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印尼—情懷能當飯吃?這個垃圾場里的網紅餐廳告訴你,絕對可以!

印尼—情懷能當飯吃?這個垃圾場里的網紅餐廳告訴你,絕對可以!

這是城君原創的第1042個城市故事

Jatibarang(賈蒂巴朗),

這裡是印尼三寶壟市最大的垃圾場,

熱帶午後,將近40度的高溫「烘烤」,

垃圾散發出陣陣讓人噁心的異味。

你或許會皺著眉頭穿過垃圾場,

找到這家掛著簡易紅色招牌的餐廳。

當一眼看到餐廳名字「沼氣食堂」,

更是一點食慾都沒有了。

但就在進門的一瞬間,

你絕對會被這裡的氛圍所吸引,

無關餐廳環境,而是這裡的笑容。

30多名食客,擠得滿滿當當,

吃著樸素的家常便飯,

表情卻彷彿吃著世間最美味的佳肴。

Sarimin和Suyatmi夫婦是餐廳的主人,

他們熱情地招呼著客人,

心滿意足地看著他們吃得有滋有味。

餐廳為什麼會開在垃圾場里?

這和這個餐廳獨特的運營方式有關。

別看這個餐廳開在垃圾場里,

人家可是「傲嬌」得很。

想在這裡吃一頓飯,

20公斤塑料垃圾,

摺合人民幣大概4塊錢,

就足夠吃上一頓飯。

於是,垃圾場里的拾荒者,

都把這裡當成食堂,當成家。

他們在垃圾場里挑揀出塑料製品,

拿到沼氣餐廳換取一餐飽飯,

蔬菜湯、煮雞蛋、炸鯰魚、米飯,

傳統的當地菜肴,簡單卻滿足。

「視金錢如糞土」,

在這裡,錢確實連垃圾都不如。

因為對餐廳主人來說,

這些回收的塑料垃圾,

比其他一切都重要。

這還得從一場大火說起。

垃圾場建於1992年,佔地108公頃,

每天,400輛卡車拉著800噸的垃圾,

堆放在這片空地上,

其中,高達40%是塑料垃圾。

2014年,垃圾場突發大火,

大量塑料燃燒產生滾滾黑煙,

阻礙了現場撲救的快速開展,

有毒氣體也造成了嚴重的空氣污染。

一邊是火焰,一邊是海水,

據當地媒體報道,

印尼每年產生130萬噸海洋塑料垃圾,

是全球第二大海洋塑料垃圾傾倒源。

近幾年印尼海域大量魚群的死亡,

原因都歸咎于海洋塑料垃圾。

塑料垃圾蠶食著這片美麗的土地,

並且不斷讓人類為此付出代價。

印尼相關專家一再提醒、警告,

塑料垃圾最終將進入食物鏈,

人們將自食自己製造的垃圾。

這讓垃圾場前經理Agus觸目驚心,

同時也滿心憂慮。

其實,當地很早就開始回收垃圾,

但分類是垃圾場里最頭痛的事情。

當時,垃圾場只有大概350個拾荒者,

憑藉著平均每天7.5美元的微薄收入,

於是,他想到開一家這樣的餐廳,

通過用塑料垃圾換取食物的方式,

解決拾荒者的飽腹問題,

同時也讓更多的人參與分類工作。

計劃還沒開始,他就碰壁了。

他需要找到經營餐廳的人,

於是他問了很多拾荒者,

很多人問他,沒人來怎麼辦?

事情一直沒有進展,

直到他遇見現在餐廳的主人。

只有Sarimin點頭答應了Agus,

這才有了這今天這個網紅餐廳。

餐廳開張後,

當地市長也到店裡為他們站台。

「用塑料垃圾付款」的噱頭一打出去,

就吸引了各地拾荒者的注意,

他們主動把塑料收集起來,

以換取一頓豐盛的飯菜。

餐費之外多出來的塑料垃圾,

老闆會用現金來收購。

如今,來吃飯的人越來越多,

食堂一天可以回收多達1噸的塑料,

回收利用後變成沼氣燃料,供應給周邊居民,

所以這家餐廳有了這個不一般的名字——

沼氣餐廳。

Sarimin夫婦接手餐廳之後,

收入也比以前翻了一番。

沼氣食堂為拾荒者提供了謀生手段,

因為這個餐廳而有了規律的生活,

甚至成為了他們的精神寄託。

Sarimin說:「即便是窮人,

也應該有享受健康飲食的權力。

我希望盡自己所能,

為他們提供這樣的機會。」

網紅餐廳總會賣情懷,

如今情懷已經爛大街,

什麼才是真正的情懷?

避開那些燈紅酒綠的餐吧,

看看這裡吧。

即使深藏臭氣熏天的垃圾場,

即使食物只是一般的家常菜,

拋開空談的情懷,

加入簡單但有效的商業邏輯,

一個破破爛爛的沼氣餐廳,

卻是實實在在的

以上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江孜—它比布達拉宮早建成兩百年,卻總被當作山寨貨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