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破冰船硬,但航母比它還硬,那為什麼就沒人敢用航母去破冰呢?

破冰船硬,但航母比它還硬,那為什麼就沒人敢用航母去破冰呢?

航母大家知道,海上的巨無霸,航母的攻擊能力主要是依靠其搭載的戰機來遠程打擊目標的,但是航母其實是更注重防禦的,為了避免受到致命性的打擊,航母所採用的鋼材都是又厚又堅硬的,有人問:航母有破冰船硬嗎?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問題又來了,既然航母比破冰船還硬那為什麼不用航母去破冰,還要花巨資去建造破冰船呢?

只能說這個問題問得好,那麼我們就來解析下,其中有什麼玄機。

說到破冰船,很多人都會想到美國的北極星號破冰船,俄羅斯的50年勝利號核動力破冰船,中國的雪龍號破冰船,而且這些國家也都有航母。我們先了解下破冰船的原理是什麼。

破冰船的原理是以強大馬力的引擎將船體推上冰面,靠船體重量將冰面壓碎,然後將其推到周圍冰面下方,從而開闢出航道。因此破冰船的船頭吃水很淺,且向上翹起,容易被推上冰面。

反觀航母,雖然從重量到動力都遠超破冰船,但其艦體結構並非按照需要到冰面上溜達而設計,撞壞了艦首的聲納不說恐怕連龍骨都要完蛋,基本上等同於「觸礁」,大修都算輕的。

不僅有問題,而且問題還不小。因為破冰船的破冰原理不是將冰撞碎,而是壓碎。所以,破冰船的船型及結構與以較高速度在水中航行的航空母艦根本不同。

把尼米茲航母開到北極去當破冰船,應該沒問題吧? 可以,不過,要動用戰機更好。原因是航母前部是方的,不是尖的。這樣阻力很大。當然,航母上有戰機,戰機用導彈攻擊冰山,然後用航母全力撞上去,再大的冰山也會撞開的。但是航母觸礁的可能性更大。

航母鋼鐵硬是硬了點,它再硬也沒比航母個頭大的冰層硬啊,如果直接撞冰層,最先受傷的是球形鼻艏,鼻艏壞了,航母也成了半殘廢了,航母戰鬥群就癱瘓了,這代價實在得不償失啊。造航母的成本能造好幾艘破冰船了,破冰船本來是民用領域,不是軍用領域,為了破冰,破冰船在設計上比較狹窄,遠遠看去像鋒利的大刀切冰塊。航母因搭載艦載機,飛行甲板和底部中間設計得十分寬,整體十分笨重,就算沒有球形鼻艏,也無法跳到冰層上面壓碎冰層。

從核動力破冰船開始,這是我國選擇的水面核動力船舶的第一步,這樣做又是為什麼呢?軍事武器平台是很嚴謹的,當然這可不是說破冰船就不嚴謹了,而是說軍事平台一旦研發失敗,而且如果是重大項目的失敗,會對整個海軍的規劃產生不利影響,而破冰船則不同,它可以由民間不斷使用,可以產生收益,而且雖然對國防有益,但是失敗了也不會有較大的影響,甚至出了問題還是好事,可以一直通過破冰船的運行去改進他的核動力設計,逐漸取得成熟穩定的系統,要知道核動力水面船舶在我國可是第一次。

不過有一點是公開的,即無論是上面的核動力破冰船,還是前些時候出現的海上核電站,實際都是軍轉民項目。例如這次招標公告中明確指出:基於成熟技術的基礎上,製造我國首艘核動力破冰綜合保障船。因此「成熟技術」這4個字,該怎麼理解,這就很有意思了。

近年來,隨著北極冰層的融化,眾多國家已經開始在極地布局,包括開闢新極地航道,開採極地海底資源,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對極地的重視也與日俱增,建造核動力破冰綜合保障船無疑將提高未來中國對極地地區綜合科考的能力,加深對極地的認知水平。

而用核動力破冰船為核動力航母"練手",其實在美蘇歷史上都有先例,其中美國在研製首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之前,就曾建造了"薩凡納"號核動力貨輪、"班布里奇"號核動力驅逐艦和"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為核動力航母的研製奠定了堅實基礎,而蘇聯方面也不甘落後,從上世紀50年代初,蘇聯就開始製造核動力破冰船,迄今共建成9艘。

專家表示,核動力破冰船和核航母未必是一一對應的關係。蘇聯發展了很多核動力破冰船,但到解體時,也沒建造出一艘核動力航母。而法國雖然沒有核動力破冰船,照樣建造了核動力航母。美國航母的核反應堆也並非來自破冰船。中國未來如果發展核動力航母,其動力裝置是另起爐灶,還是借鑒現有潛艇用核反應堆或核動力破冰船的反應堆,還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畢竟其設計要求存在很大不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二次方 的精彩文章:

一旦起戰事,我國能調動多少兵力?聽了專家的估計我睡覺都安心
二戰太平洋戰爭中美軍這樣稱:戰術+火力=屠殺,日軍最有體會

TAG:軍武二次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