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讀莊子不懂什麼叫骨氣,不為死後留骨而貴,只求生時曳尾而行!

不讀莊子不懂什麼叫骨氣,不為死後留骨而貴,只求生時曳尾而行!

先秦諸子百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當屬儒家和道家,兩個學派的代表人物當書孔子、孟子和老子、莊子。兩個學派儘管有一些相通的觀點,但是在對待人生,對待生活,對待做官的態度上是不一樣的。比如孔子,一生周遊列國,求一官半職而不得,莊子卻看透了官場看透了人生,君王求其做官都不願做。

在《莊子》中有一個小故事,表明了莊子對於做官和做人的態度:

有一天,莊子正在渦水垂釣。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來聘請他道:「吾王久聞先生賢名,欲以國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為君王分憂,下以為黎民謀福。」意思就是說,楚王聽說了莊子的大名,有國家大事託付給他,希望莊子能夠出山,上可以為君王分憂,下可以為黎民百姓謀福利。這是多麼好的事情,如果是孔子的話,肯定是求之不得,這不正是他的報復么!

可莊子不是孔子,莊子穩拿釣魚竿,看都不看來者一眼,淡然說道;「我聽說楚國有隻神龜,被殺死時已三千歲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錦緞,供奉在廟堂之上。請問二大夫,此龜是寧願死後留骨而貴,還是寧願生時在泥水中潛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願活著在泥水中搖尾而行啦。」莊子說:「二位大夫請回去吧!我也願在泥水中曳尾而行。」

這則故事不僅展示了莊子有骨氣的一面,同時莊子的回答也暗含了莊子的齊物觀點。

在莊子的眼裡,萬物皆為道,萬物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因此,莊子是反對君王統治的,他認為那是對平等地位的破壞、對自由的壓迫。很明顯,這是莊子不願意出仕的原因。不願意出仕,但不代表莊子不關心李敏疾苦,清代文人胡文英對莊子的總結可謂經典:「莊子眼極冷,心腸極熱。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腸熱,故感慨萬分。雖知無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熱腸掛住。雖不能忘情,而終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莊子是一個明白人,他懂得人生什麼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自由。所以,他不願意為官,也是不願意為了阿諛逢迎權貴而失去自我,更不願意為了名利而放棄健康,放棄象魚一樣在水中搖著尾巴游來游去的自由生活。烏龜死後骨頭被珍藏供奉是名,在水中潛行曳尾是實。現實中太多的人為了名利,而捨棄了生活,這無疑去做了一個被供奉的死龜。

莊子這才叫有骨氣,不為死後留骨而貴,只求生時曳尾而行!在現在芸芸眾生汲汲以求名利的社會中,莊子的思想值得我們深思。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訊 的精彩文章:

土豪以786萬拍得南京「凶宅」,原來有辦法化解,看來他懂
智商是個好東西,老子《道德經》四個字透露什麼是最高的智商

TAG:道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