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身為朋友的司馬遷,為何拒絕任安的求救?

身為朋友的司馬遷,為何拒絕任安的求救?

任安,字少卿,西漢榮陽人,漢武帝時任益州刺史、北軍使者護軍等職。征和二年,戾太子發兵殺了江充。當時,任安收到太子的發兵命令卻按兵不動。事後,任安以「坐觀成敗」罪被捕入獄,判處腰斬。

裁剪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任安入獄前給好友司馬遷寫了封信,希望他能夠利用在武帝身邊任職的便利給他說說好話。可直到他獲罪臨刑前,司馬遷的回信才姍姍而來。司馬遷在信里這麼寫道:「曩者辱賜書,教以慎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請略陳固陋。厥然久不報,幸勿為過。」意思大概就是:你給我寫信,要我為你說好話。我不能這麼做。至於原因請聽我慢慢說來。拖了這麼久沒有回信,希望你不要見怪。

裁剪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不管之前任安有沒有見怪,可只要看到這封信,那一定會多多見怪的。按理說,好朋友寫信請你(司馬遷)幫忙,你不僅沒幫上,讓好友苦苦享受等待的痛苦這已經是很不該了,可當他已經失去一切希望準備無所畏懼赴死時,你的來信又給他平靜的心情帶來騷動,可看了信才知道你寫了那麼多的廢話,總的意思就是告訴他:死了這條心吧,我幫不上忙。你說,這能不讓惱火嗎?所以先不去說任安寫這封信求救的必要,在我以為司馬遷回這個信實在是有欠考慮。

裁剪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再來說說任安寫這封信的必要。當時任安被判了刑,舉目無親,突然想到自己的鐵膽哥們司馬遷在武帝身邊工作,心裡就打起了小九九,然後不要臉皮的寫信求救,在他看來,這個能為李陵說情的肝膽豪傑,難道不會為自己這個即將面臨死亡的好兄弟動動嘴皮子?打死他都不信。就是抱著這種心態,任安寫信求救了。可他萬萬沒想到司馬遷蔫了。

裁剪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自從司馬遷因「口語遭遇橫禍」受了宮刑後,他就一心撲在《史記》的創作當中。王小波曾經說過:人活著總是要有一個主題的。或許司馬遷沒受宮刑前,他會「義氣、正義」鏗鏘的喊,可被閹了之後,他的抱負他的前程什麼都沒了,他的人生主題只剩下一個《史記》了。至於任安這位好友的生死,他不是不關心,只是他自己都自身難保,用他的話說是「身直為閨閣之臣」。從這裡可以看出司馬遷的無奈。而且事關生死,他不得不慎重,如果因為他說了幾句話也被皇帝「咔嚓」了(已有先例),那未完的《史記》怎麼辦,他苟活著就已經對不起祖宗了,如果連《史記》都沒完成哪還有臉去見列祖列宗呀!所以,司馬遷回信也寫道:「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他的意思是:我的這些志向只有智者才能夠理解,那些市井小民怎麼能夠了解呢。總的含義也就是希望任安能夠明白他的苦心。

裁剪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任安有沒有明白司馬遷的苦心,我們不知道。我們知道的是:最後,任安還是死了,他的死並沒有成全士大夫的節操;而司馬遷還活著,他的活是「仆嘗前辱之責,雖萬被戳,豈有悔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熙清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熙清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