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硬科技」為陝西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硬科技」為陝西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7月2日,記者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研究所獲悉,該所研製的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設備將應用於多種高精度定位要求領域,助力中國北斗系統、造福更多用戶。如今,陝西積累了大量「硬科技」資源。北斗產業便是「硬科技」催生的諸多大產業之一。

近年來,陝西不斷強化科技創新。「硬科技」資源優勢築起發展新高地,為推動陝西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

3D列印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據統計,陝西3D列印設備、材料及其應用相關專利數佔全國3D列印行業專利總數的一半。截至目前,陝西從事3D列印研發生產的企業達到70多家,年營業收入5億多元,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2016年年底,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正式落戶西安,標誌著陝西3D列印產業的產學研發展「一中心三基地」格局基本形成。「一中心」即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三基地」即西安高新區研發示範推廣基地、渭南高新區教育培訓生產基地和西安醫學3D列印示範基地。在一系列政策激勵和市場需求的拉動下,較為完善的區域增材製造科技創新體系和產業體系將在陝西加快形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更多新動能。

在今年5月28日至30日舉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創業博覽會上,由陝西九立機器人製造有限公司研發的雙臂協同作業智能機器人吸引了諸多關注。陝西九立機器人製造有限公司是陝西一家民營科技企業。近年來,在陝西省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帶動下,陝西機器人產業也呈現出不斷提速的態勢,出現了一批像雙臂協同作業智能機器人這樣具有廣泛市場前景的成果。

截至目前,陝西擁有機器人整機、零部件和集成應用企業58家,全省機器人產業規模達10億元。「十三五」期間,陝西機器人產業將加速發展,預計到2020年,全省機器人產業規模可達到100億元。屆時,全省將建成若干特色鮮明的機器人產業基地(園區),培育10家以上機器人研發製造和系統集成服務骨幹企業,形成有活力、有特色、有競爭力的完整產業鏈體系。

6月初,陝西大秦無人機技術應用有限公司獲得中國民用航空西北地區管理局頒發的西北地區首張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許可證。這是陝西通過加強產業融合與服務保障,運用政策引導與市場培育,支持無人機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標誌。據統計,陝西從事無人機研發生產的企業有60多家,全省無人機製造從業人員超過6000人。陝西已成為我國主要的無人機科研生產基地,形成了包括基礎研究、研發製造、行業應用、產品銷售、人員培訓、檢測試飛的無人機產業鏈。

光電子集成產業是以「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大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被喻為「工業糧食」「電子血液」。為了整合地方分散的光電子集成優勢技術和產業資源,孵化培育一批國際領先的光電子集成晶元領域高科技企業,2016年,國內首家「政—產—學—研—資—用—孵」相結合的光電子集成電路先導技術研究院在西安正式成立。截至目前,先導院已引進海內外高端人才團隊12個,創辦高科技企業12家,孵化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光電子集成領域創新企業,帶動了陝西相關產業的發展,初步形成了光電子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發展效應。

與此同時,一批「硬科技」特色產業園區也在陝西加快建成。據了解,位於灃西新城面積達16萬平方米的「硬科技」小鎮一期工程現已全面建成,並吸引數百家雙創企業入駐。未來,100萬平方米的「硬科技」小鎮將通過資本、市場的合力,不斷激發陝西高校、科研院所、人才等資源潛力,吸引全球「硬科技」企業匯聚,成為陝西「硬科技」產業的重要聚集區。(記者 張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陝西日報 的精彩文章:

TAG:陝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