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期吃阿司匹林上腹疼痛排黑便?可能得消化性潰瘍了!應該這麼辦

長期吃阿司匹林上腹疼痛排黑便?可能得消化性潰瘍了!應該這麼辦

無緣無故上腹部疼痛或背部疼痛,且偶爾出現腹脹、反酸、噁心、嘔吐和沒有食慾的癥狀?您可能患上了消化性潰瘍了!

在長期幽門螺桿菌感染、吃非甾體抗炎葯等因素的刺激下,部分患者的胃部、腸道黏膜表面發生了潰爛、缺損等問題,且突破了黏膜基層。此外,潰瘍也會引發胃腸道出血,這時嘔吐會有血絲或排便呈黑色,感覺身體睏乏虛弱。若潰瘍長期沒有緩解,可能會導致胃或十二指腸穿孔,穿孔處容易出現感染腫脹,影響食物蠕動,引發突然的疼痛加劇,嚴重時會休克。

這種情況該如何治療,生活上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下面「問上醫」為您詳細介紹。


消化性潰瘍主要由哪些原因引起

非甾體類抗炎葯會阻礙,對胃和小腸有保護作用的化學物質的生成。所以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引發胃腸潰瘍的概率會大增,嚴重的甚至會引發胃出血。這時一定要去諮詢醫生,尋求同效葯的替換。


幽門螺旋桿菌會增加胃酸分泌量,對黏液層造成破壞,導致黏膜損傷產生潰瘍。目前認為口口傳播是幽門螺旋桿菌傳播的主要途徑,比如接吻、家長將食物嚼碎後餵給孩子、以及我們火鍋式的吃飯方式。

胃竇G細胞增生、胃泌素瘤等疾病會引起胃酸過量分泌。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會使甲狀旁腺激素分泌過多使血鈣升高,血鈣升高會顯著增加胃酸分泌。高胃酸的分泌,容易刺激腐蝕黏膜,引發潰瘍。

得了消化性潰瘍,一定得治

得了潰瘍,有些人不重視,腹部疼痛忍著,忍到胃出血或穿孔才去治療,但就像碎了的花瓶,再怎麼拼接修補它也有裂痕,所以不要拖著,有病就去治。

治療潰瘍,抑酸葯和抗潰瘍葯似乎是必選。如果潰瘍主要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臨床上通常還會加上抗菌葯。如:抗潰瘍葯+抑酸葯+兩種抗菌藥物」組成的四聯療法。

抗潰瘍葯是在酸性環境下於潰瘍面形成保護層,如枸櫞酸鉍鉀,它對幽門螺旋桿菌產生的酶也有抑制作用

抑酸葯可以抑制胃酸分泌,避免大量胃酸對黏膜的腐蝕刺激,如雷貝拉唑、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等

抗菌藥物是殺菌的主力,組成方案有四種:阿莫西林+克拉黴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環素+甲硝唑或呋喃唑酮。


除了用藥外,生活方式上我們也要有所注意,避免對胃腸造成刺激


酒精、薄荷、大蒜、洋蔥、咖啡,冰激凌,各種甜食等,這些刺激性或容易引發大量胃酸分泌的食物,會對潰瘍瘡口造成更大刺激,影響其癒合。


吃太多食物,需分泌大量胃酸來消化,大量胃酸和食物汁糜也容易對潰瘍面造成壓力和刺激。


三餐不規律、經常熬夜、長期情緒緊張焦慮,機體免疫力下降,也容易促使潰瘍的形成或影響潰瘍癒合,我們應當積極改善,並定期進行的運動鍛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潰瘍 的精彩文章:

秘!口腔潰瘍一招見效
胃潰瘍離癌症最近!應該如何調養?

TAG:潰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