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今為什麼出不了大書法家?看看文徵明的風骨,你就明白啦!

當今為什麼出不了大書法家?看看文徵明的風骨,你就明白啦!

文徵明被後人尊稱為「古今第一流之人物」,得此名不唯其多才多藝,書畫精絕,亦因其為人品格高尚,行事端直,獨具文人的清風傲骨。文徵明曾直截了當地說,「 人品」不正則「墨法」不精。足見其格外關注行為品格的修鍊。文徵明的父親文林原在溫州做官,為官清廉,家境清貧。文林去世之際,當地官吏按照當地官場習慣,湊集千金以備喪祭,卻被文徵明去信婉辭了。明代皇族寧王朱宸濠密謀篡奪皇位,廣攬人才,派人備了厚禮前來聘請文徵明,他非但不去,還把朱宸濠的禮金原封送回。明代右僉都御史俞諫得知他很有才學,家境不夠寬裕,很想接濟於他。一日,俞諫問他:「你早晚有什麼困難嗎?」文徵明說:「我早晚都有粥吃」。俞諫又指著他的衣服問:「怎麼破成這個樣子?」答曰:「這是暫時淋了雨的緣故。」在這一問一答間足見文徵明之清心傲骨。

文徵明在繪畫上師從數位名家,兼善山水、蘭竹、人物、花卉等,其中尤以山水最為精妙。他早年師從沈周,後致力於趙孟頫、王蒙、吳鎮三家。文徵明早年所繪山水風格細謹,中年則較粗放,晚年粗細兼備,呈粗、細兩種面貌,自成一格。畫風粗筆源自沈周、吳鎮,兼取趙孟頫古木竹石法,筆墨蒼勁淋漓,兼用干筆皴擦與書法飛白,於粗簡之中見層次和韻味。細筆則取法趙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較平面,少縱深,造型規整,用筆細密,稍帶生澀,於精熟中見稚拙。設色多青綠重彩,間施淺絳,於鮮麗中見清雅。

文徵明行書《悟陽子詩序》,為唐寅《悟陽子養性圖卷》後題跋,遼寧博物館藏

文徵明,明代中期著名的書畫家,他專註於詩文書畫藝術30餘年,享年90歲,人稱「四絕」全才,在其晚年期間,亦是他聲望最高的一年。

文徵明書法初期,師從李應禎,後廣發學習前代名跡,纂、隸、楷、行、草均有造詣。最擅長的就是行書與小楷。書法溫潤秀勁,法度謹嚴而富有神態,雖然沒有雄渾的氣勢,但是卻具備了晉唐的雅緻,也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貌。

文徵明出身於官宦世家,早年也曾數次參加科舉考試,均以不合時好而未被錄取。54歲時由貢生被薦為翰林待詔。居官四年辭歸。自此致力於詩文書畫,不再求仕進,力避與權貴交往,專力於詩文書畫藝術30餘年。享年90歲,其詩、文、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晚年聲望極高。

也許終生坎坷的遭際消磨了文徵明英年的銳氣,而晚年的釋然脫俗卻使他潛心藝術,他的藝術造詣頗深,風格日趨穩健。可以說,文徵明是繼沈周之後吳門畫派的領袖,其門人、弟子眾多,形成當時吳門地區最大的繪畫流派,在中國繪畫史上影響頗深。 (宋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藝術收藏 的精彩文章:

西班牙繪畫:夢裡出現的窗子
義大利繪畫:你不普通 也許是個神靈

TAG:書畫藝術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