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探索發現——江西金溪縣東源村

探索發現——江西金溪縣東源村

金溪縣是江西省撫州市下轄的一個縣,是臨川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位於江西東部、撫河中游,國土面積1358平方公里,轄8鎮、5鄉、1國營華僑農場、1省級工業園區,人口30萬。素有「象山故里、江南書鄉、華夏香都」之稱。

很久以來,金溪都很低調,以至於身邊的許多江西籍同事和朋友都不知道它的存在,然而隨著「古村旅遊熱」的興起,被稱之為「沒有圍牆古建築博物館」的金溪傳統村落漸漸聲名鵲起,有資料顯示,目前金溪縣仍完好保存著明清風格、格局完整、古建築成片的傳統村落45座,古祠堂100餘座、明代牌坊8座、清代牌坊30餘座,明清古建築11633棟,傳統村落文物建築類型齊、價值高、保存好。金溪縣目前已有21個古村入列《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在數量上緊隨婺源縣位居全省縣級單位第二。

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傳統中國傳統村落的東源村位於金溪縣琉璃鄉以北偏東5公里處,村中現存明清古建築74棟,是一個聚落形態清晰完整,古建築群保存完好的古村落,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榜上有名。古村現有人口220戶、1100人,絕大部分為曾姓,是曾鞏堂兄弟洪立公的子孫,也是人稱「宗聖」的曾子(曾參)的一支嫡傳後裔,故而東源村又名曾家村。

官廳是村內最為精緻的古建築,約建於同治後期(1868—1874),「竹韻松濤」為其臨街總門的石刻

進入總門就見一個條石鋪砌的大院,左手邊是官廳大門;右手邊是題刻「鴻禧」二字的照壁

官廳的八字形大門,高大軒昂、氣派非凡。透過門縫瞧見,建築內部木結構倒塌嚴重,基本損毀

官廳的門額有八層石刻。最下部是門角的兩塊,刻的是梅花,寓意「喜上眉梢」;第二層刻有5位人物,為壽星伉儷和三位祝壽者,神態各異,十分生動;第三層刻有一些幾何圖形,兩邊還各有花形圖案;第四層中間是一個「壽」字,周圍飾以人物鳥獸;第五層和第七層刻幾何圖案,以襯托第六層 「中議世家」 四個陰刻大字及兩邊鹿的圖案,「福祿壽」 齊全;最高一層由9塊磚雕組成,5塊吉祥圖案的磚雕與4塊刻有幾何圖紋的磚塊相配,加上頂上的斗拱,形成了一件造型優美、寓意吉祥、雕刻精細的工藝品。

官廳院牆上精美的鏤空石雕圖案

東源村民居雖然都是一層樓,但層高都在5米以上,故高牆深巷是這裡特有風景。另外,東源的古建都是磚牆,且磚牆下部都以紅石為基,紅石砌得越高,房子的體量也就越大。圖中可見,房子的磚石外牆砌工質量不錯,那麼多年過去之後看上去仍然筆直挺括。

村裡每棟房子順著巷道都有排水溝,水從排水溝流入水塘,再由水塘流向村外,形成了完整的排水系統

「南豐世弟」門樓,題字為乾隆己未年刻

「隆平舊家」門樓,題字是道光十六年刻

保存完好、仍有村民居住生活的古民居

古民宅,「酉橋毓秀」門額

古民宅,「學紀南豐」門額

大夫第門額

大夫第內院

大夫第的石雕窗欞

青雲路

建於明萬曆年間的曾氏宗祠,中堂之內有直徑65厘米的木立柱及明代制式的柱礎,院內兩株300年的古桂花樹也是看點,不想到訪時這裡鐵將軍把門,無緣欣賞。

東源曾家村古建築的磚、石砌工做工考究、工藝質量好,歷經歲月滄桑,依舊挺拔軒昂,為他處少見。民居建築建築中門額雕刻精美、題匾多出自名家之手,文字雋永、書法飄逸,文化品位高,展現了古村世代傳承曾子文化的深厚底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衛服裝妙穿搭 的精彩文章:

TAG:前衛服裝妙穿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