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患者挺起「生命的脊樑」

讓患者挺起「生命的脊樑」

2009年5月1日,英國倫敦,第九屆國際脊柱功能重建學會年會上,他以翔實的佐證和嚴謹的論述,與國際同行們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同年5月25日,馬來西亞,第四屆古晉脊柱學研討會上,他為百餘名全球脊柱外科同行演示重度神經肌肉性脊柱側凸矯形手術,贏得與會專家稱讚。

他,就是武警部隊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長、武警總醫院脊柱外科主任彭寶淦。從醫32年,他取得多項沉甸甸的成果,以高超醫術讓無數患者挺起了「生命的脊樑」。

2008年1月,彭寶淦應國際科學期刊《自然》之邀,就脊柱外科的熱點問題發表專家觀點論文。這是國際學術界對他學術能力的認可,也是外科醫生的一種榮耀。

「病人腰痛,醫生頭疼。」彭寶淦介紹說,腰痛是目前世界上僅次於感冒發生率的常見病症,也是一直困擾臨床醫生的醫學難題。他意識到,如果能夠從病理機制上找到答案,那將會造福千千萬萬的患者。

一次腰椎間盤造影術時,在推注造影劑的過程中,病人產生準確的反覆腰痛。彭寶淦腦中立即閃現一個想法:椎間盤造影術時產生的腰痛反覆,應該是腰痛的發病機制。他通過反覆研究手術切除的椎間盤標本,終於證實設想,揭示出椎間盤源性腰痛的發病機理。

在此基礎上,彭寶淦創新出一種安全有效的微創治療方法,並得到臨床應用。如今,這項最新治療技術被國際權威骨科學術機構作為新技術推薦,寫入教科書。

幾年前,一名20多歲的戰士患嚴重腰痛,四處求醫也查不出原因。彭寶淦為他進行了一系列細緻檢查,X線片上顯示一個椎體巨大的溶骨性破壞,CT和磁共振顯示相鄰椎體椎板侵蝕和椎間盤退變。

這是彭寶淦之前從未遇到過的癥狀。他為這名戰士實施了腰椎融合手術,徹底清除病灶和退變椎間盤,戰士腰痛癥狀隨之消失。彭寶淦研究發現,該疾病可能是一種免疫炎症反應性疾病,從而開啟了腰椎疾病研究的一個新領域。

2012年,一位病人因頸椎病同時伴有頑固性頭暈住進了武警總醫院。彭寶淦發現,進行常規的椎間盤摘除手術後,病人的眩暈也隨之消失。這一現象,觸動了彭寶淦敏感的學術神經:頸性頭暈很可能與椎間盤密切相關。

雖然暈眩並不在自己專業領域內,但彭寶淦帶領團隊對138個手術切除的頸椎間盤標本進行病理學研究,發現61個伴有眩暈的患者頸椎間盤內長入大量的一種名為魯菲尼小體的本體感受器,而沒有眩暈的77個患者頸椎間盤內僅有少量長入。

2017年,彭寶淦發現頸性眩暈新機制,證實頸椎病產生暈眩是魯菲尼小體長入病變頸椎間盤內引起的,並將其形象地命名為「幽靈感受器」。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脊柱外科雜誌《脊柱》上,對於眩暈的臨床診斷和鑒別診斷研究意義重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