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見賢勿慢,見善勿謗」——《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見賢勿慢,見善勿謗」——《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見賢勿慢。見善勿謗。】——《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這是講「改舊習」。學佛就是學智慧、學覺悟,佛是智慧、覺悟的意思,如果不覺就迷惑,不智就愚痴,誰願意作愚痴人?誰願意作糊塗人?要是不願意,那就得學佛。學佛從哪裡學起?最重要的是改心,我們從前心裡所思所想的錯了,要從這地方下手。佛教裡面許多祖師大德,常常教人「從根本修」,修就是改的意思,修改、修正、修理,當然我們錯了才需要修理、才需要修正。錯是從心理錯起的,從思想見解分別執著,從這裡錯起的,改當然也要從這個地方改,那是最上乘的修行方法。

佛在此地教給我們改習氣,頭一條要改的是『見賢勿慢』,修道的人最嚴重的障礙就是貪瞋痴,嫉妒、輕慢都是瞋恚、愚痴的一分,這個習氣很重很重,在日常生活當中與人相處,不知不覺、有意無意,這種煩惱習氣就流露出來了。自己沒有高度的警覺心,所以煩惱習氣不斷的在增長,道業怎麼能成就?不但道業不能成就,學業也不能成就,事業也不能成就。縱然你看到學業、事業好像很蓬勃、很發達,它時間不長久,真的所謂是曇花一現。我們在社會上觀察,在這一生當中得到大富大貴,但是到晚年他就衰了,一世都不能保全,晚年我們看到破產了,失敗了。我們再看看古時候的人,他們懂得修養道德,懂得收斂自己,他們的事功能傳好幾代,自己好,兒子也不錯,孫子也不錯,這是什麼原因?他懂得修行,他懂得改過,世世代代都受到這麼好的教養,都懂得克己,都懂得斷惡行善,所以能夠傳十幾代、幾十代。最明顯的,我們看到中國歷代的帝王,他能傳十幾代,傳二十幾代,能傳幾百年,靠什麼?積功累德、斷惡修善,靠這個。

古聖先賢、佛菩薩對我們真實教誨,世出世間一切法,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佛法也離不開,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我們一展開,清涼大師跟我們說的「五周因果」,《妙法蓮華經》講「一乘因果」,所以佛法是因緣生。凡是因緣生的就不是第一義,屬於第二義,因此佛才教導我們,佛法也不可以執著,「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是佛法。佛法到最後還是要捨棄,為什麼捨棄?它不是真實法,它是方便法。

佛為什麼不說真實法?真實法說不出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佛非常慈悲,用這方便法讓我們自己去悟入真實法,沒有方便我們沒辦法悟入。方便好像我們走路,路上的指路牌子一樣,他給我們指出一個方向,我們要走,我們要到達的目的地不是這個牌子,要是把牌子認作目的地就錯了。佛說一切經是指路牌,循著指路牌,你一定能夠達到目的地,是這個意思。如果你法不舍,你就抱住指路牌,認為這就是你的目的地,你就錯了。開經偈裡頭:「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句話我們要真正的理解它,不能夠錯會意思。

佛在此處,這裡頭話不多,很簡單的幾句話,換句話說是最重要的話。這個毛病不改,你在佛法修學可以說永遠不得其門而入。頭一條「見賢勿慢」,「慢」是怠慢、輕慢,我們今天講瞧不起人。今天社會是不是這樣?是的。哪個是賢人?釋迦牟尼佛是賢人,孔老夫子是賢人,孟老夫子是賢人,在今天社會沒人瞧得起,大家不重視。現在的時尚,一般人重視什麼?重視發財的人,重視科技文明,科學技術發明人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這些人的成就固然是值得讚歎,他為什麼成就的?前世種的因,這一生遇到緣,果報現前了,是這麼一回事情。

大聖大賢是教導我們種因的,我們把這疏忽了,我們只看到果報,只重視果報,而不懂得這裡頭的因緣,希求果報,那怎麼可能?怎麼能得到?大聖大賢教我們種因,教我們認識機緣,教我們如何掌握機緣,成就不可思議的果報,這是幸福美滿的根源,聖賢就是的,我們怎麼可以輕慢?所以在這一句,在這地方,我們千萬不要疏忽了,如果是輕易的讀過去,就辜負了佛陀的教誨。

這一樁事情,我們可以舉一個很好的例子,唐朝時候印宗法師遇到六祖惠能大師,他是前輩,真的是老前輩的大法師,在嶺南這地區講經說法、教化眾生多年,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遇到能大師之後,覺得能大師的見解、德學確實比自己高,他不嫉妒,他要是嫉妒的話就把他趕走,趕出去了,他可以叫他的信徒不要聽他的。他不但沒有嫉妒,惠能大師是在家居士請求出家,印宗很歡喜給他剃度。印宗是六祖的剃度師,可是剃度之後,佛是以法為最尊,印宗倒過頭來拜惠能為師父。你看他們的關係,印宗是他的剃度師,惠能是印宗的徒弟,但是印宗又是惠能的法子,你們想想看這關係,很妙!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回過頭來拜他做老師。法子!

我們佛門裡頭法子是最尊貴,剃度師、戒和尚都是接引進門的,所謂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你成就與否,關鍵在傳法的老師,這關係太大了。你傳法、得法,這是真實的成就。惠能傳法給印宗,印宗在惠能會下得法的,這是我們非常好的一個榜樣,不是真智慧、真德行做不到。我們讀那一節經文,要把經本合起來多想想,如果我遇到了,我能不能做到?我是什麼樣的態度?假設我是道場的住持,在這地方弘法多年,信徒成千上萬,大家對我這麼尊重,我今天遇到一個陌生人,過去不認識,一接觸之下,覺得這人確實是有道心,自己是比不上,我們能不能像印宗法師這樣,低頭下氣拜他作師父?這是在中國歷史上少見的。

在世法裡面,古代管仲跟鮑叔牙非常接近。鮑叔牙官做得很大,地位很高,管仲是平民百姓,他們往來,鮑叔牙知道管仲的才幹,推薦給齊桓公,任命他作宰相,而鮑叔牙做他的部下,都不是平常人能做到的。所以見賢不輕慢,那人就是賢人,唯有英雄才愛惜英雄,唯有賢人才尊敬賢人,就這麼個道理。換句話說,佛在此地教導我們,把我們自己本身從博地凡夫提升到聖賢的地位,唯有賢才會尊賢,唯有聖才會讚歎聖,一般人當然不可能。一般人侮辱聖賢、輕慢聖賢,可以原諒的,佛在《無量壽經》上說的,「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換句話說,一般愚痴的人,業障深重的人,不知道尊重聖賢,輕慢聖賢、侮辱聖賢、毀謗聖賢,我們看了點頭,不足以為怪,這是正常的現象。

佛在此,這是對我們、對他的學生講的。學生,無論是在家學生、出家學生,你學佛為什麼?就是希聖希賢,我們學佛的最終目的是「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們目的在此地,學佛就是來學作佛的。學作佛的,先要把自己從凡夫位提升到賢聖位,這才教我們見賢勿慢,決定不可以輕慢,要知道尊重,要能夠捨己為人。賢善的標準就是這部經上講的、《十善業道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現在我們主修的課程,《大乘無量壽經》,佛教我們要做的,認真努力去做;佛教給我們不能做的,我們決定不能夠違背佛陀的教誨,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才有可能成就。

不但不能夠輕慢賢人,要親近善知識。這部經經文展開第一句,佛教導我們親近明師,「從明師受戒」,明師就是賢人,就是善知識。善師、道德之人,我們要親近他,要跟他學習。親近的時間愈久愈好,這是我們自己的福分。我們親近善知識,縱然一句話沒有,我們坐在他的旁邊,感受他的磁場、感受他的氣氛,就得很大的利益。

如果什麼時候你對於賢能生起輕慢、猜疑之心,你必定墮落。所以這一句話我們要重視,要認真學習。如果對於好人好事、善心善行還有嫉妒輕慢,要知道這是自己嚴重的業障。改過來就是業障消除了,我們入道的門就打開了。

第二句『見善勿謗』,這是阻礙別人的善行善事,為什麼?還是屬於嫉妒,嫉妒障礙。萬萬不可以阻礙別人的善行善事,不可以的,應當成人之美,幫助他、成就他的善行善事。不要問他信不信佛教,只要是對社會、對眾生有利益的事情,我們應當要做。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參考資料:

1??凈空法師作《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科會》

2??凈空法師相關講座



「見賢勿慢,見善勿謗」——《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凈實相——《楞嚴經》參習(163)
「調伏剛強眾生,知苦樂法」——《地藏經》大意(2)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