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一把炒麵一把雪:志願軍的炒麵究竟用什麼做的?吃法讓人淚目

一把炒麵一把雪:志願軍的炒麵究竟用什麼做的?吃法讓人淚目

魏巍的名作《誰是最可愛的人》,感動了千萬人,也讓人們知道了「一把炒麵一把雪」。由此可知,志願軍是在多麼艱苦的作戰環境和惡劣條件下,無怨無悔地犧牲奉獻,並取得了輝煌戰績。(作者:大俗。聲明:「兵說」獨家稿件,抄襲洗稿必究)

那麼,「一把炒麵一把雪」究竟是怎麼回事?其實,志願軍的主要野戰乾糧就是炒麵。這個炒麵並非我們今天所理解的雞蛋、火腿、蔬菜、麵條炒出來的方便快餐,而是一種艱苦條件下製作的野戰食品。炒麵的70%是小麥粉,其中混合了大豆粉、高粱粉,炒熟後加點食鹽就好了,有點類似於今天的壓縮乾糧打成粉末狀的樣子。

戰士們每人斜肩挎一個直徑20公分、長約半米的單兵乾糧袋,裡面裝滿了這種炒麵。無論行軍作戰,還是中途調整休息,餓了通常吃炒麵,每人的單兵乾糧袋最長能吃一個月。戰士們吃炒麵是有講究的,不能大口地狼吞虎咽,必須要邊吃邊喝水,否則又干又嗆,根本無法下咽。

在零下30多度的冬天,河水都凍成了冰。在戰鬥條件極為艱苦的環境下,也不方便化冰取水,戰士們只得在搪瓷缸里裝滿山上的積雪,一把炒麵一把雪同時吃,這樣口腔濕潤了,炒麵吃起來也就不幹巴難咽了。

但隨著環境變化,並不是每一處都有積雪。有時候陣地早上有積雪,但中午就融化了,這可怎麼辦?炒麵放在嘴裡,一點唾液也沒有,嗆得大家劇烈咳嗽,但不吃又不行,連隊只得讓戰士們在規定時間內去單獨找雪。

他們帶了手絹和炒麵,往往要跑到好遠的地方才能找到一片薄薄的雪地。他們在手絹上灑上一層雪,再灑上兩把炒麵,然後包起來,放在自己胸口讓雪融化,就這樣用自己體溫「蒸」出來的炒麵團軟軟的,而且潮濕,飢腸轆轆又口渴難耐的戰士將炒麵一口一口咽下去。但仍有不少志願軍戰士難以找到雪吃,因而因饑渴而餓死,或致病犧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黃埔軍校第一戰:官找不到兵,登城找不到梯子
雙航母同框合影地,數次易主歷經百年滄桑,終成輝煌之地!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