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被捕後慈禧下令用鈍刀砍頭,砍30刀才斷氣,死後被譽民族脊樑

此人被捕後慈禧下令用鈍刀砍頭,砍30刀才斷氣,死後被譽民族脊樑

原標題:此人被捕後慈禧下令用鈍刀砍頭,砍30刀才斷氣,死後被譽民族脊樑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從頤和園回到紫禁城。連一口茶都沒喝,慈禧太后就直入光緒皇帝的寢宮,將光緒皇帝囚禁於中南海瀛台,再次臨朝「訓政」,戊戌變法以失敗而告終。

慈禧太后在「訓政」的同時,立即命人抓捕參與變法的人士,比如大家熟悉的「戊戌六君子」。早在變法失敗前夕,康有為已經逃之夭夭,可最有機會逃走的譚嗣同卻沒有逃走,結果慘死街頭。



譚嗣同,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父親是湖北巡撫譚繼洵。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後,譚嗣同憤懣不已,隨即在瀏陽開辦算學館學習西方新思想,開創湖南維新風氣之先河。


隨著譚嗣同在湖南的名氣越來越大,1897年,譚嗣同被翰林院侍讀學士徐致靖推薦入京。來到京城後,光緒皇帝將譚嗣同提拔為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與變法。在任何人看來,譚嗣同如同冉冉升起的一顆星星,可惜早早地失去了光芒。


譚嗣同完全可以逃跑的,可他毅然選擇留下來,面對抓捕他的人慷慨陳詞,「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無人為變法流血,此國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而且譚嗣同還託人告訴梁啟超,「不以死者無以酬聖主,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


對於這些維新派,慈禧太后更是深惡痛絕,如何處決他們?斬首是跑不了,可通過什麼形式,慈禧太后想到了一個極為歹毒的辦法。1898年9月28日,北京城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可謂是萬人口巷,大家都在圍觀慈禧太后是為何將「戊戌六君子」殺死的。



根據清朝慣例,官吏和老百姓使用的刀子是有嚴格區別的。官員品階越大,刀子就越鈍。砍頭是就是一下子的事情,一刀斃命,其實不然。劊子手對「戊戌六君子」使用的刀子名曰「大將軍」,而且是其中最鈍的一把刀,與其說是砍頭倒不如說是鋸頭。


第一個受刑的是康光仁,劊子手足足砍了十幾刀才將他頭顱砍下。在六君子中,以譚嗣同的名氣最大,他死的也最為凄慘,劊子手足足砍了30多刀才斷氣。譚嗣同死後,早已逃走的康有為這樣評價,「挾高士之才,負萬夫之勇,學奧博而文雄奇,思深遠而仁質厚,以天下為己任,以救中國為事,氣猛志銳。」

參考資料:《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李老師 的精彩文章:

趙匡胤暴斃,趙光義弒君?除了「燭影斧聲」,他的一行為加重嫌疑
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娶了小27歲的女子,結果梁思成女兒這樣回應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