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巴西人+歐洲戰術紀律=百戰百勝?歐洲人害了巴西!

巴西人+歐洲戰術紀律=百戰百勝?歐洲人害了巴西!

體壇+記者王勤伯發自喀山體育場

一代實力並不突出的巴西球員,在不止一個關鍵位置缺人,輸給近年國際足壇最引人注目的比利時「黃金一代」,不算過分悲劇。

卡塞米羅缺陣致命

值得討論的是本屆世界盃上強隊的尷尬,選擇主動進攻的一方總是面臨著技戰術套路被對手完全研究透的境地。實際巴西從小組賽第一輪對瑞士到1/4決賽,每一場開場都面臨這個困境,只不過蒂特的球隊以近年巴西罕見的技戰術紀律和效率一路過關。而且巴西人也深知不存在別的可能,自己永遠在明,對手在暗,不如坦然應戰。

但面對實力強勁的比利時,關鍵位置缺人讓天平發生了輕微卻致命改變。

相對於卡塞米羅超強的攔截能力,費爾南迪尼奧的軟和慢成了本場比賽巴西命穴,也恰恰是曼城中場的烏龍導致原本可以穩住陣腳耐心尋找機會的巴西失去平衡,陣型前後脫節,後衛時常必須1對1。

達尼洛受傷告別本屆世界盃,蒂特更無調整可能,原本的替補後衛法格納必須在右後衛位置死扛阿扎爾。巴西的有效火力點其實只剩馬塞洛的助攻和內馬爾的個人突破。

威廉在本屆世界盃僅僅踢好過對墨西哥的下半時45分鐘,本役往任何方向走全部堵死,加上身後法格納被阿扎爾力壓,根本無暇為其提供支援,巴西右路完敗給比利時,第一個丟球的角球正好來自這一側。

當然,巴西強大的是底蘊,即使各種缺陷,巴西球員憑藉腳下細膩的技術發起進攻同樣是比利時必須忌憚的,比利時打巴西,也只有穩守反擊一種選擇。

如果巴西運氣和把握機會能力更好一些,不是不能更早獲得進球。但喀山的這個夜晚就是一切都不利於巴西,包括裁判,他不僅有對比利時更寬鬆的嫌疑,且還不止一次阻擋過巴西球員的傳球和跑動路線。

歐化巴西人不會踢巴西足球

2002世界盃決賽2比0擊敗德國之後,巴西隊世界盃淘汰賽碰歐洲隊必敗。這是一個魔咒,和2002那一代王者巴西對比,巴西隊除了缺少3R的強大火力,缺少卡洛斯-卡福的雙翼齊飛,還缺少吉爾伯托·席爾瓦-克萊伯森這對神秘莫測讓歐洲球隊摸不著頭腦的巴甲中場。

這一代巴西球員的問題,是被歐洲俱樂部改造得過分「功能化」,費爾南迪尼奧在曼城踢得並不差,被瓜迪奧拉各種誇獎,但他也只能在曼城的體系里才能踢好。威廉一樣,只能扮演他在切爾西的那個角色。在2002和更早的年代,巴西隊時常會有不止一個踢法詭異讓歐洲球隊無法適應的球員,像1994年的左後衛萊昂納多,巴西隊在小組賽上一度只需要把皮球輪流交給他和右後衛尤爾金霍就行了。

2002年吉爾伯托·席爾瓦和克萊伯森組合的出現和效力羅馬的埃莫森肩膀受傷有關,但斯科拉里當時帶上了大批效力巴甲的球員,甚至有剛剛在聖保羅出道不久的21歲新秀卡卡。

相對而言,蒂特犯了一個不小的錯誤,他唯一重用的巴甲球員是能力有限的法格納。巴甲最近兩年冒出的2個視野出色、創造力超強的優秀中場阿圖爾(格雷米奧)和帕克塔(弗拉門戈)僅僅進入了35人大名單。

2002年使用本土中場有什麼好處呢?如果我們回憶斯科拉里上任之前那支差點無法預選賽出線的巴西隊,可以發現一個和今天一樣的困境:在歐洲效力的球星無法發揮出在俱樂部一樣的水平。他們得到的期待很高,產出卻有限。

但有了吉爾伯托·席爾瓦和克萊伯森這對本土中場,巴西隊踢得格外巴西,海外球星似乎都有回家的感覺。現在阿圖爾即將加盟巴薩,而巴克塔也可能去曼聯,兩名年齡極小的鋒線新秀羅德里戈和維尼休斯要去皇馬,我們不禁會有疑問:他們也會像費爾南迪尼奧、威廉等人一樣被改造成回巴西隊踢球反倒彆扭的球星嗎?

巴西隊踢得最好的一段發生在奧古斯托出場以後。踢球和寫作一樣,顧慮多了,結果一定不會好。奧古斯托不在歐洲效力,卻明顯比本場比賽巴西其他中場球員都更放得開,也差點扳平比分。

或許奧古斯托無緣首發也是命運為本屆世界盃巴西失利預埋的缺陷。奧古斯托原本是蒂特手下重臣,也是2016年里約奧運會男足金牌成員,然而他帶著受傷的膝蓋和不佳的狀態去巴西隊報道,這導致他們在卡塞米羅缺陣的情況下無法首發出場。

首發陣容最值得商榷的是菲爾米諾繼續替補。熱蘇斯可謂巴西征戰世界大賽表現最差的主力中鋒,帶著1球未進的戰績回家。這是另一個被歐洲教練改造以後不再會為巴西隊踢球的球員,熱蘇斯像在曼城一樣永遠首先想著在中鋒位置為隊友做球,但他身後的親密搭檔德布勞內在對手陣中,

2014年1比7慘敗後,巴西足壇有一股強大的學習和改革潮流,強調技戰術紀律成為主流思潮,甚至有多支巴甲球隊啟用根本沒有踢過職業足球的「學者型」教練。

這一點不應該被否定。巴西足球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過分強調原生性,但任何改革都有風險,甚至可能在付出不止一次代價以後才能找到平衡。本屆世界盃巴西球員的技戰術紀律已經足夠好,一些片段甚至好到令人叫絕。蒂特球隊的失敗,至少可以說明一點,那就是再度證明「巴西球員+歐洲技戰術紀律就是百戰百勝」的假設是不成立的。

奧古斯托出場後,巴西的進攻最有威脅的部分來自道格拉斯?科斯塔一側。和過去巴西球星雲集時一樣,只要巴西同時有2、3名球員(包括邊後衛)在連續帶球過人硬闖,巴西的優勢就能體現出來,對手會變得慌亂,無論是準備多麼充分的後防線。

頭槌始終是軟肋

蒂特為了避免球隊前後脫節,在過去的多場比賽中僅僅讓內馬爾一人去體現這樣的能力,對墨西哥上半時,這種矯枉過正的做法困境已經很明顯,下半時威廉突然發力,連續帶球長驅直入,巴西終於實現左右開弓,局面才突然打開。

一個必須承認的客觀事實是:如果巴西不能攪亂對手,不能讓對手自亂陣腳,巴西很容易在陣地防守中丟球,2006年對法國如此,2010對荷蘭如此,2018對比利時也是如此。

之前日本2比3輸給比利時,很多人為日本隊惋惜,也指出日本足球將永遠面臨個子矮這一生理軟肋。巴西也一樣,巴西足球強調技術,巴西球員動作更柔,極難組成一個烏拉圭一樣硬朗的後防線。

日本隊在領先的時候仍然需要控球甚至攻出去來避免比利時人沖吊,巴西足球也一樣需要讓皮球儘可能遠離本方禁區,巴西永遠不可能像本場的比利時或2014年1比7的德國那樣打反擊,巴西無法承受太多陣地防守的風險。蒂特時代總共8個失球,其中6個是頭槌,巴西不是沒有下大力氣去改善,但軟肋就是軟肋。

當然,沒有任何一支國家隊可以為自己設計出一套完美無缺的方案,運氣同樣重要,試想本場有卡塞米羅巴西是否會不一樣?如果再有阿爾維斯……

足球歸根到底是人的問題,巴西球員絕對不是出類拔萃的一代人,就連內馬爾站在3R、羅馬里奧、濟科等前輩面前,他也還差一個檔次。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巴西是最早從種族融合、多元社會裡收穫足球財富的國家,但歐洲國家也先後走上了這條道路,最早是1998年的法國,然後是2014年的德國,這支比利時更是如此,不同膚色、母語、宗教信仰的球員組成了一支強大的球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壇加 的精彩文章:

亞洲看客非洲黑馬?俄羅斯的局勢你捉摸不透
小馬哥創紀錄 金英權或成隊長

TAG:體壇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