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花20多年消化,5年實現首飛,服役即落後整二代,為何仍功不可沒

花20多年消化,5年實現首飛,服役即落後整二代,為何仍功不可沒

原標題:花20多年消化,5年實現首飛,服役即落後整二代,為何仍功不可沒


許多人在對比中印研發能力時,常會感嘆於印度的緩慢與中國的快速,這一點在航空技術領域相當明顯,印度花30年造出LCA戰機,結果成了笑話,那麼在同樣的時間內,我們咋能研發二代?


殲20


如果仔細對比一下,我們會發現,印度擁有相當好的條件,科研人員的水平也不低,也許唯一的差別就是中印的態度不一樣,中國往往能踏踏實實的辦事,印度往往急於求成。


中印航空工業發展史上,米格21都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雙方几乎在同一時期獲了這款戰機,但是其後的發展不一樣。


LCA,花了30年時間


我們非常認識的去消化與吸引米格21的技術,形成了殲七系列戰機,其中,殲七C型為產量最少的一個生產型,加上改進型也不過50架,性能也談不上什麼出眾。



米格21MF


殲七C也是仿製型號,原型為米格21MF,但是也不簡單,我們壓根就沒有米格21MF的完整設計資料,即便收集到了不少資料,但是想仿製一款飛機依然不容易。


殲七C


由於前期對米格21技術進行長期消化,花了20多年的時間進行消化,所以殲七C從立項起,5年實現首飛,這個速度已經相當不錯了。雖說了服役即與當時F15戰機相比,落後整二代,否則也不會僅僅少量生產,但是在發展史上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可以說,中國航空工業的起飛,它在背後立大功了。


為何仍功不可沒?只因經過它,我們學習了許多東西。也許許多人感覺,仿製很容易,其實對作戰飛機來說真不容易,現代航空史上,尚無一款作戰飛機為按實物仿出來的。


殲七G,為中國最後一款殲七型號


殲七C屬於照貓畫虎,看似與原型一樣,其實等同於自主研發,整個研發過程完全是按新機研發進行的。重點不是它的性能如何,而是經過它,我們獲得戰機研發的經驗,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經驗。


印度顯然沒有認真去消化米格21的技術,只是簡單的組裝生產,雖說前後也花二十多年,可是談不上什麼消化,至今無法生產米格21的所有部件,也沒有推出任何一款基於米格21的改進型號,如此情況下,要直接上馬LCA戰機,僅比殲七C慢了一點,搶到殲10立項之前,最後卻被殲20追上了!


印度的米格21


從這個對比看,印度缺少踏實前進的心態,貪圖先進卻不顧及自已的條件,結果良好的條件無法得到有效的發揮出來,最終只能接受發展緩慢的現實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田軍事觀察 的精彩文章:

我軍考慮追加訂購大量俄制蘇35戰機:為啥就看不上這款國產型號?
這款戰機安裝的主炮竟然比轎車都大:美軍喜歡的不得了要用五十年

TAG:麥田軍事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