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公戰秦瓊荒誕不經,而趙匡胤與朱元璋卻有真實可信的交集

關公戰秦瓊荒誕不經,而趙匡胤與朱元璋卻有真實可信的交集

原標題:關公戰秦瓊荒誕不經,而趙匡胤與朱元璋卻有真實可信的交集


侯寶林的相聲《關公戰秦瓊》,說的是此二公生活在相差400多年歷史的長河裡,是根本不可能碰面相鬥的。而被諷刺的對象,山東文盲軍閥韓復榘的父親,卻硬讓他們兩個在戲裡相鬥,不然就不管唱戲人的飯。唱戲人無奈何,只能現編現演唬弄他,他老爺子看得還挺開心。後來關公戰秦瓊也就成了一個成語,比喻和諷刺那些不懂裝懂,不符合實際瞎指揮的人。而我們本文中的主人公他們也有400年的交集。卻是真實的。因為關公戰秦瓊是武鬥,兩個相差400年的武將是不可能見面相鬥的,而本文的主人公卻是文交,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續接了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兩句詩。


我們知道,趙匡胤為武將出身,朱元璋為布衣出身,對於詩文都是不很擅長的,怎麼這兩個人橫跨四百年之後,會有詩情交集呢?原來,皇帝們為了展示自己不是大老粗,有的時候也想賣弄賣弄,附庸風雅,他們作的詩文有時雖然很跛腳,不倫不類,但絕對不乏溜須拍馬的讚美者。如趙匡胤曾作《詠初日》: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水如火發。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逐退月。就既不押韻,也無平仄,更不講對仗,但大臣們卻連連叫好。當然,也只能誇誇這首詩的氣勢了。然而這卻大大增加了趙匡胤作詩的信心。



某一年的中秋佳節,趙匡胤設宴邀文武百官一起賞月,把酒言歡,共度良宵美景。當一輪明月掛上高空,趙匡胤忽發靈感,徐徐放下酒杯,捻須吟道:「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本來太祖還在構思下兩句,而此時那些急於溜須拍馬的大臣卻紛紛按耐不住,連連拍手叫好叫絕,鬨堂大叫!這一通亂可不打緊,完完全全打亂了太祖的思緒,下面兩句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了。正當太祖憋得臉紅脖子粗的時候,機警的大臣們又來打圓場了,紛紛說萬歲這兩句詩對仗工整,氣勢恢弘,真可謂空前絕後,不可能續出下句了。趙匡胤見有了台階,也就呵呵地過去了。


其實這兩句詩雖然對仗工整,氣勢也有,但也不是什麼絕對。但是當時大臣都說對接不上了,以後宋朝的文人也是不敢去續寫的。時間長了,人們對這兩句詩也漸漸淡忘了。直到宋太祖換成了明太祖,朱元璋聽說了這段詩情畫意之後蠢蠢欲動,他說:「看來也只有朕有資格來續寫了!」也是,都是太祖嘛。但是朱元璋文才也不好。憋了半天終於續上兩句,那簡直就是狗尾續貂了。續寫後全詩如下: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恆持此志成永志,百戰問鼎開太平。雖然續得不怎麼樣,但是當場大臣也同樣對朱元璋溜須拍馬了一番,明太祖也很受用。不管詩怎麼樣,兩位太祖相隔將近400年的詩文交集,還是值得稱為佳話的。



(本文由盤古論今原創,歡迎關注與分享。轉載者請註明出處,如果可以,最好附上本文鏈接!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盤古論今 的精彩文章:

相傳劉邦左邊大腿上有72顆地煞星是怎麼回事呢?
不合理傳說合理化之,呂公一眼看出劉邦能當皇帝,是咋回事?

TAG:盤古論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