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不是葯神》發人深省:為何印度能夠把高價葯賣的這麼便宜?

《我不是葯神》發人深省:為何印度能夠把高價葯賣的這麼便宜?

這幾天,徐崢導演的電影《我不是葯神》大火,口碑評分非常樂觀。該片講的是,白血病人呂受益因為買不起國內市值高達4萬元1瓶的續命葯「格列寧」而瀕臨等死,後來一位賣印度神油的老闆程勇發現了這個商機,從印度代購價格特別便宜的仿製葯倒賣給中國賣血病人,被大家稱之為「葯神」。

這個故事的結局是,陸勇在目睹了一個又一個白血病患者的痛苦後,良心發現,寧可倒貼錢也就幫助他們拿到葯。但是由於我國《藥品管理法》的規定,陸勇這麼做是違反法律的,最後還是在看守所里拘留了135天。

這個故事其實是一個真實的案例,離我們並不遙遠。即使現在社會上依舊存在著大量買不起高價救命葯的病人,正在每天飽受痛苦。這裡有一組數據,片中的救命葯格列衛在中國的價格是全球最高,23500元一盒。香港17000元,美國13600元,澳大利亞10000元左右,韓國約為3000元,而在印度卻只有不到200元,那麼究竟為何印度就可以把葯賣得如此便宜呢?甚至被稱為「世界藥房」。

首先第一點,在印度的法律下,藥品約等於沒有專利。印度在剛剛獨立之時,整個醫藥市場幾乎也被跨國藥廠控制著,市場的的藥品價格也是特別的高。當時的印度貧窮落後,大部分人都買不起葯。後來,印度史上的唯一一位女總理,看到了現狀,認為是專利害死了病人,便修改了印度的專利法,從此進入印度的藥品只授予工藝專利,不授予產品專利,於是便大批印度藥廠開始仿製。

第二,雄厚的技術。按規定,仿製藥廠的研發資格必須得通過美國的FDA認證,但是在印度總共有119加藥廠通過認證,而且在印度藥廠生產成本比美國低65%,比歐洲低50%。正是憑藉低成本、高技術、大量懂英語的合格技術人員 ,印度製藥廠總是能夠獲得大量外包生產合約。

第三,仿製葯的價格是專利葯的20%。仿製葯說白了就是沒有專利的專利葯,其在質量、安全性、效力等各方面幾乎沒什麼區別。而價格確實專利葯的20%甚至10%以內。當然這也是因為藥品本事就是暴利行業,利潤特別大,所以才有壓縮的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科技的小朋友 的精彩文章:

20年前紅白機里的正版遊戲竟這麼貴?網友:魂斗羅頂我一個月伙食

TAG:愛科技的小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