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維京戰吼、毛利戰舞,中國曾今也有這種震撼的戰舞嗎?

維京戰吼、毛利戰舞,中國曾今也有這種震撼的戰舞嗎?

【軍武次位面】作者:哲學家

中國曾經也有這種震懾人心的戰舞嗎?

今年的世界盃有意思的看點特別多,但最令人震撼的還是首次闖入世界盃的小國冰島在賽場上表演的那段「維京戰吼」。成千上萬冰島人一起有節奏的拍手和大吼,讓無論是身處現場還是電視機前的觀眾都熱血不已。

作為一個擁有最悠久歷史的中國,我們曾經也有這種震懾人心的戰吼或戰舞嗎?

山呼海嘯,萬人如一

十分具有感染力

「維京戰吼」據說是古代維京人在戰鬥時一種獨特的用以展現勇氣、威懾對手的儀式,雖然這種「中二」的表演後來被證實其實源於近年來流行於網路文化的古維京人形象,但成千上萬的冰島人振臂狂呼的場景確實是相當震撼。

維京戰吼其實是這兩年才流行起來的

而且中超足球比賽中我們早就玩過了

另外說到著名的戰舞,就不得不提到「毛利戰舞」。

毛利戰舞大家都很熟悉了,它原名為「哈卡舞」(Haka),是一種廣泛流傳於太平洋中部及南部島嶼土著部落中的舞蹈。

哈卡舞節奏短促有力、動作簡單直接——大量運用半蹲、屈肘的動作來展示粗壯的四肢;用拍擊胸膛和手臂來發出響聲,展示勇氣;表情多用瞪眼和吐舌,可以說是面目相當猙獰了。

著名的紐西蘭黑衫軍團

當南太平洋上的部落之間發生爭鬥時,各部落的男性戰士將在戰前跳起這種舞姿雄健、動作狂野的舞蹈,用以鼓舞士氣、恫嚇敵人。

自近代以來,這種舞蹈極少再在戰場上施展它原本的作用,而逐漸演變成了一種聚攏人心的儀式。2012年三名紐西蘭士兵在阿富汗陣亡後棺柩被空運回紐西蘭時,上百名士兵就在機場跳起了毛利戰舞,以告慰死者們的在天之靈。

別具一格的送行儀式

隨著這種戰舞文化的戰爭色彩越來越淡,紐西蘭人開始將其運用於各大運動賽場上——在開賽前來上一段,成了紐西蘭運動員的新傳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紐西蘭國家橄欖球隊,因其隊服幾乎是純黑色,也被稱作「全黑隊」。毛利戰舞配上橄欖球運動員高大健碩的體格,令「全黑隊」的賽前儀式幾乎比主戲還好看。

紐西蘭橄欖球國家隊員

用戰舞炫耀肌肉、挑釁對手

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的美國運動員

很多外國運動員在與紐西蘭比賽時,都會被他們威武的毛利戰舞震懾的目瞪口呆,說不定在開賽前就有點慫了。

但是這種帶有民族特色的傳統舞蹈,為什麼反而在歷史悠久的中國看不到呢?

在大多數人印象里,中國的傳統舞蹈似乎都是比較「柔美」、「飄逸」的,少數男性舞蹈也往往是大袖飄飄,作羽化登仙狀。很少有像毛利戰舞、維京戰吼這樣勇猛雄健、粗獷彪悍、充滿陽剛氣質的舞蹈,更不要說用舞蹈來鼓舞士氣了。

《採薇》

到底有沒有這種霸氣外露的舞蹈呢?

孤陋寡聞了不是?其實,我們五千年的華夏文明中,還真就流行過這樣充斥著雄性氣息的戰爭舞蹈——萬(萬)舞。

「萬」字在早期甲骨文中是「蠍子」的意思。

蠍子的兩鉗巨大,如同人類男性強壯的雙臂;而蠍子在感到危險時高舉前肢的習性也象徵著男性的勇武和好鬥。

因此「萬」字由蠍子漸漸演變為一種男性展示雄風的舞蹈的名稱。

早在一些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辭中就記載有:「明天就要打仗了,今天我帶著大家跳了萬舞,龜殼你說我們會不會獲勝呢?」之類的內容,可見在商代萬舞被廣泛用於戰前動員、鼓舞士氣甚至是戰前演習。

「公庭萬舞,有力如虎」,

古人留下的「執干戚而舞」的圖像

關於萬舞《左傳》中還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春秋時有名的美女息媯丈夫去世後,她的小叔子子元垂涎她的美艷,在她的宮室隔壁跳起了充滿男性氣息的萬舞,想要勾引她。息夫人於是哭泣道:「這舞蹈本是用於演練軍事,你卻將它用於未亡人身上!」

男人跳萬舞可以色誘女性,

其舞姿雄健可見一斑

但很可惜「萬舞」如今已經失傳2000多年,現在無法看到是什麼景象了,如今世界各地至今還留存並可以觀賞的「戰爭舞蹈」除了毛利戰舞外其實還有很多家。比如南非土著祖魯人的戰舞「Indlamu」,完整版電影《我是誰》裡面成龍也跳了一段。

祖魯人的戰舞

但是也由此可以看出,這些充滿了各種民族特色的戰爭舞蹈或多或少地都保留了一定的原始色彩。同時我們也能看到,如今還保留著這樣戰舞文化的地帶也大多是開發程度較低、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落後的地區。

毛利戰舞表演

毛利人的戰舞之所以能夠一直流傳至今,是因為他們從部落階段直接進入了現代社會,並不像其他民族一樣隨著戰爭形勢的改變而逐步進化,所以毛利戰舞沒有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到了現代,因為毛利戰舞獨特的表演方式,反而成為了外國遊客們十分愛看的表演,導致毛利戰舞不僅沒有消失,反而變的世界聞名。

山呼海嘯的「大風」不比維京戰吼差

那麼中國呢?

事實上,中國進入春秋戰國之後,萬舞的戰爭屬性就已經開始逐漸消失了。在周代,除了楚國這樣的「蠻夷之國」還保留了萬舞中的戰爭和求偶元素外,中原諸國幾乎都不再將萬舞用於戰爭了,而僅僅將其用於祭祀、飲宴之類的活動。

韓國祭孔典禮上復原的干戚舞

(干-盾;戚-斧)

因為隨著世界範圍內戰爭規模、戰場的擴大以及戰爭水平的提高,全世界幾乎所有形式的戰舞,這種靠激發最原始的好鬥本能來凝聚人心的方式都慢慢地被拋棄了。而戰場上有效地鼓舞士氣的手段也開始變得更加多樣化起來。

《英雄》中大秦軍隊齊呼「風」

同樣相當有氣勢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說法,曹劌做了這樣的解釋:作戰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鼓振作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低落,第三次擊鼓勇氣就枯竭了。

由此可見,在春秋戰國時期,戰前鼓舞士氣的方式便已經從戰舞改變成戰鼓了。

鼓舞專精張翼德

關雲長瞬間戰鬥力提升50%

各種大嗓門樂器在戰場上都能鼓舞士氣

到了近代,排隊槍斃時期,英軍還有吹著《擲彈兵進行曲》來保持部隊的進攻節奏和士氣,但隨著自動武器的出現,大部分鼓舞士氣的儀式基本都消失了。

在陣前跳舞?直接一炮就轟過去了!

隆重的大閱兵也可以提高士氣

一根黃金葉一碗茅台,這樣的壯行酒

鼓舞了很多保家衛國的中國戰士

當然,歷史上也不乏路子走偏了的,比如:

廢柴軍隊們倒是「頗有心得」

戰舞,這個充滿著浪漫主義色彩的舞蹈形式,應該說是註定要被歷史所淘汰的——你很難想像在現代戰爭中假如兩國開戰,一國的將軍帶頭在前線尬舞那樣的場景。

但是戰舞本身背後所蘊含的勇敢、無畏和團結精神將會以新的方式在戰場上激勵一代又一代的將士們。

中國不是沒有戰舞,而是時代早已淘汰了戰舞。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次位面 的精彩文章:

噴火器早在希臘和宋朝就有了?我軍對越戰爭也曾使用
伊朗一款無人機竟然可以掛載防空導彈!引起以色列恐慌

TAG:軍武次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