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代書法離中國書法核心漸行漸遠——管松生

當代書法離中國書法核心漸行漸遠——管松生

當代中國書法之亂象,有目共睹。有位當代書畫「大家」,根本不知中國書法之核心十什麼,就用杜甫評價李白的詩句「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來自詡自己的書法。這就是最好的詮釋。

那中國書法的「核心」到底是什麼?人們都很困惑,這也正是當代書法之亂的根源。

中國書法的核心,很簡單,就兩個字「技法」(用筆)。書法四要素有:「用筆、結字、章法、墨法」。其中的「用筆」就是中國書法的核心。人們不禁要問:中國書法中有:正、草、隸、篆、行等多種書體,它們都有各種不同的用筆,哪一種字體的用筆才是中國書法的核心呢?

不是隸書的用筆,也不是篆書的用筆,更不是楷書的用筆,而是「行、草」書的用筆。即「二王」帖學——行草書的用筆,這就是中國書法的「核心」。為什麼不是其它書體的用筆呢?

中國書法淵源流長,自漢末至晉,書法由非自覺變為自覺藝術行為開始,至今已近2000多年的歷史。以王羲之為代表的中國書法(「二王帖學」)歷經隋、唐、宋、元、明、清(前清)1500多年,代不乏人,傳承有序。被譽為我國四大「國粹」之一。

打開中國書法歷史長卷,歷代代表書家及其他們的代表作品,全都是以繼承「二王」帖學的行草書而名垂千古。「中國書法的發展史,就是傳承有序的「二王」帖學的演變史」。所以「二王」帖學的用筆,即行草書的用筆,才是中國書法的「核心」,而不是其它。

再深入一下:我們既然知道了中國書法的核心:是「二王帖學——行草書的用筆」。那它又有些什麼特點呢?

翻開自東晉以來歷代代表書家及其他們的代表作品,發現他們都有三個共同的特點:即1、寫小字(大字非主流)。2、用不洇的紙。3、用硬毫。

以上分別闡述了「中國書法的核心即用筆、行草書的用筆、以及它們的三個特點」,弄明白了這些問題,基本上對中國書法就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對當前書法之亂像也就有了明確的判斷,更不會走灣路、走錯路了,

然而,自晚清至今的170多年中,在「清人尊碑、今人崇展」這兩段時風的引導下,已經完全脫離了中國書法核心,走上了一條遠離「二王」帖學的斜路,出現罕見的帖學「斷層」。尤其是「帖學」中之翹楚「小草」(今草)則更是無人問津。

我們再看一下自晚清至今的170多年中,一些代表書家及其他們的代表作品,具有哪些共同的特點。

中國書法家協會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組織了一次「二十世紀十大傑出書法家評選活動」。選出了吳昌碩、林散之、康有為、于右任、毛澤東、沈伊默、沙孟海、謝無量、齊白石、李叔同這十位傑出書法家。總結他們的代表作品,也有三個明顯特點:

1、寫大字(只有沈伊默例外)。2、用洇墨的紙(生宣)。3、都用羊毫。

前後對照,後170多年的現、當代書法,完全改變了前一千五百多年來二王

帖學賴以生存的各項物質基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其帖學核心——技法也隨之喪失殆盡。

更有甚者,那些靠行政手段或大勢炒作上位的「大家、名家」,不作深入的研究,如何繼承中國書法,熱衷於「大躍進」試的大展大賽;除了攫取一堆虛名頭銜外,其作品的水平,已淪落為一般的「老年大學」水平,根本無法承載中國「國粹」之盛名。將當代書法引向一條遠離「二王」帖學、脫離中國書法核心的斜路上去。「帖學」的斷層、「小草」的失傳、書法的滅絕,正在進行時。

草書,分大草、章草、小草(今草),小草是其中一種。由於歷史的原因,小草,在中國書法發展的歷史進程中,與其它書體(如行書、大草、行草等)相比,非常落後,發展幾乎停滯。這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得到證明:

1、 在中國書法史中,以「小草」名世的書法家僅有隋代的智永、唐代的孫

過庭、明代文徵明等幾人。2、存世的經典「小草」作品,也僅有《十七帖》、《智永真草字文》、《書譜》、《懷素小草千字文》等幾帖。由此可見,「小草」這一書體,在中國書法歷史中,其發展很滯後。當代,更無問津者。歷史給當代留下了千年一遇的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這個隸書寫的《朱子家訓》很高級
陳丹青辦書法展了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