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肝癌是「癌症之王」,身體出現這些癥狀,要及時去醫院

肝癌是「癌症之王」,身體出現這些癥狀,要及時去醫院

肝癌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肝癌素有「癌中之王」的惡名,原發性肝癌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佔據世界範圍惡性腫瘤的第5位和第3位,是目前我國第4位的常見惡性腫瘤及第3位的腫瘤致死病因,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是導致原發性肝癌的重要原因,全球80%的原發性肝癌由病毒性肝炎引起。

長期大量飲酒也是引發肝癌的重要因素。酒精進入人體後只有大約10%由腸胃消化吸收後排出體外,其餘90%都要在肝臟內部代謝。酒精在肝臟中代謝期間會分解出的大量的乙醛,這種物質對肝細胞有明顯的毒性作用,時間長了會引引起肝細胞壞死及纖維化,嚴重時可致肝硬化,再進一步發展就會導致肝癌。

肝癌的早期基本沒有明顯癥狀

在我國,肝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長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黃曲霉毒素污染食物、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尤其是年齡40歲以上的男性風險更大。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臟超聲檢查是早期篩查的主要手段,建議高危人群每隔6個月進行至少一次檢查。

肝癌的早期基本沒有明顯癥狀,其爆發猶如「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這是因為健康的肝臟大約只需要1/4就可以滿足人體正常的需要。肝癌早期,肝臟功能基本夠用,所以人體很可能不會有明顯異常。很多患者,直到腫瘤大得把肚子都撐起來了,才發現是晚期肝癌。即便在這時,患者的肝功能都可能正常。因此,要提早發現肝癌,一定要重視體檢。

高危人群要重視體檢

如果身體出現下列異常,高危人群一定要到醫院確診:

一是,肝區疼痛。肝區疼痛一般位於右肋部或劍突下,疼痛性質為間歇性或持續性隱痛。鈍痛或刺痛,疼痛前一段時間內,患者可感到右上腹不適。疼痛可時輕時重或短期自行緩解。疼痛產生的原因主要是腫瘤迅速增大,壓迫肝包膜,產生牽拉痛,也可因腫瘤的壞死物刺激肝包膜所致。

二是:消化系統不適。肝臟是人體的消化器官,如果發生病變,人對營養的吸收就會發生障礙,會出現突然消瘦等癥狀,中晚期嚴重者可出現黑便、腹水、黃疸、嘔血、內出血等。

三是:不明原因的疲憊。與其他原因導致的勞累相比,肝癌引起的疲憊,即使是患者躺下來靜靜地休息也無法緩解。有時候可能怎麼睡都覺得累,甚至起床都會產生勞累感覺,四肢酸痛。

四是:疼痛。疼痛部位一般位於肝區,肝癌中晚期患者的肝區疼痛一般位於右肋部或劍突下。如果沒有運動,也沒有從事體力勞動,有肩膀不明原因的疼痛,很可能是肝臟腫瘤。

五是皮膚變黃。人體的血液中有一種叫作膽紅素的物質,當肝臟排毒功能不好時,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會逐漸升高,引發黃疸,主要表現為皮膚變黃,色素沉著。

預防肝癌要把好飲食關,飲食均衡,營養豐富,不要酗酒,一定不要吃發霉的食物。發霉食物中可能含有黃曲霉毒素,屬於一類致癌物。據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發表的一項研究稱,80%的肝癌病例是由於受到黃曲霉毒素的影響。另有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肝癌多發於溫暖、潮濕、容易滋生黃曲霉菌的地區,尤其是食用玉米、花生多的地區。因此,家裡的食物一旦發霉就應立刻丟棄,尤其是花生,玉米,豆類等,花生油同樣也不宜長時間存放。

預防肝癌,保持體重在合理的範圍(BMI在18.5—24.9之間),並且避免成年後一些體重增加超過5公斤;經常性地運動;避免飲酒,如果實在要喝的話,每天的酒精量不超過20g;少吃鹹魚,在兒童時代尤其重要,鹽以及鹽漬食品也要少吃;減少食物中黃曲霉素出現的機會,如發霉的花生;每天至少吃400克的蔬菜水果;少吃經過儲存加工的肉類;不要吃很燙的食物或飲料。

附錄:

肝細胞癌Edmondson-Steiner分級:

Ⅰ級:分化良好,核/質比接近正常,瘤細胞體積小,排列成細梁狀。

Ⅱ級:細胞體積和核/質比較Ⅰ級增大,核染色加深,有異型性改變,胞漿呈嗜酸性顆粒狀,可有假腺樣結構。

Ⅲ級:分化較差,細胞體積和核/質比較Ⅱ級增大,細胞異型性明顯,核染色深,核分裂多見。

Ⅳ級:分化最差,胞質少,核深染,細胞形狀極不規則,黏附性差,排列鬆散,無梁狀結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小心!有望治療癌症的基因組編輯工具或增癌症風險
有癌症的人可以多吃他們這幾種蔬菜!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