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梁山108將,此人身居高位卻對梁山若即若離兩番離崗

梁山108將,此人身居高位卻對梁山若即若離兩番離崗

公孫勝在梁山一直穩居在第3、4位,又是充當軍師的角色,可以說是位高權重了。但就是這位在梁山身居顯位的人物,卻對水泊梁山表現得若即若離、而兩度離開,這又是為何呢?

公孫勝的第一次離崗,發生在宋江剛上梁山後的不久。其時,宋江接其父--宋太公上梁山完聚,使得公孫勝有所感懷,便向晁蓋等告假回家探母。約好三、五月便回,但自此卻是一去不返。直到梁山攻打高唐州遇到挫折,戴宗與李逵去尋求公孫勝的幫助,李逵恫嚇公孫勝的母親,才逼得公孫勝出來相見與再度出山。

公孫勝的二度離開,發生在梁山替朝廷平定淮西王慶後的回師途中。公孫勝是第一個離開梁山隊伍的,而自其離開後,梁山的命運也就急轉直下。如果公孫勝沒有率先離開梁山,那麼梁山征方臘的損失也肯定會降低不少。

公孫勝之所以會兩度離開梁山,我認為還是在於其對梁山的兩任領導-晁蓋、宋江的失望。晁蓋是一位無大略的領導,只知道貪圖眼前的享受,對梁山的前途缺乏長遠的打算(也可以說是有所想而沒想出辦法)。其雖反對招安,卻沒有任何的對策與行動,只是一味地坐等困受。在宋江上梁山前,梁山也基本沒有壯大。

而宋江卻始終懷揣著招安的夢想。公孫勝是最早參加聚義的七人之一,智取生辰綱,其是主謀之一,這批人都是主動聚義的。而與那些「被迫」上梁山的不同,這批人是最堅決反對招安的(吳用投靠宋江除外)。所以,公孫勝回家探母是假,對梁山的前景失望而離開才是真。如果公孫勝真的是思念母親而離開梁山,其當初就不會主動跑出來惹這些禍。再則,其也可以像其他梁山好漢那樣,將其母親接到梁山奉養。第三,更不會躲起來,而對梁山的兄弟「避而不見」。

公孫勝之所以會再度出山,那純粹是被梁山的「兄弟們」所逼。「梁山好漢」為逼迫朱仝、秦明、盧俊義等上梁山,那是無所不用其極、為斷他們的歸路,害得這些人家破人亡。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李逵只是拿斧頭嚇嚇公孫勝的母親而已,李逵連四歲的孩童都下得了手。公孫勝後又以其師-羅真人不準其下山為由來推辭,李逵是掄著斧頭去劈砍羅真人的,公孫勝這才被迫再度出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先秦時期的諸侯國名,哪些最受後世的青睞?
孫立武藝超群,又在宋江36人起義之列,卻為何排位甚低?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