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不是葯神》——唯真實會被認可和稱讚,唯良心鑄就精品

《我不是葯神》——唯真實會被認可和稱讚,唯良心鑄就精品

最近有部電影超級賣座,上映首日,票房就破了三億。不論是知乎微博還是朋友圈,都被《我不是葯神》全方位刷屏。我7月6日也去看了,也流淚了,也看到了這世界上某個地方的某個群體的艱難和垂死掙扎。

據了解,《我不是葯神》是對真實故事的改編,經過藝術加工之後呈現給觀眾的。我們所看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叫程勇,他的原型叫陸勇,是一名慢粒白血病病患者。

現實中的陸勇沒有開藥店,沒有賣過印度神油,也沒有利用倒賣盜版藥品贏過利。但是他和程勇相似的地方是,都通過違法倒賣盜版藥品救了很多買不起藥物等死的病人。

但是本文不打算分析資本主義的利與弊,不打算分析法律的目的和意義,也不打算從研發藥物人員的角度去論證藥品研發的不易。我只是想談談我看完這部電影的一點感受而已。


一 真實的生活,我們的故事

《我不是葯神》確實特別受歡迎。我和朋友頂著烈日在周五的三點多進場,巨幕廳就已經坐滿了人。攢動的人頭反映齣電影良好的口碑以及觀影人群的期待與熱情。

影片一開始是一個蓬頭垢面的印度神油店小老闆,守著空無一人的小店,被房東催租,卻賴著說沒錢。這小老闆叫程勇,窮,離異,前妻要出國還要把他的兒子給帶走,他還有一個得了血管瘤,需要人照顧的老爹。

上有老下有小,為了生計苦苦掙扎,是我們大部分人的生活。

兒子問程勇要買球鞋的錢,程勇囊中羞澀,交不上房租,付不起養老院整年的錢。於是他問兒子,怎麼不跟你那個有錢的乾爹要錢?兒子嘟著嘴說我才不想花他的錢。程勇嘿嘿一笑,從癟癟的錢包掏出二百多塊錢給兒子,說,別亂花。

程勇去養老院看望老爹,給吃的滿嘴食物殘渣的父親喂飯。嚷著,「張嘴張嘴。」,飯吃一半,他老爹要抽煙,程勇說,「吃飯,飯沒吃完抽什麼煙。」嘴裡嫌棄,眼裡卻沒有不耐煩。程勇離開敬老院的時候,敬老院管理員對他說,你下次得交夠一年的錢,不能按月交,你這樣不符合規定。程勇一臉討好地給管理員塞了包煙,眼睛一眨,此時無聲勝有聲,我們都看懂了他的那個眼神,他說,好兄弟,通融通融嘛。

程勇的雞賊,市儈,很滑稽,又很親切熟悉。就像我們身邊的叔叔舅舅,七大姑八大姨。

小小的生活細節折射出的是每個人不可迴避的日常。每個人從影片開頭不同程度地看到了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很好奇,他那一團亂麻的生活,要怎麼去整理?

我們好奇的,是自己的命運。

電影我不是葯神


二 人人都愛錢,錢可以買命,可以買尊嚴

程勇從沒錢到有錢,是因為老爹的病。虧欠的房租,老爹的手術費,讓他鋌而走險發了財。

有個戴口罩的病人慫巴巴地來找程勇。那是個枯瘦的年輕男人,他求程勇去印度給進便宜的冒牌神葯,因為賣印度神油的程勇有途徑。正價的神葯要四萬塊一瓶,一瓶只夠吃一個月。患了慢粒白血病的病人靠這個葯續命,但這天價葯沒多少人買的起,買不起的人,就只能等死。但是印度的盜版葯有相同的藥效,才只要五百塊。

程勇需要錢,救自己老爹的命。病人呂受益需要盜版葯,救自己的命。鋌而走險,可以救兩個人甚至更多人的命。

忠孝和律法發生了衝突,似乎命更大於天。這機會擺在程勇面前,他沒得選。同樣的選擇,換了我們,大概也一樣,只不過他是被命運選中的那個人。

後面的發展如預想中的一般順利。通過購入藥物,程勇獲得了印度盜版葯的代理權。給更多的病友帶來了廉價葯。也救了自己老爹的命。

程勇靠走私盜版葯發財了。被房東關停的神油店重新開張,老爹在病床上重新呵呵笑著跟他說話,病友們紛紛給他送上錦旗,他是窮病人心中的英雄。他做了違法的事,卻延長了無數人的生命。

有錢後的程勇似乎擁有了一切。

程勇在販賣盜版葯的時候,結識了一位漂亮的單身媽媽,她有個患慢粒白血病的女兒,她老公撇下她們母女跑了。這名叫做劉思慧的單親媽媽只能靠去夜店跳鋼管舞給女兒換救命錢。

程勇有了錢,去李思慧工作的夜店玩。表演時間到了,夜店經理讓李思慧上台表演。程勇攔下了她,對著經理說,她今天是客人,我要看你上去跳舞。經理一臉不可思議,程勇就開始成捆地往桌子上甩錢。

「跳不跳?」

甩錢,

「跳不跳?」

再甩錢。

最後,經理果然上去跳了鋼管舞。思慧在台下大喊「脫!脫!脫!」李思慧為了救孩子的命賣了尊嚴,程勇花了錢給她帶來短暫又奢侈的尊嚴。

你看,有錢,就似乎擁有了一切。怪不得人人都愛錢,其實人們愛的不是錢,人們愛的是錢帶來的地位和特權。

可是尊嚴是有代價的。所以劉思慧帶程勇回家,沐浴更衣要陪他睡覺。這份懂事和深諳世事的通透令人心疼。

一切痛快總是有代價的。不論你是否清楚這代價自己能否承受,這是這世間的鐵律。

我不是葯神


三 飽滿的人性,善惡並存

程勇是個很有意思的人。

他頹廢,失敗,慫,卑微。他是個標準的底層,代表著絕大多數的我們。

他氣急敗壞的時候會跳起來打老婆。他蓬頭垢面不修邊幅,卻又有著自己獨一份的小聰明。黃毛搶了他的葯,他就沒命去追,為了兩千塊錢。他教訓搶葯的黃毛,說,我是為了救命,你卻搶我的葯!黃毛不屑地說,你是為了掙錢。

黃毛一語中的。

初次走私盜版葯掙了錢的程勇得到了同僚的尊崇。略施小財就讓身邊的人對他感恩戴德。自從救了老爹的命以後,賣2000塊一瓶葯的他是為了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同時,還能享著救死扶傷的美名。

可他一知道倒賣販盜版葯要坐牢,面臨被同行舉報威脅的時候,立馬退縮了。因為商人是趨利避害的,他為那些病人們帶來了福音,但是他不願意為他人的生命平白承擔坐牢的風險。所以他選擇洗手退出,轉開了服裝廠。

直到他的朋友呂受益自殺了,程勇的心態才出現了轉變。

呂受益自殺前,程勇去看望了他,他看見呂受益腹部開了個大洞,治療的時候要承受非人的痛苦。原來,自從程勇把盜版葯的代理權轉讓給張長林洗手不幹了之後,張長林猛抬葯價引起了病友的不滿,失去了病友的維護,因此很快被通緝了。張長林跑路了,那些依賴張盜版的廉價葯的病友們就沒了葯。

沒了葯,那些窮病人就只能等死。

呂受益自殺了。呂受益的死刺痛了程勇的良心,於是程勇重新扛起了倒葯的大旗。這次,印度神葯賣500一瓶。程勇分文不賺。後來印度葯漲到2000一瓶,程勇還是賣500一瓶,餘下的錢自己倒貼進去。。這時候的程勇不為牟利,只想救命和贖罪。曾經為了兒子的撫養權和前妻大打出手的他,這次為了救別人的命把兒子親手送回前妻手裡。

從自私自利的小市民變成無私忘我捨己為人的英雄,程勇還是那個程勇。從這個人身上你既可以看到人性的懦弱和貪婪,又可以看到人性的善良和悲憫。

程勇很普通,但又不普通。因為真正的英雄從來不是那些天生所向披靡,無所不能的猛士。而是那些會害怕,會猶豫,計較著得失,卻還是壯著膽子向前沖的人。因為他們要戰勝自己的恐懼需要更大的決心和勇氣,堅持付出需要更有韌性的毅力。

程勇不是葯神,卻勝似葯神。他有血有肉,有人性更有神性,他來自我們。

我不是葯神


四 聰明的編劇,會撬動你的情緒

好的影視作品,會讓觀眾在漫長的兩個小時里捨不得分神。

高潮迭起才能抓住觀眾的每一分精力和注意力。其中有一個高潮值得一提,就是黃毛的死。

黃毛不到二十歲,自從得了病就從家裡跑到了外地,不想成為家裡的負累。他出身卑微,地位也卑微。他在屠宰場打工,搶程勇的盜版葯吃,看起來野蠻暴力,其實正直聰明單純。

他話很少,卻只幹人事。

搶來的珍貴神葯,他毫不吝嗇地分給別的病友吃。他一言戳穿程勇打著救死扶傷的幌子掙錢的本質。在程勇重新開始販葯向他求助的時候,一臉不屑地拒絕幫忙。在知道程勇重新販葯只賣500元一瓶後,又默默加入程勇的陣營。

最美好的時刻是有一次程勇在海岸上問他,你是不是一直挺看不上我的。黃毛說,對,但現在不是了。然後黃毛突然就變成了一個小孩子,跟程勇在海邊嬉笑打鬧。因為認可,所以信任,耿直的黃毛有乾淨的心靈。

然而編劇向來是擅長「戲弄人」的。他們知道如何最大程度地牽動人們的情緒。

當黃毛和程勇說他買了火車票,想要回家去看看的時候,觀眾感到的是觸手可及的希望和幸福。只是,快樂一開始,就是悲傷倒計時,編劇深知,這個時候,只有捏碎希望才讓人最痛徹心扉。

所以黃毛必須死。

於是接下來,在一次運貨過程中,小黃毛髮現了警察,然後撇下了一同運貨的程勇,獨自駕車逃竄。他想保護程勇,轉移警察的注意力。但是逃跑的過程中出了車禍。

黃毛死了。黃毛死時候,電影院響起響亮的擤鼻涕的聲音。我們是旁觀者,我們卻感到疼痛,並且落淚。因為我們對黃毛的回家看看的期待被永遠地掐滅了。人們體驗到了不可挽回的失去。

這是編劇的好手藝。優秀的編劇除了擅長調動觀眾的情緒,更擅長激發人們心靈中善良美好的一面。

觀眾的眼淚,是共情之後的慈悲心。

我不是葯神


五 敬業的演員,給你入境的真實

好影片離不開好演員。好演員離不開鑽研和敬業。

影視行業里的作品分兩種,一種是是看顏值,一種是看內容。很多當紅小花小草出演的電視劇更像一種走秀,承載著少男少女的想像,捏造一個夢幻般的白日夢。這些演員的演技不用太出眾,情緒無需太到位,有顏有身材就行。

而看內容的影片,需要演員投入專註和激情。在角色里,他們要忘了自己,成為角色本身。儘可能真實地呈現生活中最真實的情緒和狀態。只有這樣,觀眾才能一時忘了自己,浸入到他人的故事裡。

徐崢演的很出色。一個中年男人的邋遢,市儈,油膩,暴躁,讓他表現的栩栩如生。王傳君也是,為了演好病人死前有氣無力的狀態,他兩天兩夜沒有睡覺。為了看起來像個病人,他拚命減肥,一天跳繩八千個,只為了呈現鏡頭裡幾分鐘的真實。也正是他們拼盡全力所表現出來的這份真實,給了觀眾身臨其境的體驗,使這部電影成為了真實世界的小小縮影。

此外,王傳君扮演的呂受益這個角色有個細節很有意思——就是他的桔子。

他第一次見程勇求他給進葯的時候,遞給程勇一隻桔子。自殺未遂之後再次見程勇,還是指了指桌上的桔子。後來呂受益真的自殺了,黃毛坐在台階上,默默地吃著幾瓣桔子。桔子的幾次出現象徵著呂受益生命的幾次轉折。

過去吃橘子,我總想起來朱自清的父親,以後,我大概還會想起王傳君的憨直。

我不是葯神


六 用心和悲憫成就精品

總得來說,這是一部精品。

這部電影帶來的效應已經超過了影片本身。電影上映之後,人們在熱烈地討論著慢粒白血病。熱烈討論著版權的價值和意義。熱烈討論著貧窮和疾病、法律的存在目的。

身患慢粒白血病人的苦難也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和關懷。無論是專業人員的科普還是病友們分享自己的真實經歷所贏得的尊重和支持,影片帶來的效果都是正向的。好片激發正能量,折射出人性的閃光點。這點很難得。

我們關心那些和病魔抗爭的人們,同時也關心著我們自己。正如影片中的白髮老人對警官的那句質問:誰家沒有個病人呢?

人們需要彼此擁抱,互相慰藉。人們需要關心和理解,傾訴自己的生活和故事。

而只有出自對人們真正愛與關懷的那些導演編劇,才能拍出真正讓觀眾滿意的作品。

我不是葯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不灑 的精彩文章:

TAG:花不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