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經不僅要悟,還要泡!

佛經不僅要悟,還要泡!

文/續祥法師

出家十年,讀經十年,但我最近卻對讀經這件事情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觀。

事情是這樣:我們佛學院從天台山請來了一位法師給我們講解法華經,我聽到消息後並沒有很激動,覺得馬上就要畢業,他肯定講不完,最多就是走走過場而已。

可等這個法師真的開講以後我卻開始懷疑:「我到底讀過法華經嗎?」

法華經對於每一個出家人來說應該都不陌生,而我師父曾專誦法華經,我對法華里的譬喻、典故、道理可以說從小就耳熟能詳,在師父香板的加持下,也是讀過好幾十遍的,可當這位法師講完後我發現自己其實對法華經「一無所知」。

法師的語言像一束光一樣投射進我的內心,在那裡有很多潛伏了許久的疑惑,某些甚至未被我自己意識到的思想的種子竟借著這光得以蘇醒,抽出了它的第一根芽,開出了它的第一朵花。這種思想受觸動、善法欲被點燃的愉悅感,實在是妙不可言。

具體的化學反應此處先按下不表,這篇文章主要來談談我對讀經這件事的改觀。

以經中之王的法華為例,我學習前讀法華經主要是靠「悟」,師父總說「經中一言具無量意趣」,悟性好的話可以像六祖大師一樣從一句話中頓悟。

因此我讀經的態度從來都是「不求甚解」,一句話讀過去不理解或沒感覺就繼續讀下一句,結果往往一部經讀下來感覺一無所獲,就像讀故事書一樣僅僅讀了個熱鬧,可傳說中的「無上甚深微妙法」我卻怎麼也發現不了。

這個學期系統的學習法華經之後,我才發現原來的方法不靠譜,與其說我以前讀經靠悟,不若說是靠等和懵——等著被某句話擊中靈魂然後大徹大悟。

那些看起來平淡無奇的句子隨口一讀就過了,具體的含義也不去細細體會,而是自己閉眼睛懵一個解釋。這其實是在用讀雞湯的方式讀佛經,滿頁紙的尋找金句和故事,最後除了幾個爛大街的譬喻和名言啥也沒學到。

系統學習後才發現原來那些因為讀不懂或沒感覺被我一筆帶過的地方,往往才是精華所在。

古人說:「經富而論貧。」以我們的常識來看,論典名相勾纏卷軼繁瑣,應該比平鋪直敘的經典難讀懂,從字面意思來說,確實是這樣。

但就內涵而言,論典遠沒有經典豐富。論典越繁瑣,解釋的就越精確,名相越多,概念就越清晰,與之相反的經典雖然言辭流暢,但想要讀懂卻非常難。

因為經典是從無窮的真理中精鍊出來的文字,是高度抽象的,能量密度非常大,就像壓縮餅乾一樣,再加之「秦人好簡」,漢語語法相對簡練,可梵語語法複雜,表述一件事情要說很多,到漢文時沒有那麼多精確對應概念和詞語,就只能對原本就是壓縮產物的經典進行再壓縮。

梵語語法雖然複雜,但好處是概念準確沒有別的岐意出現。而翻成漢文後的一句話,一千個人能理解成一千個意思。

很多譯經師為了適應「秦人好簡」的民情,又會刻意把佛經翻譯的更為凝練。

例如鳩摩羅什大師,他翻譯的《阿彌陀經》是最明顯的,他老人家乾脆連經名都換了,原來是《佛說十方諸佛稱讚不可思議功德經》,他一下子把它刪掉了,成為《佛說阿彌陀經》,為了簡練還把十方佛刪為六方佛。

所以想要把經典還原到原先的狀態並從中吸收營養,就必須要把它「泡開」。

這個泡開,是法師做的一個比喻:泡,有點像「泡茶」的意思,把茶泡開慢慢品,聞茶的清香。把「泡」對應到讀經上,是指名相的釐清、譬喻的闡發、結構的整理等一系列「泡」開經中含義的動作。

名相不釐清,概念就會錯解,從而誤會佛意;

譬喻不闡發,意趣就無法顯露,從而難解佛意;

(所謂譬喻,就是藉此言彼,所以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不能從字面理解,正所謂「依文解義,三世佛冤」)

結構不整理,就會錯亂先後避重就輕,從而顛倒佛意。

經典高度凝練,意象錯落,情感豐富,蘊藏著無窮的意味,就像茶一樣,不泡無法散開清香,更不能吸收真味,就此而言,經典有時候和詩詞很像,都是高度凝練的文句,非「泡」不能品讀。

而且兩者都有跳躍性的特點,這會導致字面意義的不連貫,但人的思維始終要連貫的,我們也將思維稱為「相續」,人想要理解這種跳躍性抽象化的語言,就要用自己的思維去填補因為跳躍性導致的文義不連貫,只有如此才能把把含蓄跳躍的經典「泡」開,變成我們可以理解的思想,這也就是所謂的再加工。

就此而言,沒有人能百分百準確地領會佛意,我們看到的經文往往都是我們自己「想看到的」。

如果像我以前一樣沒有泡經典是選擇直接「悟」的話,這種主觀錯謬就會更加嚴重。

日本有一位禪師叫鈴木俊隆。他曾經寫過一本關於禪的書,風靡歐美世界,書名叫做《禪者的初心》。在鈴木俊隆禪師圓寂前四個月,一位朋友,麻省理工的哲學教授問他什麼這本書沒有談到「開悟」?難道開悟不重要嗎?

禪師還未開口,他太太就湊過來,調皮地輕聲說:「因為他還沒開悟嘛!」

禪師裝出一臉驚恐的樣子,用扇子拍拍太太,一根手指豎在嘴邊說:「噓,千萬別說出去!」

大家都笑翻了。

等到笑聲沉寂下來,禪師說出了真正的原因:「開悟不是不重要,只是它並非禪需要強調的部分。」

誠然,禪師的意思可以這樣解讀。開悟並非不重要,相反,開悟是重要的,但是只轉注於開悟的結果,而忽略禪是一個整體經驗,反而可能導致南轅北轍。永遠無法抵達彼岸,只是在無明的迷宮中轉圈。

同理而言,讀經有所領悟其實也是熏習的結果而已,當你對經中某個道理體會頗深達到勝解時,恰巧看到經文的印證,你的認知自然會突破某個「臨界點」,從而達到新的境界。

而如果沒有系統的學習和正確的指引,僅從主觀出發去讀經,像六祖那樣夙世熏習善法的固然可以頓悟真理,如果夙世熏習的是惡法今生又不努力熏習善法,能讀出什麼東西就很難說了,即便偶有感悟,也很難與正法相應。

畢竟走火入魔大多都發生在盲修瞎練並覺得自己有所領悟時。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

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和出處。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最新熱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綠茵場上的修行者!這有比世界盃更燃的球星學佛故事
禪修,原來如此簡單!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