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後主若採納此人計策,則隋文帝統一天下未可知期

陳後主若採納此人計策,則隋文帝統一天下未可知期

原標題:陳後主若採納此人計策,則隋文帝統一天下未可知期


開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楊堅代周建隋後,即把統一全國作為己任,為此,隋文帝開始制定的政策是先弱後強,先南後北,即先平定較弱的江南陳朝政權,再集中力量戰勝北方強悍的突厥。


但實際情況是突厥騎兵飄忽不定,時而威脅到京師長安的安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先制服突厥,不僅統一江南不可能實現,連自己的政權也有可能丟失。

於是,隋文帝又改變了政策,他採納長孫晟「遠交近攻,離強合弱」的計策,開始打擊突厥。開皇三年(583年),突厥正式分裂成了東、西兩個汗國,本來最強大的沙缽略可汗並於次年向隋朝入表稱臣,這樣,突厥被制服,隋文帝又開始集中精力策劃統一江南的事情。



當時江南有兩個政權,一個是小國後梁,建都在江陵(今湖北荊州),早在楊堅代周之前就已經成為北方政權的附庸,後梁只是北方政權用來牽制陳朝的一顆棋子。另一個便是陳朝,它佔有長江以南三峽以東、東南達海的大片土地,是隋朝統一全國的主要作戰目標。


此時的陳朝君主正是後主陳叔寶,他如同歷史上多數的亡國之君一樣,任用小人,沉迷於酒色而荒廢朝政,即使上朝也是懷抱貌美的貴妃張麗華來決斷政事。

開皇七年(587年),隋文帝認為,已沒有必要再以後梁來牽制陳朝,後梁已沒有利用價值,於是,遂廢梁帝,後梁滅亡。



次年三月,隋文帝下達了討伐陳朝的檄文,曆數陳後主的罪狀,並命人抄寫了30萬份,潛送到江南,四處散發,以瓦解陳朝的士氣。


十月,隋文帝任命晉王楊廣為尚書令兼行軍元帥,統領滅陳軍事。隋朝兵分八路,開始攻打陳朝。隋軍主要分為兩個戰區:西戰區一方面要進攻長江上流各重要州縣,另一方面牽制並截斷陳朝上流的諸軍,使他們無法救援都城建康(今南京市);東戰區則是直撲陳朝都城,滅掉其中央指揮機關。


開皇九年(589年)正月,隋軍開始從京口(今江蘇鎮江)、採石(今安徽當塗)渡江,而陳軍紛紛投降,隋軍的賀若弼率先兵臨建康城下。


此時的陳後主才感到末日來臨,整日啼哭。當時建康尚有甲士十餘萬,尚可一博,因此,大將任忠向陳後主獻策:「兵法客(指攻方)貴速戰,主(指守方)貴持重。今國家足食足兵,宜固守台城(建康的宮城),緣淮立柵,北軍雖來,勿與交戰。分兵斷江路,無令彼信通。給臣精兵一萬,金翅三百艘,下江徑淹六合(今江蘇六合)。彼大軍必謂其渡江將士已被俘獲,自然挫氣,淮南人士與臣舊相知悉,今聞臣往,必皆景從。臣復揚聲欲往徐州,斷彼歸路,則諸軍不擊自去。待春水既漲,上江周羅目侯等爾新蔡諸軍,必沿流赴援,此良策也。」(《隋書·任忠傳》)


任忠在此危急時刻所提的建議要點主要包括:沿秦淮河修築防禦工事,守住宮城,不與敵軍交戰。派軍隊阻斷敵軍與江北的聯繫,並乘快艇奔襲六合,因為六合是隋軍總指揮楊廣的前沿指揮部,若楊廣與渡江部隊的聯繫被切斷,隋軍一定會認為渡江部隊已被殲滅,士氣必大挫。


任忠過去在淮南帶過兵,現在願意渡江到淮南召集舊部,前往徐州切斷敵軍的歸路,隋大軍定會撤退,待到春季江水大漲時,上游的部隊會沿江馳援,那麼,建康的威脅將徹底解除。


應該說,任忠獻出的此計既大膽新奇而又切實可行。無奈陳後主對軍事一竅不通,早就被隋軍的氣勢嚇破了膽。而後主的親信施文慶又擔心將軍們立功後威脅自己的地位,所以也不贊成陳後主採納這個方案。沒有主意的陳後主也就聽不進任忠的良策。


陳後主又讓陳將蕭摩訶出城與隋軍決戰。任忠知道這樣瞎指揮必敗,他向陳後主扣頭,請求千萬不要盲動,但陳後主依舊不聽。結果陳軍大敗,蕭摩訶也做了隋軍的俘虜。


任忠看到陳朝氣數已盡,他便投降了剛剛趕到建康城下的隋將韓擒虎,並引韓擒虎的軍隊直入朱雀門。守衛的陳軍還要準備抵抗,任忠說:「老夫都投降了,你們還能成什麼事」於是,守衛們也都放下了武器。


這樣,韓擒虎的部隊沖入建康城的宮內,並從一口枯井中的繩子上抓獲了隱藏在下面的陳後主與張麗華、孔貴嬪三人,陳朝就此滅亡。所幸,陳後主如同三國時「樂不知蜀」的劉禪一樣,後來受到隋文帝的優待,享受著隋朝三品大員的待遇,並得以善終。


隋滅陳是我國歷史上一次大規模的渡江作戰,隋朝通過精心準備,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戰略決策,僅用了四個月就滅亡了南方的陳朝。反思此戰,如果陳後主採納任忠的計策,隋朝滅亡陳朝的時間也許要費時許多。


本文參考文獻:《隋唐簡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家之韻 的精彩文章:

隋煬帝第三次下江都的深遠謀略,真不是為了享樂
長孫晟與突厥可汗交好,回國向隋文帝獻上一策,使突厥汗國大分裂

TAG:史家之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