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長大後缺乏安全感,多半因為父母的這3種行為,現在改還不晚

孩子長大後缺乏安全感,多半因為父母的這3種行為,現在改還不晚

什麼是安全感?安全感是一個人對外界的接受程度,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是一種精神追求,人們都需要安全感來保持自己快樂的生活,而對於人們來說,安全感的建立主要來源於原生家庭,長大後缺乏安全感的人常常表現的患得患失,負能量爆棚,對人對事都體現出消極的情緒,而且性格上比較內向,隱藏著深沉的自卑,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所以父母在孩子小時候,一定要幫助他建立充足的安全感!

孩子長大後缺乏安全感,多半因為父母的這3種行為,現在改還不晚

1、不重視孩子

上次看到一個女生這樣說:「我缺少安全感,是因為父母從小的時候就對我十分漠視,一點不重視我的想法,反而總是關心弟弟要什麼,缺什麼,對於我採取「放養」的態度,以至於到現在我還是很自卑。」,這個女生是典型重男輕女的二胎家庭中的一員,對孩子來說,小的時候不被重視,說什麼做什麼都得不到父母一絲一毫的關注,那麼是很難有幸福感的,而生活沒有幸福感,又怎麼能夠自信起來,怎麼能夠挺起胸膛?所以父母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注意對他的尊重,平時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尤其是與孩子息息相關的事情,多和他交流溝通,這樣的話,孩子會越來越有主見有想法,會擁有自信和安全感。

2、缺少陪伴

0到3歲的孩子是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有些家長常常會因為「工作忙、沒時間」沒有辦法擔負起自己身為家長教育孩子的責任,的確現在的生活壓力是很大,有些父母需要很努力的工作才可以維持家庭的正常開支,但是孩子是不能夠理解的,他只會感覺爸爸媽媽不太愛自己,孩子會和陪自己玩耍的人親近,如果父母長時間缺乏對孩子陪伴的話,那麼親子關係會出現裂痕,而且孩子會出現缺乏安全感的行為,所以家長即便是工作太忙,也要抽出一些時間帶孩子做些親子活動,給他高質量的陪伴,那麼孩子會更加開心和幸福。

3、經常打罵

有些家庭至今依然奉承者「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動輒打罵,稍有不順就打孩子出氣,並不說不讓父母動用武力,畢竟有時候孩子觸碰了底線,不打不能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家長一定要注意,當孩子沒有錯的時候,千萬不要打罵他,我們小的時候,被冤枉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悲憤和無奈,所以家長在處理孩子犯錯的問題上一定要弄清楚原因;還有些家長喜歡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打架,吵完之後還會抱著孩子哭,這樣的行為大錯特錯,孩子只會越發無助,隨之缺乏安全感。

孩子長大後缺乏安全感,多半因為父母的這3種行為,現在改還不晚!生活在沒有溫度的家庭,孩子難以獲得安全感,家長有責任和義務給孩子一個溫馨的生活環境,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讓孩子獨立自信,祝願我們的小天使都可以健康快樂的長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小技巧無痕 的精彩文章:

整個孕期都需要左側卧睡?別自己嚇自己,孕媽這樣睡更舒服
孕十三周過後,孕媽做好這4件事,對胎兒的健康發育有好處

TAG:育兒小技巧無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