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疑乾隆銷毀鄭和下南洋檔案,為切斷穆斯林對明朝的留戀

疑乾隆銷毀鄭和下南洋檔案,為切斷穆斯林對明朝的留戀

李 冀 ...中國商報網站

(新聞周報2004年8月31日報道)當年由鄭和參加整理的,詳細記載了七下西洋全過程的官方資料在600年間竟悄無聲息地消失殆盡.誰動了這些資料?從明代中期開始,供職兵部的劉大夏就被認為私自燒毀全部鄭和資料.最近,明史專家在研究時發現,劉大夏因為一句賭氣的話而被冤枉了400餘年,而毀掉鄭和下西洋資料的也許就是乾隆.

今年,由梁啟超先生開創的"鄭和研究"已走過了百年歷程.雖然經過了幾代學者的奮鬥,但是這場600年前的航海壯舉仍然被許多迷霧所籠罩.原因只有一個——當年由鄭和參加整理的,詳細記載了七下西洋全過程的官方資料在600年間竟悄無聲息地消失殆盡.這令所有學者扼腕嘆息.誰動了這些資料?

從明代中期開始,供職兵部的劉大夏就被認為私自燒毀全部鄭和資料,並因此成了保守派的代名詞而被聲討了百年.不過,最近明史專家,南京大學潘群教授在研究時發現,劉大夏極有可能受了不白之冤.

正史未載

"火燒事件"

潘老的疑問是在研究《明史》時產生的."劉大夏是明朝中期的一位重臣,先後輔佐英,憲,孝,武4位皇帝,是德高望重的四朝元老.其人做事果敢,在宮廷的改革和黃河的治水方面建立了不少功勛."潘老說,"《明史》中有劉大夏的傳記,而且篇幅不小,可見他在明朝的地位."可是,潘老發現通篇傳記中並無劉大夏私自燒毀鄭和資料的記載.他又查閱了《明史》中和劉大夏同一時代的人物傳記,皆無記載.

令潘老疑惑的並不僅僅是這些,明代法律對官員極為苛嚴,按照《大明律》的規定,明朝官吏遺失"事關軍機錢糧"的文書資料,不但要停發俸祿,而且要承受殘酷杖責.無意遺失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故意焚毀呢?這一切都使劉大夏越看越像是被冤枉了.

一句話惹禍"受冤"400餘年

那麼,劉大夏私焚鄭和資料的說法從何而來呢?潘老找到了說法的最早源頭——《客座贅語》.這是明人顧起元(萬曆二十六年進士,南京人)的一部專門記載歷史掌故的筆記.

但是不久,他又發現了另外兩本重要的明人著作,其記載和《客座贅語》有很大出入.

《殊域周咨錄》是擔任京官的嘉興人嚴從簡所撰.書中記載:憲宗成化年間,有太監勸皇帝效仿明成祖,重新下西洋.於是皇帝下詔到兵部索要鄭和出使的海圖等資料.時任車駕郎中的劉大夏事先將這些資料藏匿起來,兵部尚書項忠命吏入庫搜索,最終沒有發現.下西洋一事因此作罷.《殊域周咨錄》不但在《客座贅語》之前成書,而且是據內庫檔案寫成的.由嘉靖二十年進士,官至吏部右侍郎的陸樹聲所撰寫的筆記《長水日抄》中也記載了類似內容.而且這本筆記的成書年代也不在《客座贅語》之後.

潘老還發現,明代專門記載歷代皇帝言行的《實錄》另外記載了劉大夏任兵部侍郎時,為實現"閉關自保"政策,對一些外國資料實行藏匿的事情.因此他推測,劉大夏藏匿鄭和資料比他焚毀資料的可能性更大.

那麼,《客座贅語》中"劉大夏私焚鄭和資料"的說法又是從何而來的呢?據《殊域周咨錄》記載,兵部尚書項忠沒有找到鄭和的資料非常惱火,他責問看管檔案的小吏:庫中案卷怎能丟失!在一旁的劉大夏從容地說:"三保下西洋,花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當諫也.舊案雖存,亦當之."

"極有可能是劉大夏"舊案雖存,亦當之"這句憤語,被訛傳為是劉大夏私自燒了資料."潘老說.

乾隆才是罪魁禍首?

如果劉大夏並沒有焚毀資料而只是藏匿,那麼這些資料在以後的數百年中又到哪裡去了呢?這個問題依然困擾著潘老.不過,他在校對明史時依然發現了鄭和資料流傳後世的蛛絲馬跡.南圖古籍部的《明史稿》抄本是最早成書的明史列傳稿本,在這部稿本的《鄭和傳》中有一些關於鄭和艦隊的描述,都是已知明代資料中沒有出現的,在成書後的《明史》中也被刪去了.這些描述是否來自於神秘的鄭和資料呢?

如果保管鄭和資料的官員也像他們的前任劉大夏一樣,將鄭和的資料深深藏匿在府庫之中,從未流落到民間,那麼這些資料會不會和其他大內檔案一起仍然被藏在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呢?記者了解到,目前一檔館保存的明代檔案只有3620餘件,它們幾乎都是明末天啟,崇禎兩朝的,明初和中期的檔案都沒有.著名學者韋慶遠先生解釋說:"明代檔案之所以保存不多,一是因為明清之際的戰亂;二是因為清代乾隆時期修撰《明史》之後,按照當時的慣例,對所依據的檔案史料往往棄置甚至燒毀掉了."

潘群教授分析說,如此說來,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劉大夏因為一句賭氣的話而被冤枉了400餘年,而毀掉鄭和下西洋資料的也許就是乾隆!

下邊部分來自憶聞

穆斯林為什麼會留戀明朝?銷毀鄭和下南洋檔案,怎麼就會利於切斷穆斯林對明朝的留戀?為什麼一定要切斷穆斯林對明朝的留戀?要弄懂其間的道理,首先要知道明史研究中有一派意見認為,明朝皇族是穆斯林,黎東方、白壽彝、周有光都認為,明太祖朱元璋夫婦是回族人。既然明朝皇族是穆斯林,那明成祖朱棣派回族太監鄭和七下南洋到底幹了些什麼,《鄭和出使水程》檔案一定記得清清楚楚,只是這套檔案失蹤了。

史家曾經以為,鄭和下南洋的檔案,早在明朝,就已被兵部職方司郎中劉大夏焚毀。說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憲宗,想模仿明成祖,重啟下南洋計劃,命兵部尚書項忠查找《鄭和出使水程》,項忠查了三天找不到,責問庫中檔案怎會丟失,職方司郎中劉大夏聽了,說鄭和下南洋,花費幾十萬,軍民死者萬計,有什麼益處,檔案就是在,也應該銷毀!南京大學歷史系潘群教授說,就因為劉大夏這句氣話,他被冤枉了四百多年,似乎鄭和下南洋的檔案真是劉大夏銷毀的。

明朝檔案保存的不多,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學院韋慶遠教授解釋說:「乾隆時期修撰《明史》之後,按照當時慣例,對所依據的檔案史料往往棄置甚至燒毀。」在《明史稿》的《鄭和傳》中,尚有一些鄭和船隊的描述,明朝史料中沒有,但《明史》成書時,鄭和下南洋的許多細節被刪除。所以很有可能,撰寫《明史》時,鄭和下南洋的檔案仍在,但《明史》成書時,鄭和這些檔案已全部銷毀。

那為什麼要銷毀鄭和七下南洋的檔案呢?因為鄭和七下南洋都是在追尋穆斯林祖先的遷移史!雲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肖憲教授考證,鄭和七下南洋途中,在東南亞傳播的不是中國儒教,而是伊斯蘭教,最後還派員朝拜了穆斯林聖地麥加。所以七下南洋的全程記錄,可以更加清楚地顯示,明朝和穆斯林的血緣關係。

如果不斬斷明朝和穆斯林的關係,清朝穆斯林會在心理上認前朝是自己的歸屬,大量的回族人可能加入反清復明的陣營,不利於清朝統治和穩定。所以極有可能,是乾隆,銷毀了鄭和七下南洋的詳細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湯姆遜眼中的滿族女士和她們的婚姻
岫岩鑲藍旗完顏汪氏祖姑汪貞女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