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皇朝禮器圖式》-深度解析中國皇家袍服

《皇朝禮器圖式》-深度解析中國皇家袍服

若論衣著服飾在歷史上的社會重要性,清朝可謂中國史上之冠;從衣袖上的蝴蝶裝飾以至袍服上的綉龍,皆有其背後象徵意義。此專家指南將細談在清朝時期,顏色、符號以及款式如何反映穿衣者的身份地位

袍服反映穿衣者的身份

在十七世紀中期,以游牧為生的滿族推翻當時執政的明朝,為清朝揭開序幕。這個幅員遼闊的王國歷史近300年,為現代中國領土奠定基礎。

在政治色彩如此濃厚的時代,衣著打扮非常重要。著裝是官階和地位的象徵,讓人一眼分辨出官位。乾隆在位期間(1736年至1795年)更修撰《皇朝禮器圖式》作為官方指引,嚴格訂明官員的著裝要求,包括:

顏色

黃色被視為吉祥之色,只有帝王之家方能使用。其他皇子或貴族可穿著藍色(清朝官服顏色)或啡色,藍黑色布料則為朝廷官員所用。

清乾隆/嘉慶 石青地刺繡龍紋圓補一組三件

估價:4,000-8,000英鎊

皇權的象徵

皇帝御用龍袍綴以「十二章紋」,包括日、月、星辰、山、黻、黼(斧頭)、龍、華蟲、藻、宗彝、火及粉米。

清十九世紀 緙絲風憲官獬豸紋補子、刺繡武官五品熊羆紋補子及綠地豹紋桌簾一組三件

估價:1,500-3,000英鎊

動物

文武官階共為九品,一品為最高,九品為最低,各有所屬的動物,並綉於補服外褂的紋章(補子)上。文官用飛禽,武官則用現實或神話中的走獸。

出席不同場合的專用袍服

清十九世紀末 石青地緙絲金雲龍團仙鶴紋朝袍

估價:7,000-10,000英鎊

清朝官員凡出席朝議或儀式必須穿著合適的著裝。正式袍服採用執政滿族的傳統設計,並參考其游牧騎馬傳統,稱為朝服。朝服備有採用側扣設計的外褂、袍裙和馬蹄袖,後者原意在惡劣天氣下策騎時保護雙手。

官員會在處理政事時穿著半正式的官服,包括廣為人知的吉服(亦稱蟒衣),配以披領和外褂。與朝服類似,吉服亦採用長身側扣設計和馬蹄袖,方便穿衣者跳上馬匹。

吉服富有象徵意義,設計是整個宇宙的縮影,下幅綴有立水波紋,中央飾有山嶽,而雲間的盤龍則是權力的象徵。在清朝盛世,中級官員會穿著綴有八條四爪龍(亦稱蟒)的袍裝,高級官員的袍裝則綉有九條蟒龍,最後一條龍藏於前襟之內。

隨季節變換的袍服

北京天氣多變,冬天氣溫可跌至攝氏零下20度,夏天卻可達40度以上。由於皇帝和官員每天也會上朝,服裝既著重設計,也要兼顧實用性。

除了著裝款式有嚴格規定,《皇朝禮器圖式》亦訂明換季的確切月份、日期和時間,例如農曆十一月一日至正月初一要穿著冬裝,農曆三月十五日或二十五日便要換成夏裝。

冬裝附有毛里 / 毛邊或夾棉內層,夏裝則採用真絲內襯或以薄紗織成,配以涼快的竹編內套和外褂。

清十九世紀 竹織內套一組兩件

估價:1,500-2,500英鎊

婦女的袍裝反映丈夫的地位

清十九世紀 栗色地妝花段雲龍紋氅衣

估價:1,800-2,200英鎊

未婚女性會在外褂或霞帔(流蘇背心)綉上與丈夫或父親相同的補子。十八世紀流行把夫妻袍裝的補子以左右對稱方式並排,以形成夫妻並坐時,雙方袍裝上的動物紋樣亦可面對面的效果。

在清朝政權中,婦女地位卑微,鮮有機會穿著公服或吉服等正裝,故現存藏品實屬彌足珍貴。有別於男裝吉服,女裝吉服的前後襟均沒有開衩。

清十九世紀 孔雀綠地緙絲蝴蝶花卉紋女袍

估價:2,500-3,500英鎊

出身富裕的婦女平常會穿著採用側扣或前扣設計的袍服,配以搭帶褶裙。袍服裝飾華麗,袍身和連接內袖的袖帶皆綉有花卉、蝴蝶或人物場景。

明文禁止使用的針法

清十九世紀 紅地刺繡團八吉祥花卉紋婚袍

估價:1,500-2,500英鎊

北京結又稱打籽綉,由於針步精細至被認為會使人瞎眼的地步,故亦被稱為「禁忌之結」。這個說法固然沒有根據,但針法之細卻所言非虛,故只用於細節講究的小型刺繡。

清十九世紀 藍地團人物圖女袍及裙裝一組四件。估價:1,500-2,500英鎊。佳士得倫敦南肯辛頓於11月11日舉行的中國瓷器、工藝精品及紡織品(第二部分)拍賣中呈獻此珍品。

其他製作袍服的技巧包括緙絲(亦稱刻絲)工藝,因絲線交織出不同色塊而命名。十九世紀開始流行平金綉,呈現高級絲綢般的光滑效果。

從顏色和款式判斷製作時期

與其他工藝品類似,如果沒有註明日期,實在難以判斷織品藝術的製作時間,但亦非毫無線索。部分顏料只曾在十九世紀末使用,從歐洲引入的苯胺化學染料便是其中之一。苯胺染料比傳統植染染料更鮮艷,呈現豐富奪目的色調,例如柏金於1856年在英格蘭研發的「苯胺紫」等。

清十九世紀末 絳地水仙靈芝竹葉金團壽紋氅衣料

估價:1,800-2,200英鎊

設計的變化亦暗示袍裝的製作時間。於十九世紀末,慈禧太后很喜歡鮮艷的花卉設計,當時的貴族婦女爭相仿效,如此獨特的造型於太后掌權前後從未曾出現。

眾所周知慈禧熱愛服飾,短途出行時行李多達56箱,全部都是袍服、背心和外褂。每個行李箱深12吋,長4尺,寬5尺,足證行裝之多。

保存袍服的秘訣

織品應貯藏在陰涼乾爽而乾淨的地方,才能盡量延長其壽命。如需折迭紡織品,應沿接縫位折迭,以免織品磨損或破損。貯藏得宜的話,即使是遠古的布料也能保存數世紀。

藏家亦必須考慮藏品的品相。中式袍服固然精緻,但始終原為服飾,買家應留意袍服有沒有穿著的痕迹或污漬,特別是領口或肩膊位置。藏家亦應留意袍服有沒有受到陽光侵害,由於製作袍服的絲綢和染料多為有機物料,如有破損將無法修復。

部分袍服曾被改造

中式袍服獨具魅力,深受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期的旅客歡迎,將之帶回歐洲及美國。傳統中式袍服屬松身剪裁,但亦有不少買家會將袍服改成較貼身的西式剪裁或加上毛邊,變成奪目華美的及踝外套。有些袍服更被改成掛飾,襯托其他織品珍藏。

清十九世紀 杏紅地金龍牡丹紋掛屏,高 38 5/8吋(124.5公分), 寬26 3/8吋(91.5公分)

估價:800-1,200英鎊

GIF

說明:內容僅供參考

匡複收藏正道,專家在線

快速鑒定估價開啟,為您收藏保駕護航

↓↓↓↓↓↓ 鑒定入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收藏 的精彩文章:

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院

TAG:古玩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