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仕強:孔子終其一生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曾仕強:孔子終其一生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中華大道之所以能夠綿延不絕,便是由於有這些可貴的少數人,能夠堅持信念、擇善固執,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孔子這位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給我們留下了取之不盡的智慧寶藏。我們除了敬重,更應該仿效,為民族命脈盡一份心力。

※ 什麼叫做:傳承?

「傳承」的意思,是上一代傳下來,交給下一代;下一代承接上一代的寶貴教誨,不但自己這一代要用心實踐體悟,而且還要堅持完成傳承給下一代的責任。「傳」不容易,「承」也難。兩代之間的密切配合。便是「孝」(上為老,表示上一代;下為子,象徵下一代)的精神。孝道的主旨,即在傳承中華大道。所以說:「中華文化源於易,成於孝」。

※ 孔子是在什麼背景下作《春秋》的?有何深意?

孔子六十八歲時,葉落歸根,終於返回離別了十四年的魯國。魯哀公和季康子都曾經問政於孔子,但終不能用孔子。他也不再出仕,以國老家居,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作《春秋》,成六藝,備王道。他自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唯有秉持這樣的心態,處於當時的環境,才能放手寫《春秋》,促使亂臣賊子知所畏懼。寫《春秋》這類史書,原本是天子才能做的事。孔子居於行道的立場,還是毫不畏難的做了。所以說:「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

※ 孔子的求道的過程給我們什麼啟示?

孔子認為歷史是進化的,中華道統也是繼舊開新的,所以能夠跟得上時代的進化,永遠不退時。與「時」配合,堅持「無可無不可」的原則,尋求「當時的合理方案」,因而「擇善固執」,便是孔子對「道」的最佳詮釋,完全符合《易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的要旨。不但善變,而且還要變得恰到好處!這樣的「求道」過程,如此神奇的「行道」效果,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的。然而,取法乎上,才能得其中。就算這一輩子成不了,也不必灰心。下一輩子繼續上進,相信總有一天,我們自己也能夠追隨孔子的腳步,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且讓我們共同努力,先明白「道是什麼?」再探究「道從哪裡來?」然後「用心求道」,相信很快就可以「了生死」,明白人生的究竟了!

祝福大家!更期待大家早日能從實踐中「知道」、「明道」、「悟道」。(完結)

傳播聖賢智慧,弘揚道統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式管理人脈圈 的精彩文章:

曾仕強:幸福最關鍵的條件是什麼?
曾仕強:怎麼才能有很多很多的錢?答案只有一個!

TAG:中國式管理人脈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