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己做自己的教練

自己做自己的教練

閑聊時,小張說:「現在的父母,都很重視子女的教育。每天把小孩送去上各種強化課程——現在的孩子真幸運,如果以前我的爸媽懂得學前教育,不讓我輸在起跑點的話,我一定是個大人物。」

我笑說:「不一定。如果大家都太早就往前跑,起跑點還不是一樣?先跑不會變成大人物。而且,先跑不一定贏。」

「怎麼說呢?」小張問。

「你沒看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兔子天生跑得快,但因為半路貪睡,還是輸給烏龜。」

「拜託,別講那種老掉牙的寓言。」

「才不是老掉牙呢,」我說,「讓我們回過頭去看,以前小學時前幾名的同學,現在未必都很有成就。我倒覺得,一個人最重要的成功元素,並不是父母或師長怎麼訓練他,而是他怎麼訓練自己。」

是的,不管別人如何發掘、激勵你,如果自己不肯訓練自己,還是很難在勝利之路上長久地走下去。

成功的人都是自己的教練,永遠不會讓自己怠惰下來。就算是同一父母所生、受到同樣的訓練,成就還是大不相同。書聖王羲之有七個兒子,只有王獻之和他並稱「二王」,在書法上成就齊名。為什麼呢?在王獻之七八歲時,他爸爸早就知道這兒子有出息。王獻之曾問父親:「怎樣才能寫好字?」爸爸指著院子里的十八個水缸說:「如果你能夠把水缸里的水寫完,字寫不好也難。」

從此,王獻之每天都從水缸里打水出來磨墨寫字。幾年後,水缸里的水用完了,王獻之書法已不同凡響。

再好的教練也只能擔負啟蒙工作,只有懂得自我訓練,才會越來越出色。成功從來不是從被迫吃苦耐勞而來,而是從自我訓練而來。前者壓力太大,後者成就感與自信才會與時俱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誰也會走 的精彩文章:

TAG:誰也會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