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與北約:新變數難解老問題

俄與北約:新變數難解老問題

原標題:俄與北約:新變數難解老問題


「軍刀打擊」演習中,北約裝甲部隊快速集結


進入7月,一度滑向「冰點」的俄羅斯與北約關係出現諸多變數因子:北約峰會仍將在分歧中推動地區防務力量建設,矛頭對準俄羅斯;俄美首腦會晤將在芬蘭舉行,雙邊緊張關係能否出現轉圜引發外界關注;北約繼續在俄「家門口」開展高強度軍演,針對性設計軍力架構,對俄懾壓態勢保持高位。美、歐、俄互動下的地緣變局充滿不確定性,但從今年以來北約的系列舉動看,因結構性矛盾和理念思維衝突而衍生的安全環境壓力,讓俄與西方關係在短期內難以改善。

針對性軍演頻繁成常態


今年上半年,北約連續在波羅的海沿岸的東歐地區舉行聯合軍演,演習強度和力量規模遠超歷屆。包括航母、戰略轟炸機、第五代戰機等戰略資源頻繁抵近俄「家門口」活動,炮兵、裝甲兵和常規海上戰力也集群化參演。在德國舉行的號稱冷戰後北約最大規模、代號為「動態前線」的炮兵演習中,共有26個國家派出3700人蔘演,規模為去年的3倍。在美、英、法舉行的「刺蝟」軍演中,共有15個國家派出1.5萬人參加,除重型裝甲兵團外,美軍駐歐空中力量全程參與。


6月以來,北約抵近俄西部和西南部邊境線舉行大規模軍演。其中,「波羅的海行動」和「軍刀打擊」演習同步舉行,演習區最近距離俄邊境線不足30公里,北約在這一線常態保持1萬餘人的地區作戰力量和20艘以上軍艦規模,最多時達2.3萬人和46艘軍艦。其中,美國派駐地中海巡航的「杜魯門」號航母編隊,46年來首次進入波羅的海參演,其艦載機頻繁出航,與波蘭、西班牙等國軍機進行聯合封控、空中遮斷等科目訓練。「軍刀打擊」演習期間,北約4支增強型前沿部署戰鬥大隊和快反部隊實施了快速部署、機場奪控等內容演練,1500餘輛坦克在俄邊境線周邊展開快速機動部署,美陸軍駐德第2騎兵團組織了危情快速處置。


可以說,隨著西方內部關於「俄羅斯軍事威脅論」的日益升溫,北約正在從全面圍堵戰略、兵力壓境部署等多個層面加強對俄軍事準備工作,同時也反映出北約對俄的戰略焦慮仍在不斷升級。安全壓力催生的疑慮、對抗和報復行為讓彼此間信任缺失,特別是近期北約不僅從能力,更從機制和內部建設層面加強對抗性「算計」,讓地區緊張局勢短期內難有改觀。

對抗性「算計」越來越細


首先是國防預算投入不斷加碼。今年,包括美、英、法在內的8個北約國家已實現軍費佔GDP不低於2%的目標。預計到2024年,全體成員國軍費在GDP中佔比均達該目標值以上。此外,有22個成員國將今年國防開支的20%用於先進或關鍵武器採辦與研發。擬於7月11~12日舉行的北約峰會中,各方將研討「開支分配」問題,確保對俄軍事、技術和資金優勢。


其次是不斷優化指揮和協調機制。年內北約宣布組建大西洋司令部,負責北大西洋海上通道安全;成立北約後勤司令部,重點解決北約部隊在歐洲範圍內跨區機動面臨的問題,並以此為依託打造歐洲版「軍事申根區」;在北約各級指揮機關中增加態勢感知、目標定位和作戰規劃部門人員,充實作戰指揮和情報偵察力量。


再次是藉機保持應急部隊常態部署。根據美駐歐洲部隊計劃,美陸軍將在東歐地區持續輪換部署1個師級指揮所、1個陸航旅和作戰旅,並在海空力量支援下,遂行快速機動作戰任務;4支營級多國部隊和義大利牽頭指揮的北約聯合特遣部隊實現臨俄戰略部署;本屆北約峰會還將重點研究部隊快反效能,計划到2020年,北約具備能在30天內部署30個機械化營、30個空軍中隊和30艘軍艦的能力。


有分析稱,北約以俄軍事威脅為幌子,強化軟硬實力、完善內部建設,將在一定程度上彌合盟友間對俄分歧。但各方受自身利益驅動,特別是美國在處理歐洲事務上的強硬姿態和對俄態度上的反覆搖擺,將進一步增加地緣博弈中的變數,大國關係恐面臨新的變局。

複雜性變數催生變局


在美與西方G7成員國矛盾疊加的背景下,美俄首腦選擇在第三國芬蘭舉行會談。針對朝鮮半島無核化、伊核問題及敘利亞、巴以衝突等地區事務,美將尋求俄方的積極配合,俄方也將爭取繼續通過直接對話,實現外交突圍。美、俄間良性互動將緩和彼此間對抗局面,間接促進俄與歐洲國家走近,同時也勢必激起西方國內政壇反俄勢力的不滿與反彈。大國間戰略互動與各國內部政治博弈相交織,將對國際關係產生複雜影響。


而在軍備領域,歐洲防務一體化和北約集體防務間的關係,也成為困擾歐洲內部及美歐關係發展走勢的重要問題。受制於安全防務對美國的高度依賴,歐洲難以在外交層面脫離美國而「獨立」行動,其與俄羅斯關係的改善進程明顯將受到美俄關係發展的影響。

此外,美歐因貿易等問題產生的尖銳矛盾、英國持續兩年多的「脫歐」過程,都將在一定程度上破壞歐洲的內部團結,並在經濟、意識形態領域產生外溢效應,而歐洲多國還面臨右翼思潮上揚及政府內部黨派分歧加劇等現實,很難再保持「鐵板一塊」。在國際關係的複雜演變和地緣格局的轉型重塑中,俄美、俄與西方國家間的關係更顯微妙,也讓大國博弈更具不確定性。(劉小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軍事頻道 的精彩文章:

TAG:人民網-軍事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