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衝擊港市互聯網教育第一股,獨角獸滬江的轉型之戰如何打?

衝擊港市互聯網教育第一股,獨角獸滬江的轉型之戰如何打?

摘要:2018年,教育公司扎堆赴美、赴港的高潮已經顯現,華圖教育、寶寶樹、卓越教育等11家教育公司已遞交赴港招股書,滬江作為其中的在線互聯網教育公司,若順利上市,將有何表現?

目錄

三年收益主要來自「自有品牌課程」中的大學生課程及語言課程

CCtalk平台免費課程掛網課程數佔90%以上

英語交流技能課最貴,學員年平均支出在7000元以上

運用人工智慧及大數據,技術團隊近600人

導語

7月3日,滬江遞交了招股書擬赴港上市。滬江的創建可追溯於2001年,創始人伏彩瑞當時是一名大三的學生,推出了一個名為滬江語林網的網站,該網站是滬江網的前身,2001年到2006年,滬江網進一步擴充產品及服務種類,推出了滬江英語、滬江日語和滬江部落。2015年時,品牌升級為滬江。

滬江曾於2007年獲得蘇州創投的數百萬天使輪融資;2009年獲得涌金集團的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2013年獲得2000萬美元B輪融資;2014年獲得百度等投資的1億美元C輪融資;2015年獲得漢能投資集團、皖新傳媒等10億人民幣D輪融資。

滬江當前收益主要來自自有品牌課程業務分部、CCtalk平台業務分部及其他收入,其中自有品牌課程業務收益連續三年來佔比超過99%,而於2016年10月推出的CCtalk在2017年開始產生收益,當年收入為50萬元。

從免費的BBS起步直到被冠以「互聯網教育老兵「的稱號,滬江在互聯網教育圈內摸爬滾打十餘年。若本次順利衝刺港股,滬江將成為互聯網教育赴港上市第一股。

1、三年收益主要來自自有品牌課程中的大學生課程及語言課程

截至12月31日止的2015、2016、2017年度,滬江收益分別為1.85億元、3.40億元、5.55億元,年度虧損分別為2.80億元、4.22億元、5.37億元,毛利率分別為51.8%、57.8%、59.9%,營收呈逐年增長趨勢,年度虧損則逐年擴大。

滬江稱,三年凈虧損主要由於(1)持續投資以擴充技術、研究和開發相關工作的專家團隊;(2)廣告及推廣開支增加;(3)擴充銷售和營銷團隊。

滬江的收益主要來自於自有品牌課程業務分部、CCtalk平台業務分部及其他收入。截至12月31日止的2015、2016、2017年度,自有品牌課程業務分部收益分別為1.85億元、3.40億元、5.54億元,CCtalk平台業務自2017年起才開始產生收益,當年收益為52.1萬元。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滬江的自有品牌課程達到四個門類近2000門課程,滿足從K12學生到大學生、研究生以及職場人群的應試與培訓需求。

當前滬江90%以上的營收來自自有品牌課程業務,滬江預計,自有品牌課程的銷售額近期仍將佔總收益的大部分。同時,在往績記錄期間,自有品牌課程業務分部的絕大部分收益來自大學生課程以及語言課程(英語除外)

在截至12月31日的2015、2016、2017年度,大學生課程收入分別為6661.4萬元、1.11億元、1.86億元,佔總收入比重分別為36%、32.8%、33.5%;語言課程(除英語外)收入分別為9206.4萬元、1.41億元、1.85億元,佔總收入比重分別為49.8%、41.6%、33.4%.

照往年趨勢來看,語言課程(除英語外)的收入佔比呈逐年下降趨勢,英語交流技能課程、K12課程及其他佔總收入比重在逐年上升

在學生人次方面,2015年、2016年、2017年度的總學生人次分別為20.47萬、23.26萬、29.36萬,其中大學生課程的人次分別為9.39萬、9.61萬、12.36萬,語言課程(英語除外)的人次分別為9.11萬、9.84萬、10.57萬,都呈逐年上升趨勢。

在合併現金流數據中,用於經營活動的現金凈額支出在不斷擴大,但來自投資活動的現金凈額在不斷增加,截至12月31日止的2015、2016、2017年度,投資活動的現金凈額分別為-5.50億元、1.65億元、2.38億元。

滬江旗下擁有互桂基金,自2015年以來,互桂基金在教育方面分別投資了有氧英語、研途教育、italki、海風教育、學無國界myOffer、首爾教育、博覽網、大嘴外教、見教傳媒、小音咖、蘭迪學科英語、湃樂思教育、方圓眾合教育、Mario瑪瑞歐等機構。

2、CCtalk平台免費課程掛網課程數佔90%以上

滬江的CCtalk平台業務分部於2016年10月推出,2017年開始產生收益,主要通過向教育從業機構提供互聯網交易技術服務或平台服務獲取收益,客戶可以將自有課程掛網在CCtalk上出售,或者採購CCtalk平台技術服務增強自身的教學或培訓項目。

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CCtalk平台掛網課程全站交易凈額分別為380萬人民幣及2.36億人民幣,CCtalk平台的平均MAU分別達到110萬和230萬;同期CCtalk平台上的付費用戶達到2.1萬人和25.53萬人。

截至2017年12月31日,CCtalk平台上的掛網課程覆蓋了語言、職業技能、文化與科學、K12四大門類。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有2187家商戶和41534名自雇網師註冊於CCtalk平台,這一數字在2016年12月31日,分別為992和11831。

招股書顯示,CCtalk在2016年、2017年度的總計掛網課程數目分別為37707、73795,其中付費課程數目分別為459、5989,免費課程數目分別為37248、67806,免費課程數目佔比均在90%以上,不過呈下降趨勢。

當前,CCtalk平台業務仍處於發展初期。滬江也在少數試點項目中向客戶收取平台及╱ 或技術服務費,包括教育機構、政府機關、企業客戶、商戶及自雇網師。這部分費用有:

(1)固定金額。滬江通常向運用CCtalk平台為學生提供日常教學及╱或為員工提供職業培訓的教育機構、政府機關及企業客戶收取固定金額的技術服務費用。

(2)銷售總額規定百分比。對於在CCtalk平台上掛網課程進行銷售的商戶及自雇網師,滬江通常按該等客戶於CCtalk平台上的銷售總額的協定百分比收取費用。

3、英語交流技能課最貴,學員年平均支出在7000元以上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滬江所提供的自有品牌課程達到四大門類近2000門課程,這四大門類分別是大學生課程、語言課程(英語除外)、英語交流技能課程和K12課程,可滿足從K12、大學生、研究生和職場人員的應試與培訓需求,學員通過滬江網校官網或APP即可進行學習。

·大學生課程:主要面向有考試及資格培訓需求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其細分課程可分為:留學資格考試課程、考研課程、基礎英語和職業英語課程、金融和會計資格考試課程、職業教育課程(辦公或圖形軟體、演講表達技巧、休閑活動、保健、批判性思維及社交技巧等。)

·語言課程(英語除外):包含13種外語培訓課程,主要滿足成年學員的外語學習需求。

·英語交流技能課程:包含口語練習,主要為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員開設。

·K12課程:為幼兒園至大學前階段的學生設計,包括基礎英語、語文及數學。

在眾多自有品牌課程中,滬江的「滬江留學」、「滬江考研」、「滬江日語」、「Hitalk」則被稱為「旗艦課程」,自有品牌課程業務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旗艦課程。

去年7月,滬江宣布推出針對白領人群的成人在線口語新品牌「Hitalk」,並由「國民女神」湯唯作為代言人。Hitalk主打基於數據採集和智能化自適應學習匹配,還原真實的口語應用場景。

據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名學生在大學生課程平均支出分別為1197.5元、2001.4元、2303.1元;在語言課程(除英語外)的平均支出分別為1709.7元、2291.9元、2375.4元;在英語交流技能課程的平均支出分別為7204.6元、7947.2元、7984.7元;在K12課程平均支出分別為3106.1元、2820.0元、1733.6元。

鯨媒體發現,每名學生在大學生課程、語言課程(除英語外)的平均支出逐年增加,而在K12課程平均支出費用上逐年降低;在英語交流技能課程上的花費最大,平均支出在7000元以上。

招股書顯示,滬江的自有品牌課程一般根據學科性質及相關學員群體的學習目的而設定各課程的學員人數上限。對於需要強化培訓或需於短時間內取得重大進步的學員,提供小班課程,人數通常為6—10人,以及VIP一對一課程。

此外,與其他在線學習平台的招生方法類似,滬江為了吸引學員也會推出免費或體驗課。

截至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體驗課每學生人次的平均價格分別為3.6元、2.7元及1.4元;每名學生的平均支出分別為6.9元、3.4元及1.8元。

4、運用人工智慧及大數據,技術團隊近600人

目前,滬江建立了一支由近600名人才組成的技術團隊。截至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2 月31日止年度,滬江的研發開支分別為9060萬元、1.65億元、2.30 億元

「我們已構建大數據計算集群和人工智慧計算集群,獨立開發了一系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演算法,運用到『教、學、練、測』各個場景。可靠的數據採集能力是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和引人入勝的學習體驗方面成功的基石。我們收集約1.7億產品和服務用戶以及約8.1百萬名曾參加付費自有品牌課程的學員的大量信息。」招股書顯示。

其中,OCS課件系統是滬江智能學習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運用植入OCS的課件系統,學員可以輕鬆做學習筆記,進而在OCS模式中建立一個新的個性化學習記錄供日後使用。同時,可以有效收集學員在課堂上提供的反饋和答案以作進一步分析,為學員定製未來學習計劃。

在滬江自有品牌課的旗艦課程Hitalk中即運用到人工智慧功能(如優化語音識別和人工智慧),提高學生人機練習口語的便捷度及效果,並通過探測和研究學生的學習行為所呈現的優勢與弱點擬定個性化學習方案。

鯨觀察

滬江的前身滬江語林網最早是一個非營利的英語學習BBS社區,2003年之後才相繼推出英語和日語學習服務,在2005年時推出了在線學習社區滬江部落,2006年才成立上海語林網路技術有限公司,主要提供互聯網外語學習服務,滬江的商業模式經歷了最早的廣告收入業務到學習服務提供的變化。

從免費的BBS起步直到被冠以「互聯網教育老兵「的稱號,滬江在互聯網教育圈內摸爬滾打十餘年。若本次順利衝刺港股,滬江將成為互聯網教育赴港上市第一股。

如果從外語培訓的打法角度看,滬江實際走了一條差異化的路線,據滬江招股書顯示,截止2017年12月31日,滬江網校正式課學員人次總計29.36萬,同期正式課的每名學員的平均支出為3170.1元。

其中,語言課程(英語除外)學生10.57萬人次,佔比35.7%,2015至2017年三年內,語言課程(英語除外)收入分別為9206.4萬元、1.41億元、1.85億元,收入增長明顯。

2017年,在滬江5.5億元的營收中,即使在語言課程(英語除外)客單價2375.4元的情況下,語言課程(英語除外)收入佔到總收入的三成,達1.85億元,小語種課程毫無疑問是滬江營收中的主力軍之一,也說明了在英語培訓機構叢生的戰場上小語種市場所存在的潛力,小語種培訓或將成為在線教育市場新風口。

此外,滬江經歷過多次募資,從2007年蘇州創投的天使投資開始,滬江已經融至D輪,大大小小的融資金額共計16億元,上市前最後一輪融資滬江網估值據稱達180億元。

滬江的投資者中不乏百度、皖新傳媒、上海文化產業基金等耳熟能詳之名,IPO前最大股東互捷投資持有31.99的%股權。通過互捷投資、互吉投資、互江投資、互元投資、上海成塔以及互年投資等形成一致行動人,持有股份比例為61.30%。

近兩年,滬江的對外投資也愈漸頻繁,例如投資過K12在線1對1機構海風教育、外語教學平台蘭迪少兒英語、司考培訓機構眾合教育、線下韓語培訓機構首爾教育、國際語言教學交易平台italki、全球留學生跨境服務平台myOffer、對外漢語教育機構瑪瑞歐教育、在線藝考機構湃樂思教育等公司。

從滬江的投資版圖中可以看出,滬江除了布局原有的多語種培訓外,還在K12領域謀兵布局,海風教育、蘭迪少兒英語、湃樂思教育等即為此陣營。

2017年10月,滬江宣布成立全新子公司佳課,佳課的前身是滬江網校旗下K12事業部,本次拆分獨立運營後,將專註於為K12用戶提供一體化教育產品和服務,發力中小幼領域。

不過,與大多數互聯網公司一樣,滬江也難逃虧損。招股書顯示,過去三年滬江連續虧損2.80億元、4.22億元、5.37億元,虧損總額超12億元。

據招股書顯示,滬江的下一步規劃是繼續加大針對基礎互聯網教育科技研發的投入、不斷提高自有品牌課程業務板塊的市場領先地位和盈利能力、強化以CCtalk平台為中心的生態系統建設,提升盈利能力等等。

今年4月30日,港交所新制定的《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諮詢總結》正式生效,同股不同權結構公司的限制將不再存在,同時港股通的實施也將有助於增強港股市場的流通性,是內地公司赴港上市的另一有利條件。

2018年,教育公司扎堆赴美、赴港的高潮已經顯現,博駿教育、春來教育、天立教育、華立大學、華圖教育、銀杏教育、寶寶樹、卓越教育等11家教育公司已遞交赴港招股書。

滬江作為其中的在線互聯網教育公司,若順利上市,將有何表現?

本文來自鯨觀察,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而立之年的WPS再出發:告別Office,擁抱雲和AI
攜程傭金上調至20% 酒店怎麼辦?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