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Cell子刊:做好心理準備沒?新研究竟讓早期遺忘的記憶再現

Cell子刊:做好心理準備沒?新研究竟讓早期遺忘的記憶再現

與人類一樣,當小鼠失去嬰兒期經歷的記憶時,它們會經歷一段失憶。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和多倫多病童醫院的研究人員報道這些記憶並沒有被小鼠完全遺忘,只是難以回想起來,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夠從儲存的記憶痕迹中取出。相關研究結果於2018年7月5日在線發表在Current Biology期刊上,論文標題為「Recovery of『Lost』Infant Memories in Mice」。

Cell子刊:做好心理準備沒?新研究竟讓早期遺忘的記憶再現

小鼠齒狀回神經元,圖片來自Axel Guskjolen。

在美國紐約大學神經科學中心研究記憶的Cristina Alberini(未參與這項研究)寫道,根據這項研究,早期生活經歷「留下非常持久的痕迹,即便這些記憶並沒有被表達出來」。

在遇到記不起早年經歷的病人後,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19世紀末首次創造了嬰兒期遺忘(infantile amnesia)這個術語。從那以後,科學家們試圖理解為什麼人類、非人靈長類動物和嚙齒類動物都會經歷這種現象。人們並不清楚這些丟失的記憶是由於存儲不當還是由於低效回憶。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多倫多病童醫院心理學家Paul Frankland和他的同事們試圖確定到底是哪一種可能性存在於小鼠中。

為了首先在小鼠中誘導記憶形成,這些研究人員將它們放入一個盒子中並給予它們輕微的足底電擊。儘管年輕的成年小鼠保留這種記憶,而且當再次被放入這個盒子時就會渾身發抖,但是新生小鼠在一天後就忘記了這種與恐懼相關的記憶,而且當再次遇到這個盒子時,它們表現得很正常。

接下來,Frankland團隊利用激光刺激海馬體齒狀回中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事先已經過基因改造而變成光敏感性的。這些研究人員選擇這個區域的原因在於這些神經元在基於恐懼的訓練活動中會被激活。

當將新生小鼠放入這個盒子中並打開激光器時,它們對電擊的記憶恢復了,因而它們在原位上渾身發抖。

Frankland和他的同事們在最初的足底電擊15天、30天和90天後能夠激活這些編碼記憶的神經元。在到成年早期的每個階段,這些小鼠都會回憶起它們的嬰兒期記憶,因而當再被放入這個盒子中時就會渾身發抖。

Frankland團隊之前已證明嬰兒期記憶喪失的一個原因在於成年大腦為海馬體增加了新的神經元,從而取代了舊的編碼記憶的神經元。然而,這項研究表明年輕的成年小鼠往往會保留它們的最早記憶的痕迹。

Frankland說,「我們所做的就是激活在編碼記憶期間有活性的一組神經元。我們不僅提供如盒子一樣的外部線索,而且也會提供一些內部影響(如通過足底電擊),這樣就將記憶推高到閾值以上,從而使得這些小鼠能夠記住它。」

美國埃默里大學心理學家Patricia Bauer(未參與這項研究)寫道,「這些在以後獲得早期記憶的發現讓人想起(沒有雙關語意)我們在人類兒童身上觀察到的現象。」給年齡較大的兒童提供一些線索能夠促使他們記住他們在嬰兒期經歷的事件。不同於小鼠的是,人類的情景記憶(episodic memory)「不僅是海馬體依賴性的,而且也個人相關」。因此,她說,「我們必須謹慎地將這項研究的結果推廣到」人類身上。

Alberini寫道,「如今,這個領域需要理解是什麼機制導致記憶形成和這些持久的記憶痕迹儲存,以及這些機制在何時和如何影響以後的行為。」(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

Axel Guskjolen, Justin W. Kenney, Juan de la Parra et al. Recovery of 「Lost」 Infant Memories in Mice. Current Biology, Published online: 05 July 2018, doi:10.1016/j.cub.2018.05.05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谷 的精彩文章:

希臘vs原味vs低脂酸奶 如何選擇最健康酸奶?

TAG:生物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