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徐崢:20歲禿頂教會我一件事,靠它我才成了「葯神」

徐崢:20歲禿頂教會我一件事,靠它我才成了「葯神」

電影《我不是葯神》上映5天,累計票房超13億。

口碑炸了、票房爆了、觀眾燃了!

顯然,徐崢正在迎來他人生的高光時刻,甚至是演員生涯的巔峰。

但今天,我們的宅少要給你講講徐崢當初的窘迫和沉默。

當你看到這些暗淡的日子,你才會發覺,他熱愛表演的底色,是多麼明媚。

——書單君

- 1 -

「20歲我就有了中年危機。」

剛上大學時,徐崢差點把自己給廢了。

當時他正值青春年華,一頭秀髮大把大把地掉。急得徐崢趕緊回家問他爸:「爸這是不是你遺傳給我的?」他爸愕然:「我是45歲之後才開始禿的,你這剛過20啊。」

那之前,徐崢很是為自己的頭髮自豪。在頭髮水豐林茂的巔峰期,徐崢甚至還去髮廊做過發模,造型時而郭富城,時而周潤發。但這一次,他顯然從鏡中看到了陳佩斯和葛優老師的影子。

遍訪名醫後,大夫讓徐崢往腦袋上抹薑汁和生髮水。每次治頭髮,徐崢的心都如遭雷擊。本想在神不知鬼不覺中完成自我救贖,但一往腦門兒上抹生薑,宿舍樓道里就有人敲臉盆,眾人奔走相告:「徐崢又在治禿頂了!」

那年月,徐崢的心理陰影面積成幾何倍數地增長,整日看著不斷脫落的秀髮顧影自憐。真是脫髮三千丈,哀愁似個長。

他憂慮的不僅是顏值,還有對夢碎的恐懼。

- 2 -

人啊,活得是內在的品質。

徐崢出生在上海,他家隔壁就是上海人藝。從小他就愛跑去看叔叔阿姨表演,回到家樂此不疲地模仿。身為獨生子,整日對鏡自嗨,興起時還要一人分飾多角兒。

小小年紀,就有為藝術獻身的覺悟。有一次,他看見座椅靠背突發奇想,覺得自己能像雜技工作者一樣站上去演一段兒。上是上去了,站了兩秒不到,「哐當」摔下來,昏迷了6個小時。

老天爺怕他再出幺蛾子,趕緊給他發來個角色。當時少年宮有部戲,叫《考學》,講老地主帶著小地主和農民兒子一起考試的故事。正在上三年級的徐崢非常幸運地拿到了小地主的角色,比做共產主義接班人還高興。這戲他一演就是四年,直到小學畢業。

上中學後,徐崢對演戲的熱情已如洪水泛濫。每周少年宮打電話讓他去跑龍套,他一大早就屁顛兒屁顛兒去了,連演屍體和癟三都興奮不已。

為了演戲,他也沒少折磨自己幼小的心靈。有一場戲殺青後,別的小演員拿100塊錢,唯獨他拿了50。徐崢這才明白,自己不是主角,頂多算個群演特約。就為這50塊錢的差距,他感到備受屈辱。還有一次,某劇組來挑演員,沒選中他,把他同桌給選中了。

給徐崢氣得,食不下咽,夜不能寐。

為此,徐崢心裡憋著一口氣,必須學表演。

好不容易考進上戲。哪料到……禿了!

考北電落榜時,就有人勸他:「你一張娃娃臉,演不了主角,別折騰了。」徐崢心說:「你懂個屁,我要當的是實力派!」考入上戲後,徐崢一直很努力,準備讓那些質疑者閉嘴。頭一禿,徐崢頹了。他變得越來越不自信,連門都不敢出,衣櫃里放了各種款式的帽子。

一日,徐崢騎車外出,頭戴一頂線帽。由於風太大,帽子被刮飛的同時,腦袋上那撮絨毛擰成一股堅挺的旋風。正巧一哥們兒從旁邊騎車經過,看到徐崢的腦袋直接嚇得摔倒在地。徐崢故作鎮定地去撿帽子,心都碎成了玻璃渣。

為此,徐崢抑鬱了很長一段時間。由於極度自卑,他對未來和夢想都產生了巨大的懷疑。我都這樣了?還怎麼做個好演員啊?以後還能有像樣的角色落在我身上嗎?我現在所做的一切努力,還有什麼意義?我就是個笑話……

直到那年聖誕,他實在憋不住了,跑去理髮店,痛下決心剃了個光頭。剃髮之際,徐崢心如刀割。剃完一看,一顆圓潤的光頭呈現在視野里,我靠,整個人精神了這麼多。徐崢有點兒不敢相信:原來我還能這樣。

一瞬間,他心頭湧起了一股力量,那種力量叫做:接受自己。

徐崢突然明白了:「我幹嘛老把注意力放在頭髮上呢?頭髮並不能決定我是誰。別人怎麼看待我的頭髮,也絲毫不影響我內在的品質。沒頭髮怎麼了,就算沒有頭髮,我努努力,不也一樣能成為一個好演員嗎?但要是整天就為頭髮而感到自卑,那怕是一輩子也別想當個成熟的演員。」

堵在他心裡的那口氣,通了。

- 3 -

1994-1998,你不認識的先鋒徐崢。

1994年,世界影史佳作井噴。不說《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殺手不太冷》等經典,各路大咖均出手不凡。昆汀拍出了《低俗小說》,王家衛拍出了《東邪西毒》,張藝謀拍出了《活著》。還有一位演而優則導的姜文在絕境之中拍完了那部橫空出世的天才之作,《陽光燦爛的日子》。

1994年,香港一家叫天幕的影視公司因投資虧損3000萬,終於關門大吉。為此,他的老闆劉德華不得不拍戲還債,拍下無數爛片。但劉德華並未因此死心,東山再起後他又投了一部家喻戶曉的電影,名叫《瘋狂的石頭》。由此,寧浩認識了徐崢。如今,他倆一起監製了一部電影,叫《我不是葯神》。

1994年,徐崢才畢業,還在廣告公司打短工。那時他絕對想不到,24年後,自己會帶著《葯神》跟姜文的《邪不壓正》在這個暑期檔碰面。

同樣是在1994年,進口分賬大片重新回到了中國。和影視相關的一些財富話題悄然流傳開去,比如徐崢一個叫李冰冰的上戲小師妹僅靠一則廣告就掙了26萬。但這些和錢掛鉤的事,沒有一個能刺痛到徐崢的神經。

那時的徐崢,滿腦子都是藝術。

畢業一年後,徐崢進了上海話劇藝術中心,3年間演了8個話劇,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台柱子。當年有人選出去上海必做的100件事,其中有一件,就是要去看徐崢的話劇。想當初,話劇《紅玫瑰與白玫瑰》在上海公演,引一時轟動。好多人沒記住男女主角,偏偏記住了台上演裁縫的徐崢。舞者金星赴滬看完話劇便說:「你們等著瞧,這小子以後肯定要出來。」

當時的徐崢,在上海已經算個有名的先鋒藝術家了。一次藝術節上,他甚至自編自演了一部叫《擁擠》的先鋒劇。這劇怎麼演呢?就是一把椅子,徐崢坐在上面表演了40分鐘的動彈不得,結束時,整個人被裹在塑料膜里,以這個擁擠的姿態來表達個體對社會的不滿。

結果台下觀眾看得一臉懵逼。

有人問他:「你為什麼拍這個戲?到底想表達什麼?你覺得你表達的東西觀眾能夠理解嗎?」

這下輪到徐崢懵了。

徐崢常覺得,自己是知識分子,我書看這麼多,你們得知道我的境界啊。別人這一問,突然令他陷入了深思:「這麼小眾的東西,只有一種氣息和腔調,都是自戀的產物,你沒有真正影響別人的價值觀。這能叫藝術嗎?」

正巧這時,一部戲找上了門來。

- 4 -

人得學會為自己去活,

而不是活在別人的目光里。

有一位香港製片人看了徐崢的話劇,主動找到他:「咱們這裡有一部戲,你來演可以嗎?」徐崢問:「什麼戲啊?」人說:「《春光燦爛豬八戒》。」一聽這名兒徐崢眉頭就皺了:「那我演什麼啊?」人說:「豬八戒。」

猶豫再三,徐崢還是接了。

徐崢也就是想到電視劇行業試試水,哪想到這部劇莫名其妙火得一塌糊塗,收視率一度衝破30個點。靠著一對俏皮的小辮兒和紅撲撲的臉蛋,徐崢一夜之間被人熟知。不過很可惜,大部分人並不太關心他本人叫啥,只關心他演了豬八戒。這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給徐崢造成里嚴重困擾,一出門,無論是廣場上、馬路上、地鐵里,一有人認出他,就問:「你就是那個豬八戒吧?」

徐崢心裡很擰巴:「我堂堂一個上海灘的先鋒藝術家啊,轉眼之間成豬八戒了?」這個古典藝術形象對這位現代青年的心理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甚至不亞於早年禿頂帶來了重創。儘管徐崢又演了一部自己非常滿意的《李衛當官》,別人還是會問:「你就是那個演豬八戒的李衛吧?」

電視劇都播完好幾年了,徐崢去銀行取錢,工作人員笑臉盈盈:「歡迎您徐先生。」結果工作人員忘了關窗口麥克,轉臉沖旁邊同事喊:「給豬八戒拿一萬塊錢!」

徐崢死的心都有了。

「我明明是想做一個嚴肅、專業的演員,怎麼就被當成一個臉打腮紅的豬八戒了?」徐崢越想越不舒服。越不舒服,就越是觸碰到一個核心的形而上的問題:我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著的?是為了讓自己對自己感到滿意呢,還是期待別人把我看成是誰而才為此去努力?

顯然,徐崢要的是前者。

只有坦然接受當下,並不斷地更新自己,不斷地變成更好的自己,這樣的過程,才能給我們真正的成就感。至於外界是否願意理解自己,是否能正確理解了自己,這是我們無法主觀控制的。比它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斤兩。

堵在徐崢心裡的那口氣,又通了。

- 5 -

「我只想證明我是個好演員。」

一次採訪中,徐崢說:「我覺得我是一個失敗的演員。」記者問:「你是認真的?」徐崢點點頭:「對,因為有一次我看網上一個『誰是實力派』的問卷,網友說了好多人,我翻了好多頁,始終沒出現我的名字。」

《李衛當官》之後,徐崢演了不少電視劇。說來也怪,有的戲名氣也不小,偏偏徐崢就是不能爆紅。大獎,更是未曾拿過。說到底,他還是覺得自己沒找到用武之地:「我覺得我做演員的時候,一直很被動,不是一上來就有機會。很多想嘗試的角色,不會那麼容易就落在我頭上。其實我一直想讓大家更了解我。」

沒有好機會,徐崢就自己去找。

寧浩拍《瘋狂的石頭》時,本來是要安排一個女賊。想來想去,給徐崢的妻子陶虹發了郵件。結果陶虹沒檔期,徐崢看到郵件,毛遂自薦去了,而且一分錢酬勞不要,就想演那個奸商老闆。

GIF

這樣的角色,戲肉太少,能出彩兒,但出不了大彩兒。突然有一天,曾志偉跟拍《愛情呼叫轉移》的劉儀偉說了個老闆、民工在春運期間一起回家的故事,劉儀偉說:「這有意思,不正好能拍一部電影嗎?」於是拉來投資方,投資人說:「行,那你去把孫紅雷和王寶強找來,咱們就投。」劉儀偉說:「我給你們推薦個演員吧,叫徐崢,演出來肯定更有意思。」

這就有了《人在囧途》。

為什麼推薦徐崢呢?劉儀偉記得很清楚,當初拍《愛情呼叫轉移》,徐崢經常改劇本,一改就是幾頁紙。到了《人在囧途》,他差不多口述了一個新劇本。劉儀偉就想,這小子肯定要自己干。果然,拍完《人在囧途》不久,徐崢想:與其求角色,不如寫個本子自己拍,那多過癮。

沒多久,徐崢帶著《泰囧》的劇本四處拉投資,走哪兒都被人拒。最後,在光線傳媒老闆的辦公室里,他足足演了40分鐘,這才說服對方。

誰能想到呢,這個名氣並未達到頂峰的演員,拿著6000萬投資,交出了近13億的票房。整個電影圈都懵了:徐崢這是打哪兒躥出來的?

其實稍微了解一下徐崢,也就不會覺得奇怪。文藝青年的底子,先鋒藝術的追求,拍《人在囧途》,徐崢就覺得好多事沒聊透,只是平板地講了一個故事,還沒有觸及到人們內心深處的那些東西。一個能花40分鐘在舞台上表演「擁擠」的藝術家,怎麼會滿足於講一個流於表面的故事?

於是在《泰囧》里,徐崢希望做更有意義的喜劇,不止是讓觀眾發笑,還得讓觀眾思考,思考生活的本來面目和我們人生的匱乏。他不希望大家坐在電影院里大笑一通就空虛離開,回家的路上,至少得有那麼一兩個人慢慢琢磨出味兒來,開始變得沉默不語。說白了,這是老派藝術家的執念,俗稱:寓教於樂。

讓藝術照亮現實,這是他的追求。

- 6 -

人最難得的不是糊塗,

而是在榮辱面前活得清醒。

早些年,徐崢說過一段話,乍一聽心酸,細聽卻是欣慰。他說:「很早的時候我就知道,一夜成名沒我什麼事,我沒有這個命,所以這一路走過來,我特別踏實。」

這世上有些人運氣好,一撞撞個大頭彩,很快被各種誘惑捲走,連肉帶靈剃得認不出自己。陳道明清高吧,早年演完《圍城》飄得不行,一眼望去就覺得全天下屬老子牛逼。要不是拜訪了兩次錢鍾書,估計還一直活在夢裡。高曉松26歲開完萬人演唱會下來,多少年都不帶正眼瞧人的,所以老天爺趕忙送他進監獄清醒清醒。徐崢一路沒過撞大彩,40來歲才炸出個《泰囧》,反而不是壞事。成了「十億導演」,無數劇本追在屁股後面求著他拍,他愣是三年沒拍新電影。

能沉住這口氣,不容易。

《泰囧》破紀錄時,他說:「我以後電影的票房,可能會越來越低。」

人家問他什麼意思,他說:「因為我想以後不需要太去照顧市場,在兼顧商業的同時,去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表達,哪怕犧牲一些商業利益。作品要在藝術上做更深的拓展,商業上必然要放棄一部分,但我願意做這種嘗試。」

看吧,骨子裡還是文藝。這也難怪,為什麼在《我不是葯神》出來時,他會反覆對媒體說:「我和寧浩,會為這部電影保駕護航。」

在話劇舞台上混那麼久,徐崢知道什麼是好的。不好的東西,他是真不願意讓人看。當初拍完一個垃圾電影《嘻遊記》,他第一個站出來給觀眾道歉:「對不起,這次我很不負責任地接了一部這樣的戲,我保證以後再也不會了。」

有這份心,何愁不出爆款?

這一次,還與《泰囧》有本質上的不同,不是靠著天時地利人和炸出個爆款,而是實打實地用演技圈粉。有人說,《我不是葯神》有《辛德勒名單》的影子,讓人想起阿米爾·汗這樣的印度良心。這裡面有一半的功勞,來自徐崢。

一位叫青鄉的豆瓣網友看了電影評價道:「徐崢太牛了,他在《無人區》里牛過一次,還要在《葯神》里再牛一次,一個演員能夠在兩部牛逼電影里牛逼兩次,就沒白活。小時候我穿開襠褲,他演豬八戒,一個演《春光燦爛豬八戒》這種題材的電視劇演員,就像一個演青春偶像題材的電視劇小奶狗,你很難想像,在娛樂圈,這種人會有什麼大出息,但徐錚的演技讓你震驚,就像這個片子讓你震驚。」

是,當年看完《辯護人》和《殺人回憶》,我問朋友:「什麼時候,中國也可以有宋康昊這種大餅臉的影帝?把一個個接地氣渾身臭德行的小人物,演得那麼活靈活現?」

萬萬沒想到,這個人,會是徐崢,會是那個看了無數次卻沒讓人多看一眼的喜劇演員。而這一次,在《葯神》里,他無懈可擊。

而靜下來一想,為什麼不能是他呢?回頭看徐崢這麼多年走過的路,今天的成功,絕非偶然。在人生的困窘中,他一次次自我反省,一次次心路絞殺,始終都保持著一份對表演的熱愛,從來沒有摻合過圈子裡亂七八糟的事,腦子裡想的,是如何用藝術,去關照現實,開解人心。他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並一直在踏實地前進。

在他這個位置的人身上,這是難得的清醒。

對《我不是葯神》,影評人張小北說:「電影能做到的好,它都做到了。剩下的是這個時代不讓它更好。在我們剛剛經歷過的時代巨變洪流之中,有無數這樣的小人物在洪流中艱難生存著,同時在竭力不丟失他們的靈魂。終於有這樣一部電影,讓我們能夠看到時代,看到善意,看到希望。希望這部電影也能被這個時代善待。」

同樣的祝福,也該送給像徐崢這樣用敬畏之心演戲、用良善之心做戲的人。

唯有如此,將來才會有更多《我不是葯神》。

本文參考資料:

[1]《魯豫有約·徐崢》,2009年

[2]《徐崢:我脫光的故事》,星空演講

[3]《咽下『文藝青年』這根魚刺》,導演公園

[4]《騰訊娛樂:徐崢》,第31期

[5]《徐崢:聰明是智慧最大的敵人》,網易

[6]《徐崢:我想證明我是個好演員》,易時間

[7]《徐崢:窘境求生》,2015年《南方人物周刊》

[8]《徐崢:主流喜劇必須俗才能被接受》,非常道採訪

-

END

-

分享一個徐崢的演講

第一次公開場合,分享自己禿頂的故事

全程爆笑高能,不笑你來找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單 的精彩文章:

《我不是葯神》:如果可以,請你勇敢地做一個好人

TAG:書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