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安分局戶政大隊中的「武」林高手——王二雷

長安分局戶政大隊中的「武」林高手——王二雷

王二雷兄弟兩個,哥哥叫王雷,所以他叫王二雷。

王二雷是公安長安分局戶政大隊的民警,2012年剛到戶政大隊上班的時候,他的心理是抵觸的。

「年輕人就應該在基層,不管是派出所還是刑警隊,都有案子破,那個多『洋火』……」。王二雷之前工作的單位是鳴犢派出所,按他的標準,確實很「洋火」。

2006年王二雷剛參加工作,分配到鳴犢派出所,第一次出警就很「洋火」。練武術有個說法,想要打人先練挨打,王二雷沒想到當警察也是從挨打開始的。

事情其實一點都不複雜,村民張家老人去世,埋的時候「方(棺材)」要抬上山,從村裡到山上的路要從李家的地邊經過,為了「抬方」穩,未經允許就把李家種在路邊的花椒樹砍了幾棵,李家不願意就直接報了警,王二雷幾個人就趕到了現場。

現場沒什麼可勘驗的,砍下的樹躺在路邊,砍樹的人也已經明確,可到了李家,幾個人傻了眼,孝子跪了一院子,白茫茫的一片。

砍樹的就是幾個孝子,民警上前表明身份,剛說了一句「你們是不是把人家樹砍了?」這一院子的孝子就「炸了營」,哭的、喊的、阻攔的、抱腿的……最後出警民警硬是被一群孝子提著「哭喪棒」從家裡趕了出來,攆出門還不罷休,還把出警的警車推翻在了路邊。雖說最後按照法律對張家人進行了處罰,可是幾個人還是挨了所長的批評,「我們去執法沒有錯,按照要求出警也很規範,但是時機不對啊!不就是砍了幾顆花椒樹,樹在人也跑不了,人家屋裡正『過事』呢,你們一群人就上門了,這肯定讓人家覺得接受不了!要不然就等兩天,要不然找個村幹部把主家叫出來,效果肯定比現在這樣強……」王二雷學了一招,「群眾工作不能全憑熱情,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2008年底,鳴犢派出所接連發生盜竊電纜案件,這種案子是典型的「坑人」案,一根電纜連接著幾千甚至幾萬群眾的用電,嫌疑人把中間剪一截,引起的損失無法估計,而他們只是把拿回去的電纜剪開膠皮,把中間的銅絲賣個幾百元。這種案件的特點很明確,團伙作案、分工明確、手藝高超,總是在後半夜找好作案地點,爬桿、剪線、收線、裝車、逃跑,等派出所接到自動報警趕到現場,嫌疑人已經逃之夭夭了。

當時已經入了冬,農村冬季取暖可不像城裡,房屋面積大,燒暖氣花費不起,晚上很多人都是靠電褥子,上床時能有個暖和氣。總發生這樣的案子,年輕人還好說,年齡大的就遭了罪,冰床冷被窩,一夜都睡不好。

為了讓老百姓能睡好,警察肯定就沒法睡好,2008年底到2009年初,王二雷和派出所的其他民警晚上就沒睡過一個好覺,每天晚上11點以後就頂著嚴寒,在可能發案的地方進行蹲守,一直到第二天早晨。能發生這種案子的地方一般都是野外,王二雷他們不僅要時刻關注著周圍動靜,還得把自己藏好,正是每年最冷的兩個月,在外面待上半個小時,從裡到外就已經凍透了,再厚的棉衣也感覺像是穿了個襯衣,「涼涼」已經夠不上檔次,應該是「冰冰涼」!

這一蹲就是兩個月,民警們硬是靠著「喝西北風」打掉了兩個團伙。抓捕這兩個團伙都費了大勁,第一個團伙就用上了槍,抓捕第二個團伙更像是拍電影。

抓第二個團伙是在炮里塬,上塬的路一邊是近90度的直坡,一邊是近90度的直崖,嫌疑人從塬上衝下來,看見有警察設卡,對著民警就撞了過來,衝過路卡就拐上了向下的一條小路,抓著觀後鏡的民警被甩在了路邊,王二雷仗著年輕,跳上了車頂,趴在車頂上一邊喝令停車,一邊用槍把猛砸前擋風玻璃,「幸虧是個微型小麵包,車玻璃還好砸,要是個防彈玻璃就完了!」行駛中的小麵包被逼停,這一案就抓了6個嫌疑人。通過這個案子,王二雷也學了一招,「只要耐下心,再簡單的付出,也一定能得到回報!」

連續打掉了兩個團伙,盜竊電纜線的案子不再發了,入室盜竊案件又開始抬頭。農村的青壯年基本都在外面打工,很多人家都是常年家中無人,給入室盜竊的團伙提供了條件。而這個團伙更絕,絕對的「賊不走空」,有錢偷錢,沒錢偷糧食,錢和糧食都沒有那就見啥拿啥,電視、冰箱、電扇、白酒、被褥、煤氣罐、鐵鍋……甚至有一家屋裡啥都沒有,只有兩掛頭年沒放完的鞭炮,都被他們「下了手」。系列案件前後加起來,涉案的金額並不大,但是涉及面卻是特別廣,塬上有19個村,17個村都被這夥人光顧了。案件的偵破也是費了神,破案以後,這19個村自發組織了鑼鼓隊,專門租了卡車,敲鑼打鼓的抬著一面「匡扶正義」的金匾送到了長安分局。作為破案成員的王二雷在高興之餘,又學了一招,「不管工作大小,只要能切實的為群眾解決問題,一定能得到群眾的認同。」

左一招、右一招,王二雷覺得自己派出所工作的「降龍十八掌」基本練到一半了,沒想到被調到了戶政大隊。

剛到戶政大隊,王二雷覺得自己廢了,一直都練得是跟群眾、跟嫌疑人打交道的「武功」,這會主要的工作對象變成了全分局的戶籍和社區民警,「這是內功,沒練過么!」

神槍手用什麼槍都能打中目標,武術也講究無招勝有招,王二雷的「內力」還在,很快又在新的「江湖」「風生水起」。

戶政大隊的工作主要是戶籍管理和派出所的基層基礎,長安區屬於西安市的城鄉結合部,人員流動量大,警力就難免不足,需要有大量的輔警協助工作。既然是工作,就有來自各地的人員參與,輔警的基礎工作培訓就交給了戶政大隊,大隊就交給了王二雷。「給人家講啥啊?」這是王二雷想到的第一個問題。

講法律?講法規?講條例?……王二雷對輔警平常的工作進行了了解,聽著各單位介紹情況時說的頭頭是道,可王二雷總覺得少了點啥。為了了解真實需求,王二雷跟著輔警一起參加工作,輔警一張嘴,王二雷突然就豁然開朗,「先學陝西話!」

輔警來自天南地北,為了溝通方便,工作的時候都是說的普通話,可這明顯露著外地口音的「老鄉,有個問題了解一下……」一出口,群眾工作就無形的畫了一條界限,「一聽你是外地人,群眾心理上就先有三分不相信!」跟群眾打交道,王二雷可是輕車熟路,從鄉情講到社情,從習慣講到文化,從說話講到工作……不僅輔警聽的大有收穫,王二雷也講的興緻盎然,「原來的招式沒白練,還都能用上!」

長安區高校資源豐富,全區內各級高校就有41所,每年的常住學生就有30多萬。為了工作遷個戶口、為了學駕照辦個居住證、身份證到期需要更換……在校大學生經常會因為戶籍問題往派出所跑。戶政大隊的戶籍管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服務內容,怎麼更好的為轄區的大學生服務?戶政大隊也下了功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校區就在長安區,校區里常年住著3萬多學生,長安分局按照戶政大隊的請示,決定在這建個戶籍室。建戶籍室是個麻煩事,不僅僅是開個門就算了,還牽扯專網的拉建、人員配置、以及戶籍室的選址,「選址我們就跑了幾趟,為了方便學生前往,也為了利用現有資源,幾個備選都需要實地看看。」「又不能在學生上課的時候去,警車進進出出,警察指指點點,對學校的正常生活也是個影響,我們都是學生休息了才去,注意個方式方法!」當警察出第一個警學的東西,王二雷一直沒有忘。

說起來麻煩,幹起來也快,幾天功夫全市第一個校園戶籍室就掛牌成立了,不僅方便了在校的大學生,在這次西安市吸引人才落戶的戶籍新政戰役中,只這一個戶籍室就吸引了200多在校大學生落戶西安。

2018年4月26日,長安分局遠赴安康宣傳戶籍新政,選的宣傳點是安康學院。為了這次宣傳,王二雷不僅準備了大量的宣傳資料,還在這些材料上動起來了個「小招式」——在每一份宣傳材料上都加上了自己的微信二維碼。沒想到就是這個「小招式」,給王二雷引來了不小的麻煩。

戶籍新政宣傳的很成功,不僅有在校的老師和學生當場就遷了戶口的,還有很多也都留了聯繫方式隨後諮詢。回到長安,王二雷的電話就一直沒有消停,不斷有人打電話、發微信要求了解相關政策,而且因為白天都有工作,晚上諮詢的人特別多,王二雷跟朋友出去吃飯,都不敢多喝兩口,「萬一有人諮詢,給人家說錯了可不得了!」

因為宣傳材料是公開散發,上面的二維碼也是人人能掃,怕錯過一個有落戶意向的人才,只要有人申請就通過,短短的十幾天,光微信王二雷就加了好幾百人。慢慢的王二雷就覺得有點不太對,微信朋友圈裡突然就多了大把的微商,從食品到藥品、從服裝到日用……一天廣翻朋友圈就得半天,「就是微商也沒有辦法,總不能因為微商太多,就把真正有需要的拒之門外,就是碰上微商也不能放過,每一個都要問他(她)是不是有落戶需求,加我不能白加,戶籍新政還是要給他(她)宣傳的!」「我就是個賣菜的,有沒有人買也得多吆喝,喊得多了,有需要的自然就會找上門來!付出的多了,一定有回報!」

王二雷「賣菜」賣的很有成效,前前後後有30多個安康學院的在校大學生,都在西安落了戶,通過落戶的30多人,還有50多個同學也都在王二雷這做了諮詢,準備過段時間就落戶「大西安」。

從安康剛回來,王二雷的微信就響起了提示聲,一位名叫「旅途」的網友申請添加好友,地址顯示是安康,通過驗證一聊,王二雷才知道這是安康學院的一名在職教師,再深入一了解,還是一名博士,完全符合戶籍新政的落戶要求。宣傳了政策、講解了步驟,並在微信里「拍了胸脯」——只要來落戶,就上門服務。可王二雷感覺對方的落戶意願不是很強烈,「是不是還有什麼顧慮?」那幾天,一有時間王二雷就會和「旅途」聊兩句,從5000年歷史到西安大發展的展望,從長安一年來的變化到西安變化的日新月異,從安康的蒸盆子到西安的羊肉泡,從娃上學到西安豐富的高校資源,地理、經濟、文化、教育……介紹的是包羅萬象,幾回下來王二雷感覺肚子里的東西都快空了,「旅途」終於給了準話,「其實我開始還有顧慮,因為在安康生活慣了,怕到西安不適應,聽你說的這麼多,我覺得不落戶都不好意思了!我也越來越覺得落戶西安是個好選擇,聽你的,我明天就辦手續!另外我有一個同事,她也有落戶西安的想法,我把你的微信推送給她了,她隨後會加你了解……」

過了沒多久,又有一個網名為「Danielle」發來了邀請,正是「旅途」的朋友,「她給我介紹了她落戶的情況,說王警官耐心特別好,我有些問題想了解一下……」這個「Danielle」也是一名在校教師,同時也是一名博士。一樣的介紹、一樣的耐心、一樣的結果,這名博士也落戶在了西安,並且又把王二雷推薦給了她的另一個博士朋友,也在日前順利落了戶。

一連三個博士順利落戶,王二雷也很有成就感,「這就跟摘西瓜一樣,只要摸准了群眾需要這根藤,下來就肯定是碩果累累!」

「降龍十八掌」不能丟,「九陽神功」更要練,王二雷今年才33歲,他的「秘籍」也隨著經驗慢慢增加,自學自練、博採眾長,一代「大俠」初露崢嶸。

文/圖 杜鵬

長安分局戶政大隊民警

王二雷參選

「平安西安?榜樣力量 十佳幕後英雄」

請為我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警界視野 的精彩文章:

TAG:警界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