致了「呂受益」的割腕,加速進入「急變期」,不可挽回的走向了死亡。處處奸商特徵的「程勇」只是少掙了一些,就能得到患者整箱整箱的錦旗,還調侃哪面錦旗文採好之類。別人在救命,而你在賺錢。站在患者的角度看,多麼的赤裸和諷刺。

由衷的說一句,癌症患者真是弱勢,真是任人宰割的小白鼠,相信會戳痛每個人的心底靈魂。

3

家庭中一旦有人確診癌症,那麼現行條件下,還是要做好家財散盡、最後人還留不住的準備。

癌症的特效藥,到底有多貴?就目前來看,市場上針對肺癌、乳腺癌、消化道癌、結直腸癌等實體瘤的一些靶向葯以及單抗類藥物中,易瑞沙、赫賽汀、凱美納、泰瑞沙、O葯、K葯等,平均一年的花費約為10-30萬元,即使現在越來越多的印度葯、香港葯、國產葯使用中,一年的藥物花費也要5-10萬元以上,還不包含其他臨床診治、定期複查、常規治療的費用。

所以,不管有沒有相應的代購、「假藥」,癌症患者的花費依然很高。即使在一個比較殷實的小康之家,也很難挺過五年時間。在以前,癌症之後,尤其在中國,往往為晚期確診,生存期一般也不會太長。

當然也不應該沒有信心。現在這個時代,面對癌症的精準療法愈來愈多,各種新葯靶向葯層出不窮。只要你有足夠的錢,有效的延長生命,甚至達到某種程度的治癒也並非不可能之事。

可見,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4

既然有特效的靶向葯,為什麼就一定會賣得那麼貴?

事實上,一個葯的研發花費往往是數十億美元級別,而專利周期只有區區20餘年,成本實在太高。只有跨國葯企,有這樣強大的科學素養與資本能力推動。一個葯上市之後,專利保護過期之前,一定會將價格定出奇的高,用短時間的暴利來彌補前期研發的投入,以及獲得商業利益。

另外不能忽視的一點。

正是大藥廠持之以恆不斷科研探索,加上無數的臨床試驗,才使得出現格列衛這類特效藥成為可能,絕大多數的仿製葯、盜版葯提純都是問題,更不要說更為嚴重的副作用了,所以印度模式並不能帶來格列衛式的抗癌奇蹟,只有大藥廠才能。

如果國家強制壓低價格的話,葯企將失去獲利空間,停止研發新型藥物,這樣受害的還會是廣大患者。畢竟像印度這樣不按規則出牌、漠視專利保護的國家少之又少(托印度的福,國內癌症患者往往能夠通過非正常渠道,使用到稍便宜的仿製葯)。

能吃上靶向葯的群體,除了肺癌之外,乳腺癌的比例約為20%,胰腺癌的約為5%,一方面是高昂的價格,一方面是精準檢測的滯後,造成了很多二次悲劇。

這其實是一種悖論的博弈

5

那麼,癌症患者的出路在哪裡?

筆者認為:

國家層面,全面擴大醫療保險,用更全面的醫療保險制度為高昂的醫藥費用買單,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改變新特葯的專利保護機制,專利可以延長,但是要有效降價,惠及面更廣。

這也提醒,我們每一個人,要有提前儲蓄思想,在國家制度還不那麼健全的時候,一定要買一些大病醫療商業保險。

醫院層面,針對癌症更科學更精準的進行方案制定。

靶向藥物、化療藥物一定要進行基因檢測,對症下藥,避免濫用,花了冤枉錢還不治病。

選擇公正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極為重要,藥廠贈送的檢測可能存在檢出率虛高的風險。患者層面,更科學更理性一些,要有獨立判斷並且相信權威醫生的意識,避免病急亂投醫,稀里糊塗。選擇專業的精準醫療檢測服務,比如元碼,獲得可靠的用藥指導以及後續方案。

所幸的是,國家對於進口葯零關稅、對於精準醫療的基因檢測大力提倡與支持、數不清的靶向性更強、療效更好的藥物正在加速獲批,我們處在了一個攻克癌症的最好的時代。

就像某些專家的論斷一樣,「我們將在十年之內攻克癌症」。我相信如此。

6

《我不是葯神》之於醫藥行業,就像柴靜的《穹頂之下》之於PM2.5,雖科學性欠佳,但引起公眾關注,足夠必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宮頸癌篩查,遠離癌症的法寶!
如何預防癌症?常吃這5種健康抗癌食物 輕鬆與癌症說再見!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