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還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嗎?看看漢初的功臣王侯們百年後還有幾位

你還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嗎?看看漢初的功臣王侯們百年後還有幾位

我們現在常常用一句話來表彰某位軍人的貢獻:功勛卓著!

其實,按照古籍記載,在我國古代,功和勛是兩個詞,分別表達兩個相近的意思。據《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勛,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始未嘗不欲固其根本,而枝葉稍陵夷衰微也。

從上述論述可以看出,勛著重點在於立德,而功的側重點在於付出了勞力和辛苦。隨著社會生活的前進和發展,漸漸地我們就將功和勛合起來使用,以表彰某個人的貢獻。

漢高祖劉邦稱帝後,鑒於秦王朝對公室同姓無尺土之封很快覆亡的教訓,劉邦大封同姓及異姓王侯,加起來差不多有一百餘人受封。當時因為經過戰爭的創傷,國家經濟薄弱,戶口銳減,土地也少,所以這些封侯者大的不過萬家(即主席詩中所言萬戶侯),小的則只有五六百戶,規模小的可憐。

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漢代的國民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人口在增加,財富也在增加,戶口都在正增長,所以,這些王侯們的封地也在增大,再也不像建國初那麼捉襟見肘。

比如,蕭曹絳灌之屬(蕭何、曹參、周勃以及灌嬰等),他們的封邑達到了四萬戶之多,而一些較小的侯,比如關內侯,其食邑戶數也得以加倍。

但是,有一個問題也伴隨而生,隨著國家的昇平日久,王侯的後代們慢慢就演變為紈絝子弟,只知享樂的富二代或者富三代了,他們再也沒有前輩們的拼搏精神,而且,對於漢朝這個「國家」的概念也越來越淡漠。

而且,當時劉邦的近親屬們隨著一代代往下發展傳承,其親屬血緣關係越來越疏遠,親情觀念早已淡化,指望著這些劉姓子弟來保衛漢朝中央也越來越不靠譜。

倍康(Baken)紙尿片 柔薄天使 小號S48片【3-6kg】

¥34.00

到了漢武帝太初年間,漢朝建立已經差不多百年時間,而劉邦當初分封的那些諸侯們還有多少在享受「侯」的待遇呢?只剩五家!死的死,削的削,剝奪的等等,由一百餘家銳減到五家,僅僅百餘年時間!

所以我們說,躺在祖先的功勞簿上睡大覺是最不靠譜的事情。中國有句古話:「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以道德和知識傳家,讓子孫學會謀事的本領,比留給他金山銀山和爵位要強的太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如何對待前任:朱買臣,愛她就把她和她老公一塊養起來

TAG:張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