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尋覓山皇城寨的綠野

尋覓山皇城寨的綠野

尋覓山皇城寨的綠野

文&圖 在路上,遇見

一直以為山皇寨在瑞安垟坑山後面的山上。所以今日從垟坑上山,尋覓良久終不得。沒法只得藉助六隻腳,最終尋覓到山皇寨,最後穿越山皇寨到平陽湖嶺。花費時間約四個小時,終不虛此行。

從瑞安仙降鎮出發,沿G233國道,往文成方向到瑞安垟坑村,在欣賞垟坑石塔後,在悟空禪寺左邊有垟坑登山步道,直上錦屏山。在錦屏山公園遊玩後,往東沿著山頂水泥台階步道前行,往西泰山方向。穿過東川,漲嶴後面的陽坑山後,到達山皇寨。欣賞完山皇寨後,穿過湖嶺背,走紅楓古道到達平陽湖嶺嶺下村,欣賞古村風光,欣賞夫妻子女榕和馬燈亭。然後登山嶺下往仙降的中巴車,前往飛雲高速口,再轉車回溫州。

垟坑石塔

垟坑石塔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北宋

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

垟坑村登山步道

背對著垟坑石塔,前面山腳下是悟空禪寺,而禪寺的左側是兩個祠堂。祠堂邊上有個亭子,登山步道的起點就在亭子邊。

這些亭子和步道都是村民集資修建的。可以看出該村的集體經濟還是有一定基礎的。

看著著水泥台階,想像前方的未知。

十二點半了,決定上山,開始尋覓之旅。

山中的幾個亭子,點綴在青山中。

上山的路曲曲折折,天空不時飄下幾滴雨。獨自一人撐著雨傘,行走在山間。

錦屏山

過了十多分鐘,總於到達山頂了,一下子豁然開朗。南坡的錦屏山已經開墾起來了。

山間種滿了果樹,偶有幾棵高大的樹點綴其中。


每一點水泥地,每一個台階,都是村民集資修建起來。

錦屏山上的迷人景色。雨中更是朦朧迷人。

紅壤是浙南丘陵地區典型的土壤。是一種比較貧瘠的土地。

松下亭是在山脊上一塊平地上修建起來的,相傳古時這裡山脊上松樹成蔭,松下有個驛站,供行人休息。

如今修建成健身廣場了。

這是第三個功德牌了,可見這邊村民對自己宗族認同是很高的,富裕起來的村民樂於資助村集體設施。樂於服務村民。

沿著山脊,繼續向西泰山方向繼續出發。

穿過稀稀落落的松樹叢林。

鐵芒萁頑強的生長在紅壤中。

一片大好風景,我獨自品嘗之。

台階,松樹,古道,位置依舊,景色卻大不相同。

走完台階,這裡已經是漲嶴村的後山了,已經修建起盤山公路到山頂了。我前行去看觀遠亭

林林總總到這裡走了一個多小時了。趁這個亭子的美好環境,在這裡休息片刻,修整一下,探尋前行的路徑。

山下就是漲嶴,而我就迷失在這裡了,山皇寨在哪裡?會不會是我走錯方向了?這時心中充滿疑慮!

飛雲江在前方拐彎。和上次在馱山古道上看到的又是不同的兩個方向。

雨後的空氣清新,看山下的村落分外迷人。

尋思一番不得,忽然想起戶外寶典八隻腳,後通過八隻腳查詢,發現山皇寨竟離此地不遠,然後決定尋蹤前往。

靠近山皇寨,前方的高樓就是山皇果園的辦公場所。

果園種植各種水果。

上圖:站在果園辦公樓下面空曠的地方,眺望一路走來的綿綿群山。

穿過辦公樓,繼續向山皇寨城門走去。

古道悠悠,這是去往漲嶴的古道

沿著高高的寨牆,我走在入村古道上。這個村寨和上次出行的李山寨比,規模又大了不少。

高高的寨牆,古樹從牆內探出頭來。像個迎客松,像人們招手。

陳府廟

看到陳府廟,就知道離山寨的南門不遠了。

陳府廟有點特別,特別在:一沒有寨王爺的塑像,也沒有其他祭祀的神像,二結構與眾不同,廟裡再有一個小廟,原來是獨立的。

小廟三開間,磚瓦結構,像老式門台。與海島地區的廟宇有點相似。

管理陳府廟的80歲時黃姓老人說,這個廟歷史很長了,具體說不上來。老人還說,過去山下為海洋,當地人在田裡曾挖出很大的樹,挖出很多的煤泥。如果是這樣,這裡海島,那廟是不是是哪個年代的?這誰也說不清楚。

山皇城遺址

山皇寨,又稱山皇城,位於仙降鎮江溪辦事處山皇村西太山西面山脈。山皇古寨是石頭式城堡建築,呈多邊形,東西長,南北窄,城牆周長約3公里,佔地面積約100多畝。城牆塊石壘築,殘高3—5米,斷面梯形狀,上寬2—3米,下寬3—5米左右;西、南城門相距約200米,兩城門構築基本相同,城門長方形,其兩側塊石壘築,上橫鋪數條條石,再用塊石壘築,柱、門檻、門臼均石質;西城門面闊2.20米,高2.95米,進深2.70米,通往山下上垟村,南城門面闊2.23米,高2.70米,進深3.40米,通往湖嶺背。

經過時間的變遷,原二扇木質城門現已無存,但兩個城門至今保存完整,城門異常宏偉。

可喜的是,現在山皇城牆牆基還基本保留,有的地方還可以看到高高的城牆。現殘留的城牆是清咸豐八年(1858)重修的,距今有150多年歷史。

西城門寨外附近陳府廟中有碑文記載重修城池。咸豐八年的重修城池碑文:「唯恐亂民之迫擾民而性命難保其全,手胼足胝。誰謂勞,朝奮夕息,敢曰不暇。城池既修而人民始樂,人云山城重建即萬世並立而千古不朽。」

爬登臨古城牆,放眼古城,城內之開闊,讓人難以想像古人是如何在山上建起古城。

山皇古城呈南西低,東北漸漸高聳的走勢,東北角城牆為最高點。民居基本散落在西南線上,東北面為層層山田。

山皇寨內有塊仙人岩、棋盤岩,原有三十六水井。,在北宋時三十六井泉水很大,都是地脈向上涌,能有4000—5000兵好吃。江溪有句名言,叫做山皇三十六井,讀書不戴頂,過此山皇出不了名人。

城外有座廟,西門外為陳府廟。據傳說,這個廟是當地百姓為紀念寨王爺而建的。這個廟具體修建在什麼時間,已很難考證。

南門外的廟為娘娘宮。這廟也不大,兩退進,第一退建有戲台。據山皇村人回憶:這裡曾是山皇村一年當中最熱鬧的地方,每年農閑時節戲班來演戲,鑼鼓響徹山寨,傳到山下。鄰近村莊人聞著鑼鼓聲,趕著崎嶇山路來湊鬧熱。做戲的時候也是山皇村最鬧熱是時候。


南城門面闊2.23米,高2.70米,進深3.40米,通往湖嶺背。


城門長方形,其兩側塊石壘築,上橫鋪數條條石,再用塊石壘築,柱、門檻、門臼均石質;西城門面闊2.20米,高2.95米,進深2.70米,通往山下上垟村

紅楓古道

湖嶺古道始建年代不詳,據嶺下村村口《重修胡嶺碑記》記載,清光緒十三年(1887)曾重修。全長約2.5公里,寬0.8米至1.2米,呈東西走向,東南連平陽嶺下村,西通瑞安江溪,西北與瑞安山皇寨相通,是古時平陽、瑞安兩縣之間的交通要道。

古道中,有一段路被蜿蜒的盤山公路所覆蓋,新公路與老石板路呈十字交叉形態。眼前所見的畫面,令人默感古今碰撞、世代更替的自然力量。

漫步古道,腳下是未經雕琢的石板路。石縫間,滋生著野草、青苔。路旁,盛放著不知名的花兒。一切的一切,彷彿訴說還未消散的風花雪月。

行走其間,陽光穿過枝葉,忽來的山風,將葉子吹得沙沙作響,遠處傳來清脆的知了聲。

此時,古道上的楓樹葉未紅。雖少了秋日賞楓的樂趣,但枝繁葉茂的它們,為來往行人,撐起了一把把巨大的「傘」,遮住陽光、雨露的同時,攜來清涼之風,有著夏日乘涼望景的愜意。

嶺下村村民活動中心左側小路就是古道入口。

古道出口

嶺下村風光


微風拂過,馬燈亭後的榕樹葉,墜入河道,又被風吹起,緩緩飄進了亭子。建於清代的馬燈亭,坐東朝西,橫跨河上,平面略成正方形,內供奉關公、關平、周倉像的神龕,每逢初一、十五,村民們都會到此點燃香燭,祈求平安。

亭子的美人靠,留住了行色匆匆的路人,他們總喜歡在這歇上一歇,與亭中手拿蒲扇的村民聊聊三國的故事,談談古道的滄桑變化。

「兩岸立古榕,中央坐關公。客商亭上歇,橋下水西東」的村諺還在嶺下村裡流傳,「夫妻榕」的枝幹仍在生長,馬燈亭的香火依舊旺盛。漫步古道,尋一段歷史,望一眼古榕,點一燭香火,遠離吵雜喧囂的城市,將心放空,將腳步放慢。

夫妻子女榕

橋和樹是江南的水鄉夢。在古道東南入口處的嶺下村村口,便有一座小石橋,東、西橋頭各有一株氣根纏繞、側枝互連的百年榕樹,恰似一對正在「擁吻」的夫妻,人稱「夫妻榕」。

這兩株榕樹,詮釋了何為「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愛情美譽。2001年,「夫妻榕」被載入由中華書局出版的《浙江省林業志》;2003年,又被評為「溫州市十大名木古樹」之一。在距石橋北約20米處,還有一株軀幹橫斜,猶如孩童躺卧父母身側的「夫妻子女榕」榕樹。在嶺下村,榕樹承載了不同年代人的美好記憶,亦是古道古韻景觀的起始之處。


溫州旅遊服務平台

溫州醉美民宿,總有一家適合你!(第三期)

中國楠溪江醉美民宿合集 (第二期)】

百島洞頭醉美民宿合集 |(第一期)】

中國雁盪山醉美民宿合集(第一期)】

溫州甌海、鹿城醉美民宿合集(第一期)】

最美民宿 | 隱世之美,氣質非凡!】

楠溪花開在秀水畔】

你的家鄉古道、你的景區、你的廣告若需推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州古道 的精彩文章:

青田郎回坑平板溪,夏日溯溪好去處!

TAG:溫州古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