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間天堂 推開一段距離

世間天堂 推開一段距離

文明與地域地貌緊密相關

山水地貌 風土人情

界定了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家園

然而藝術家們的風景畫作

並不總是描繪真實世界的面貌

它往往是我們所希望見到的願景

會有一種烏托邦式的幻想

抑或是對複雜多變世界的暫時逃離

它們可以表現我們共同的價值觀

有時 甚至能讓我們

體會到一些超脫的意味

——世間天堂

《文明》的第三集猶如一部史詩,雄偉壯麗,一氣呵成。以美國攝影師安塞爾·亞當斯定格照片首尾呼應,串起人類從古至今建築天堂的旅途。、

這些作品,是如此完整,從中抽出一個,彷彿只能品出些許味道。但當它們相遇,你會從後世觀者驚嘆的眼中,在血液涌動的基因里發現——人類,脫離了時間、空間,聯結在一起,惺惺相惜。

人,是需要在某些時刻與現實推開一段距離的。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在介紹自己2010年巴黎大皇宮Monumenta展覽時,曾提到特意在入口與展區之間用鐵盒堆砌出了一道圍牆。鏡頭延伸過去,很長很長,似乎看不到盡頭。他說想以此讓觀者感覺與現實世界隔離開來。更好地沉浸在作品當中吧。

而平日里,和良師益友談天說地,也會突然之間感慨道,真美好,從瑣碎中抽離出來了。這個時候,彷彿進入到一個無我世界。怎麼說呢,一切社會身份,一切愁苦,關於世俗,都不過是層外殼,可以剝落,隨意拋開。

在理想王國里自由行走,與其他靈魂碰撞。誠如記錄片第三集所展現的那樣,從中國五代《晴巒蕭寺圖》,到伊斯蘭世界編織地毯,從瘟疫動亂年代中描摹眾神與凡人相映成趣的巴爾巴羅別墅,到科學家似浪漫主義又像哈德遜河畫派般繪製星雲圖像,一切都是如此波瀾壯闊。

就這樣,人類有了思想和文明。幸運,又幸福。

這種感覺就像坐在作品《聖地》前椅子上,被來自智利的風、千百支蘆葦和千百支蘆葦頸上系的風鈴聲所環繞,當時我的腦海里只有兩個字:天堂。

那麼,人只有離開現實才能走進天堂嗎?

我以前相信是的。後來聽了一則社會新聞。6月28日,兩位世外小學學生遭歹徒無辜殺害,當晚,在他們倒下的那條路邊,放滿了市民們帶來的鮮花、蠟燭。特別整齊,夜色里,燭光照亮了花瓣,照亮了人們的臉龐。我的心似乎也一下子有了溫度。有時候不得不感嘆現實宛若玻璃渣,冰冷又刺骨。人性的光輝如此幽微,只在某個瞬間,讓我捕捉到。是,確實一直都有。

此後對天堂又多了一層解讀。

作為群居動物,人類生而是命運共同體。你看好像好多個體都會渴望脫離,甚至創作了好多遺世獨立的作品。然而,命運註定了我們之間相互羈絆。《晴巒蕭寺圖》,放眼望去,李成似乎就是在畫山山水水。但再仔細想想那個戰亂紛爭的年代,或許還能明白他寄託的人與天地一派祥和的美好願景。也是一份人文關懷啊。

人與人之間的關懷,何嘗不也是天堂。

推開一段距離,仍舊是共同體。很有意思。

想起了中央美院馬佳偉老師的一副作品。她將自己的一張向日葵油畫割裂開來,分成幾十個小格子,互相隔開一定空白展出。記得她在講座里提及這件作品時說:「我很喜歡小格子邊緣撕裂開的那圈顏料,沒有擦掉,保留下來,這種感覺很好。」當時以為是覺得那圈撕扯出的姿態很美。後來看她在個展《有窗戶的單子》里介紹道:「絢爛之極,美好、甜蜜,但也暗含了撕裂的殘酷與痛楚。」噢叫人恍然大悟。

這裡要援引一下「單子」,一個由萊布尼茨提出的哲學概念。敘述的是,「單子是能動的、不能分割的精神實體。單子是獨立的、封閉的,然而,它們通過神彼此互相發生作用,並且其中每個單子都反映著、代表著整個的世界。」

個體與共同體之間的故事,大抵如此。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曾對著鏡頭訴說:「二戰的影響太深刻了,是藝術拯救了我。」

是的,很多時候,我也有這份體驗,感同身受。藝術讓我在世間找到了容身之地,忘卻憂愁,在理想世界裡不斷遊走。也正是藝術,教人體會到自身所處位置——命運共同體中,若從腦海中拉出一片圖像放到眼前,將是何等遼闊。

人之所以為人,和其他動物比起來顯得如此不同。

不僅僅是因為我們懂得在某些時刻恰當地與現世保持一段距離,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天堂。

我們還會,在綿延時空中交相輝映,照射出人性的光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空漫記 的精彩文章:

TAG:太空漫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