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20製造團隊:用青春撐起祖國安寧天空

殲-20製造團隊:用青春撐起祖國安寧天空

原標題:殲-20製造團隊:用青春撐起祖國安寧天空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從珠海航展上的驚鴻一瞥、朱日和閱兵場上首次以三機編隊的形式接受檢閱,到正式列裝部隊,「威龍」殲-20的熱度一直不減。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之際,記者來到航空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和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探尋他們在設計製造戰機中如何打造堅強戰鬥堡壘、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請關注今日《中國國防報》的報道——


鑄長空「威龍」 挺大國脊樑


——殲-20設計製造團隊打造堅強戰鬥堡壘、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紀實


■中國國防報記者 宮玉聰


關鍵任務黨員擔當,關鍵時刻黨員衝鋒


步入航空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所」)和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成飛」)的科研工作區,幾架戰鷹振翅欲飛,昭示著成都所、成飛與這些「空中明星」的血脈聯繫。大道兩旁宣傳櫥窗里展示的數十位黨員先鋒的照片和先進事迹,向人們生動講述著一個個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成都所某項目辦成員葉海就是其中一位。一次風險課目試飛,葉海隨保障隊伍在現場進行全程保障和協調。試飛期間,一保障人員突發疾病,被送往醫院搶救。葉海一方面照顧病重同事,一方面協調後續試飛安排,在發現自己腦袋也隱隱作痛後,他仍堅持留在現場,完成工作交接,保證風險課目按計劃試飛。


「這是軍人手中的鋼槍。」在成飛裝配車間,張泰軍晃晃手中的鉚槍,就鑽進機艙。雖然是一名「90後」年輕黨員,但他已是知名的全國技術能手。張泰軍和工友的任務是把上百萬個零件組裝成一架架戰鷹。戰鬥機艙內體積小,結構複雜,留給工人的活動空間十分有限。工人大多數時間只能趴著、躺著、甚至跪著進行鉚裝,一天爬上爬下十幾次,一趴就是幾個小時,而主管領導每天深夜都要召開現場技術分析會。大家幽默地說:職工天天泡「酒吧」(久趴),幹部天天進「夜總會」(夜間總開會)。


回憶起型號攻堅期間一個個難忘場景,成都所黨委組織部同志介紹說,「關鍵型號有黨員攻關、關鍵任務有黨員擔當、關鍵時刻有黨員衝鋒」,這是殲-20設計製造團隊近年來在黨建工作中一貫堅持的做法。無論在科研攻堅一線還是支援保障現場,都可以看到黨員突擊隊奮勇當先,為型號研製奮戰在一線的場景。深夜,成飛外面路邊攤時常出現匆匆吃點東西又急急回到加班現場的身影。生產車間還開通「現場直通車」,遇到問題,蹲點守候的設計人員在生產現場第一時間制定可行方案。


成飛黨委組織部同志介紹,黨組織「朋友圈」也在型號業務拓展中以共建形式同步加強,不斷擴大。備戰朱日和閱兵,為加強對某部隊的服務保障,成都所保障分隊與空軍某部機務大隊成立「服務保障臨時黨支部」;新機研製進入攻堅階段,有關單位深入開展「廠所共建」,成立「黨員聯合突擊隊」,開展技術交流和集智攻關;成飛主動與重點成品、零件配套供應單位開展「基層黨組織共建」,打破「無形壁壘」,創新協同機制,促進型號研製協同推進;在型號研製外場成立13個黨小組,確保「型號延伸到哪裡、黨組織就建到哪裡、黨的工作就開展到哪裡」。


成飛組織黨員先鋒工程活動。


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黑格爾說: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殲-20研發和製造團隊就是這樣一群仰望星空的人。夜深人靜時,殲-20總設計師楊偉辦公室的燈總是亮著。早上7點至深夜,是他的工作時間。型號研製進入關鍵階段,清晨五六點他就會開啟工作模式,只爭朝夕的拚命勁兒讓大家肅然起敬。楊偉經常說,國家把最好的飛機項目交給我們來做,就是把國家未來空中安全的重任交給我們。所以,我們每個人搞的不是一個「輪子」,不是一個「把手」,而是與國家安全緊緊相連的航空裝備。


在成飛高級工藝師劉順濤的實驗室里,他向記者講述了幾年前那個下午看到殲-20首飛新聞時的激動,彷彿一股強大的電流瞬間擊中每一根神經。這兩年,劉順濤每年都會回到母校清華大學與學弟學妹交流。他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名校畢業生選擇加入這支「鑄劍者」隊伍,因為這裡能夠「立大志、入主流、成大事」。


為實現航空強國的夢想,設計師和工人奉獻著忠誠、智慧、才華乃至生命,卻在很多時候只能默默無聞。在這裡,出差和加班是家常便飯。他們只能跟家人說要加班和出差,家人多少有些抱怨和疑惑。為此,成都所與成飛分別組織了「家屬開放日」活動,讓家屬在參觀中了解整個單位的工作氛圍,也增強他們身為軍工人親屬的自豪感。


6月29日,應邀來到成都所作《共產黨人的信仰與生活》專題講座的中國浦東幹部學院教授劉哲昕感慨地說:「當你和這群軍工人談奉獻、責任和榮譽時,你會看到每個人臉上驕傲的光彩,我從他們眼神中讀懂了信仰的力量——中國共產黨人的家國情懷。」


用青春撐起一片安寧天空


「這樣一款先進產品,現場沒有一張圖紙。」在成都所科研大樓,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全數字化飛機研發體系。這一技術創新實現了飛機設計完全無紙化,徹底變革了戰機研發模式、流程與體系,大大縮短了戰機的試製周期。


這樣的創新,在殲-20身上有很多。通常研發一款新機,採用的新技術一般不會超過30%,三代機採用的新技術一般超過60%,殲-20的新技術含量更高,許多新技術幾乎要從概念起步。一個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殲-20設計製造團隊是如何一步步跨越的?


這一跨越的背後是一代代航空人對祖國航空事業滿腔熱忱和執著追求的薪火相傳,也是研製團隊不斷追求極致的創新實踐。殲-10飛機總設計師宋文驄院士在《鴻爪留痕》一文中寫道:40多年前,一群年輕人響應國家建設「三線」的號召,從全國各地來到四川成都,成立成都所,從事軍機研製工作,同成飛形成一研一制的格局。

一代飛機帶走的是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的心血、一代人的奮鬥,卻撐起祖國天空的安寧。40多年來,從平房到高樓大廈,從殲-9、殲-7C/D到殲-10、「梟龍」系列、殲-20,從白紙算尺、鉛筆畫圖到數字化設計、虛擬模擬……航空人用理想、信念、堅守與奉獻,一次次拉近中國航空工業與世界的距離。他們播下的一粒粒「自主創新」的種子,會長成參天大樹,形成一片遮天蔽日的航空產業「大森林」。


「在未來的世界航空裝備製造業格局中,是別人根據我們的裝備來調整自身裝備發展目標,而不是相反。」遠眺前路,楊偉給自己和團隊設定了更高遠的目標……



成都所研製人員在現場攻關。



自主創新 永不止步


——訪殲-20總設計師楊偉


■中國國防報記者 宮玉聰


殲-20列裝空軍作戰部隊後,服役情況一直備受關注。這型戰機在自主創新上有哪些特點,未來還會有怎樣的創新和發展,在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上有哪些啟示?日前,記者專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殲-20總設計師楊偉。


記者:此前,您的一封寫給2035年的殲-20的信受到軍迷熱捧。為什麼選擇2035年這一時間點?

楊偉:習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中國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作為保衛祖國的空中利器,2035年的殲-20,一定是骨幹中的骨幹。當然,我們一定會不斷向前發展,奔著未來需求,研發新的型號項目,這是我們作為裝備研發者的使命。


記者:殲-20的成功研發給我國航空工業自主創新方面帶來哪些收穫?


楊偉:殲-20的成功研髮帶動相關行業、研發體系、管理模式等多個方面的創新。更重要的是我們獨立自主走完了一條新一代戰機自主創新路,這一點對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另外,我們在研製新機的複雜艱巨工程中,鍛造出一支高素質、能戰鬥、敢創新的全體系工程研發隊伍。


記者:我們的研發團隊如何保持創新激情?


楊偉:我們創新的激情來自於我們所從事事業的地位。國家把最好的戰機研發交到我們手上,就是把國家未來空中安全的重任交給我們。這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驅使我們團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如今,我們團隊不僅擁有一批經過多個型號鍛煉、工程經驗豐富、技術水平高超的優秀科技人才,而且擁有一批高學歷、高水平的知名專家和學科帶頭人,一大批「70後」「80後」成為技術骨幹,他們是中國航空工業的未來和希望。


記者:我們了解到,殲-20在研發時就讓空軍飛行員參與其中,入列後得到飛行員一致好評,您對此有何評價?


楊偉:飛行員對戰機每個系統都有所了解,這是飛行員的優勢。飛行員參與研發是我們一直堅持的做法。作為一新型飛機,在這麼短時間,被這麼多飛行員掌握到如此熟練的程度,充分證明我們這種做法是有效的。


記者:殲-20的研製在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上有哪些啟示?


楊偉:殲-20在軍民融合方面取得很大發展,比如殲-20使用的一些材料,都是民營企業生產的。航空工業是典型的大型軍工工業體系,不僅需要高新技術,還需要完善的產業配套,民營企業就是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因此,要進一步開放民營企業的參與通道和建設信息共享機制,加強政策法規、採購及技術需求等公共信息交流。

記者:適逢建黨97周年,請談談如何看待黨員在科研戰線上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楊偉:在研製戰線,有一大批優秀共產黨員,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作為一名有著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我認為黨的建設和整個單位的建設密不可分。我們為之奮鬥的事業本身就是黨的事業,也是國家和人民的事業。當整個團隊為黨的事業、為國家和人民的事業奮鬥時,黨組織自然起到重要的領導作用,黨員也在其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把黨的意願、國家和人民的意願,貫徹到每個黨員和職工心裡,是我們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的重要法寶。


記者:下一步,殲-20還會有怎樣的創新和發展?


楊偉:隨著殲-20列裝部隊,我們一方面會大力支持部隊儘快形成戰鬥力,另一方面也會進行系列化發展,不斷提升飛機作戰能力。同時,我們更會積極探索跨越式發展途徑,著眼未來戰爭需要,進行再思考、再研究和再探索,確定我們下一步的方向與路徑。殲-20隻是一個開端,未來,在戰機的信息化、智能化發展征程上,我們會一路前行,永不止步。


王陽:鏗鏘玫瑰戰長空


■中國國防報記者 宮玉聰


航電武器系統,被譽為戰鬥機「大腦」,是體現其作戰能力的標誌,系統優劣直接影響型號研發的成敗和戰場博弈的勝負。在常人眼裡,這應是一個男人主宰的世界。而成都所航電武器領域,有一位女性副總設計師,她就是新機任務系統的主管總師王陽。


「我很幸運,一工作就遇到好導師、好師傅。」王陽曾是我國三代機航電武器領域的元老之一、成都所原副所長蒲小勃的在職研究生。分配到航電系統室後,她又跟隨技術專家林奇,從事殲-10飛機航電系統改進升級和殲-10雙座機航電系統研發。


多年來,王陽的世界,就是戰鬥機座艙里的那一方天地、屏幕上的一個個符號、後台系統里那一串串代碼。


在這一方天地里,王陽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用拼搏奉獻的敬業精神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同樣在這一方天地里,王陽參與殲-10系列飛機和多個無人機航電系統的研發工作,成長為我國航電領域為數不多的領軍型專家,也被賦予研製新機任務系統的使命。

王陽認為,「智慧」的「大腦」要能解決問題才行,只有任務系統與導彈完美無縫交聯並擊中目標,才能說明這個任務系統是成功的。


歷經幾年研發,王陽帶領年輕的靶試團隊開赴試飛現場。


凜冽寒風中,經過一個多月地面準備,他們迎來盼望已久而又忐忑不安的一天。一切就緒,地面指揮中心向空中飛行員下達發射導彈指令。所有人的目光都一動不動盯著導彈的飛行軌跡,期待擊中靶機的那一刻。然而,好運與他們擦肩而過,導彈與靶機沒有相逢。這是讓現場所有人都不能接受的殘酷現實,不少人流下眼淚。作為靶試負責人,王陽也不例外。


然而,沮喪退縮不是王陽的風格。擦乾眼淚,王陽立即帶領團隊處理數據、分析問題,和相關單位一起,僅用2個多小時就基本定位了故障原因:靶試時,正好遇上某成品一個極小概率故障,導致失敗。「試飛階段發現這個故障,對項目本身的發展,對我們整個團隊的成長,都是好事。」王陽說。


通過團隊堅持不懈的努力攻關,後續靶試彈無虛發。


劉時勇:航空工匠鑄利器


■郭芷岑


工匠者,做工精進之匠人。精準者,精密而準確之謂。與飛機朝夕相處一萬多天,操作精準度在0.01毫米間,航空工業首席技能專家劉時勇不愧為大師級工匠。


劉時勇19歲被招進成飛,成為一名普通車間學徒工。他什麼都不懂,看見各類設備、機械一頭霧水,這是劉時勇當年進廠時的真實寫照。


「人家都在休息時,我就琢磨白天學到的技術,一邊琢磨一邊練習。」劉時勇說,他進廠時,廠里正在造殲-7系列飛機,任何一個零件、部件都不許出錯,技術要求很高。只要完成手頭工作,劉時勇就自己找鉚釘、板材不斷練習,有時也用報廢零件練手,除了吃飯、睡覺,都在練。勤奮的劉時勇很快從一名初級技工成長為高級技師。

劉時勇回望人生大半時光,他都在車間,將各種型號的戰機組裝成型。每架飛機裝配需要的零件數以萬計,整個鉚裝過程中最考驗手藝的就是制孔,每個零部件也都需要通過制孔進行鉚接,而鉚接的孔徑誤差必須控制在0.02毫米內,相當於人頭髮絲的1/5,每次精確到0.01毫米的操作,是劉時勇對自己的要求。


劉時勇鑽研國內外最優秀的飛機鉚裝技術,練就一身高超的鉚接技藝,先後研發、革新20多項飛機裝配技術,顯著提高飛機裝配效率和產品質量。某型飛機曾面臨「頭輕尾重」問題,急需對機體結構「瘦身」減重,即需要對某機加框進行整體拆換,更換新框。稍有失誤,就會導致飛機「手術」失敗。劉時勇不斷調整工序,反覆模擬實驗,最終使一系列技術指標100%達到要求,圓滿完成任務。


2015年,在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大力支持下,成飛公司成立以「劉時勇」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主要負責技術創新、技能攻關及人才培養。工人師傅的絕招絕活加上技術人員的專業支持,劉時勇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先後發明高效裝配工具20餘套,自創精準修配方法50餘種,攻克技術難關60餘項,培養技能人才200餘人,累計創效3000餘萬元。

日記中,劉時勇寫道:人生因事業而從容,人生因成就而自豪,人生因希望而奮發,人生因挑戰而堅強。工作30年,數以萬計「0.01毫米的挑戰」,無數勤勉鑽研的日子,承載的是劉時勇對我國航空軍工事業的深情。任前路橫亘激流險灘,他以身鑄器未有窮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康慨同志逝世
如果當兵需要一個理由,你的答案是……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