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成祖朱棣創立一制度, 比英國早了近四百年, 英國人不願承認

明成祖朱棣創立一制度, 比英國早了近四百年, 英國人不願承認

原標題:明成祖朱棣創立一制度, 比英國早了近四百年, 英國人不願承認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大明政治史》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


公元1402年,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燕王朱棣,奪了自己侄子朱允炆的位子,自個兒當起了皇帝,這便是永樂大帝。史書上習慣稱之為明成祖朱棣。


據史料記載,他創立了一個制度,比英國早了近四百年。啥制度呢?別急,話還得從朱元璋說起。公元1380年,胡惟庸意圖謀反,朱元璋掀起大獄,殺了包括李善長在內的淮西勛3萬多人。時稱胡獄。從後來朱元璋的一系列表現來看,他不是不知道這3萬多人中,大部分是被冤枉的。他也不相信,與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胡惟庸真的會通倭、通元。



他真正要殺的,其實不是胡惟庸,而是當年由秦始皇一手開創的宰相制度。是的,朱元璋對這個宰相制度極其反感。他覺得,這宰相制度不利於集中君權。於是,趁著胡惟庸被殺,朱元璋表示,不再設立宰相。而是將相權一分為六,由六部直接行使權力,然後直接對皇帝負責。


不過,這廢宰相導致的一個直接結果是,皇帝負擔太重。所以到了朱棣時期,他就確立了內閣制度。當時的設想是,每有大事,皇帝拿出一個思路,內閣按皇帝旨意,商定具體如何實施,然後再報皇帝批准。各位,這內閣並非只有一人,大家相互討論,有時候甚至能駁回皇帝的旨意(張居正就干過這事)。內閣制,透露這一縷民主的曙光。



而據史料記載,直到1721年,英國才確立了責任內閣制。其第一任首相為沃爾波爾。這種內閣制,也是一直集體討論的制度,也體現了民主。據史料記載,在英國的內閣制下,皇帝統而不治,宰相統攬大權。但大事,必須內閣集體討論通過。


各位,這種內閣集體討論做決定的方式,明朝和英國是一樣的哦!所以中國的史學家就說了,說明成祖朱棣創立一制度,比英國早了近四百年。但英國人卻不願承認。他們的理由是,中國的內閣,壓根就沒有決策權,所以,它只是一個擺設,不能體現民主。


但英國的內閣卻是真正的民主決策方式,皇帝是統而不治的。而且,英國的內閣制,真正的名字叫責任內閣制,也就是宰相負責。其運作方式,和權力大小,與明朝的內閣有天壤之別。小編覺得,英國人不願承認,也是有道理的,不是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可愛的歷史醬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做了這件事, 奠定中國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TAG:可愛的歷史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