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1萬裝備精良的清軍為何打不過2萬八國聯軍?

11萬裝備精良的清軍為何打不過2萬八國聯軍?

原標題:11萬裝備精良的清軍為何打不過2萬八國聯軍?


1900年,古老中國再遭外敵入侵——當年5月28日,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日本、義大利、俄國、奧匈帝國組成的八國聯軍,以「保護使館」的名義進犯北京。


戰爭由此爆發。


敵我形勢是怎樣呢?


首先來看敵我軍隊數量對比。當時,部署在北京、天津,以及華北地區的清朝軍隊,總人數超過了11萬人。另外,還有為數眾多的義和團,喊出「扶清滅洋」的口號,與清軍並肩作戰。


而八國聯軍,號稱5萬人,實際上只有2萬人。人數最多的是日軍,有1萬人。其餘俄軍有4000人,英軍有3000人,美軍有2000人,法軍有800人,德軍有100人。至於義大利和奧匈帝國的軍隊,他們加在一起還不到100人。分明是打醬油的。


然後再看武器裝備。


如果說鴉片戰爭之初,拿著冷兵器的清軍,無法抵擋英國軍隊的堅船利炮,還情有可原。但19世紀中後期,清朝經過洋務運動,已經引進了一批比較先進的西方軍事裝備,特別是在甲午戰爭失敗後,打造了一支新式軍隊。清軍至少在武器裝備上,不輸於進犯北京的八國聯軍。


比如,八國聯軍進犯北京的必經之路是天津,清軍早就在天津大沽炮台設置了由德國克虜伯公司製造的堡壘炮。而且,還配置了4門德國製造的魚雷艦。堡壘炮+魚雷艦,將天津大沽炮台防守得固若金湯。


清朝軍隊不但在人數上佔據絕對優勢,在武器裝備上與八國聯軍不相上下。另外,清朝軍隊還擁有主場作戰的優勢。這就意味著,清軍能夠得到源源不斷的後勤供給。而八國聯軍就遠遠沒有這種便利了。


然而,儘管清軍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戰爭打響後,戰局仍然一如既往的難堪:清軍一敗塗地,絲毫不給人想像空間。


一個月不到,大沽炮台就失陷了。


兩個月不到,天津就落入敵手。


三個月不到,北京就被攻破了。

然後就是大家熟悉的程序:雙方談判——賠錢割地——雙方簽約——敵人撤軍。



清軍為何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依然打不過八國聯軍呢?


從戰略上講,雖然掌權的慈禧太后一度向包括八國聯軍在內的11個列強國家宣戰,但從來沒有認真進行過戰略層面的安排部署。對於義和團的態度更是朝令夕改,讓人無所適從。

從戰役上講,儘管清軍人數眾多,卻居然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官,也缺乏一個統一嚴密的參謀系統。這就使得清軍各自為戰,場面十分混亂。更有甚者,由於清軍和義和團互不信任,一度發生內鬥。


從戰術上講,清軍拿著先進的武器,也能在訓練時走出整齊漂亮的隊列,但由於拙劣的戰術,使得他們到了實戰時,仍然免不了被動挨打的局面,只能依靠勇敢的精神頑強奮鬥。



總而言之,清朝軍隊,除了武器裝備是現代的,其餘包括軍事理念、指揮系統等,都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這樣的軍隊出現在20世紀初,不打敗仗才是咄咄怪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歷代文字獄綿延不絕,所謂康乾「盛世」47年中文字獄竟達53起
李世民登基後,為何將「刀筆之吏」杜如晦定位為第一功臣?

TAG:短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