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白居易與元稹的超友誼關係,看得都讓人不好意思

白居易與元稹的超友誼關係,看得都讓人不好意思

原標題:白居易與元稹的超友誼關係,看得都讓人不好意思


偉大的友誼總是讓人心馳神往,比如俞伯牙與鍾子期,羊角哀與左伯桃,管仲與鮑叔牙等等,但要說兩人的友誼最熾烈的,恐怕還要數白居易與元稹。


說起白居易,大家都不會陌生,唐朝最偉大的三大詩人之一;而元稹,雖然在民間的名氣不是很大,但在當時也是跟白居易並駕齊驅的大詩人,史稱「元白」。


白居易的出生地在河南新鄭,離元稹的家鄉洛陽,距離只有300里。白居易雖然比元稹大7歲,但兩人在同一年考上了進士,還被一起分配到了秘書省成為同事,從此開始了一段中國文化史上最熱烈、最讓人感動的友誼之旅。


《唐才子傳》曾這樣說二人:「微之與白樂天最密,雖骨肉未至,愛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毋逾二公者。


兩人成為同事後,經常一起喝酒,一起賞月,一起談談人生哲學,還經常睡一張床上,膩得不得了。有一次,白居易被調到外地,元稹痛苦得不行,天天晚上睡不著覺,就寫了一首詩,說:「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

矮馬,連客棧都不好意思了。



咱不好意思,可人家老白卻很高興,也寫了一首詩,說:「夢中握君手,問君意何如?


因為經常有工作調動,白居易和元稹聚少離多,寫信就成了兩人最常用的聯繫方式。每次收到元稹的來信,白居易都會立刻放下手裡的工作,再急的工作也不管,先把信看完再說,而且是反覆地看,一直看到眼睛疼才罷休。


有詩為證:「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

元稹也一樣,每次收到白居易的來信,還沒等看呢,眼淚就先下來了,嚇得家裡人還以為出了什麼大事呢。時間長了家裡人知道他這個毛病,每次給他白居易的信都同時遞上一條毛巾。


也有詩為證:「遠信入門先有淚,妻驚女哭問何如。尋常不省曾如此,應是江州司馬書。


最能體現兩人心心相印的,是在唐元和四年(809年),元稹經過梁州的時候,有一天晚上做了個夢,夢見自己跟白哥哥一起游曲江、慈恩寺,醒來後,還寫了一首《梁州夢》。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就在同一天晚上,白居易和白行簡、李杓直正好就在曲江、慈恩寺遊玩,還寫了一首詩:《同李十一醉憶元九》。


在心理學上,這種心靈感應一般只會出現在雙胞胎身上,極少數感情到了極致的戀人也會偶爾出現,那麼,元稹跟白居易屬於哪種情況呢?


還有一件事可能大家會更感興趣,就是元稹曾寫過一首詩,叫《酬樂天勸醉》,最後寫道:「美人醉燈下,左右流橫波。王孫醉床上,顛倒眠綺羅。君今勸我醉,勸醉意如何。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王孫把美人灌醉了,目的是想跟她嘿嘿嘿,你老白把我灌醉,是想幹什麼呢?


白居易同學,請站起來解釋一下。

不過,跟胡歌和霍建華一樣,華哥最後選擇了心如姐姐,而元稹也選擇了崔鶯鶯和薛濤,雖然最後跟崔姐和薛姐都弄得很不愉快。


白居易有一首著名的《琵琶行》,最後有一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教科書說這是白居易在對歌女表示同情,其實都是瞎說的,我們看一部電影也會哭,你是因為同情她而哭,還是因為勾起了自己的傷心往事而哭?白居易很明顯是因為後者。


元稹去世後,白居易是最傷心的人,親自給他寫了祭文,「與公緣會,豈是偶然?多生以來,幾離幾合,既有今別,寧無後期?公雖不歸,我應繼往,安有形去而影在,皮亡而毛存者乎?


有趣味、有思維、有品位的「三味」歷史,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ashaohua10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客棧 的精彩文章:

意志最堅定的革命家,拒絕100次活命機會,連劊子手都感動了
清朝最牛的一科考試,李鴻章考了39名,狀元是張之洞的哥哥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