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受到美製可回收運載火箭強刺激,中國公布新項目,誓言絕不被甩開

受到美製可回收運載火箭強刺激,中國公布新項目,誓言絕不被甩開

本世紀以來,中國航天技術快速進步的同時,美國人也沒有閑著,也開發了一些技術,其中之一:可回收運載火箭技術,試圖以此大幅度降低航天發射成本,如今這一技術已經由構想變成了現實,也許了,這是美國唯一保持獨佔的航天技術。

回收成功

由於受到美製可回收運載火箭強刺激,中俄都上馬了類似項目,形成中俄爭誰先打破美國技術壟斷的局面,相關的情況早已有不少的報道了,表明我們的態度:誓言絕不在航天技術領域被美國甩開。

2018年6月,中國公布一個新項目:長征8,它將採用部分可回收技術,一級火箭和助推器將進行整體垂直回收,而且計劃在三年內實現首飛。

長征8

長征8號,為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一種,屬於新一代型號之一,也是最晚公開的,2016年時,我們才公開承認其項目存在。

它是一款中型火箭,採用兩級構型,捆綁兩個助推器,主要用於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具備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最大運載能力4.5噸,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7.6噸,以及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最大運載能力2.5噸。

中國長徵發射

雖說在長征家族之中,長征8算不上大號的,但是技術要求不低。一方面,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對入軌精度的要求很高,許可偏差相當小了,對運載火箭、衛星控制,以及地面測控等都有極高的要求,對火箭技術本身考驗不低。

另一方面,這款火箭主要針對國際業務,故而有降低成本的要求。為此除了在設計上優化結構,以降低成本外,還應用二個技術,一是:液氧,液氫或煤油發動機,從而壓低燃料成本,第二個,可回收技術。

中國的小火箭

同時,我們打算提高工作效率,每年執行發射能力為10次長征8的發射任務,這將進一步降低發射成本,最終實現真正的白菜價。

有關可回收技術的研究工作,中國已經進行了不少,也可以看到有關的報道,試驗視頻等,如今算是投入應用了。

GIF

我們的試驗

也許有人認為,我們發展可回收技術的意義不大,中國自身在火箭技術領域就有低成本的優勢,與其設備重複使用,不如直接降低設備成本,一樣可以降低成本。

其實,我們對可回收技術進行研究更多是試驗性的,並非將其做為主要的發展方向,也許只是一個過度,從公開的資料可知,我們對組合動力技術更為關注,計劃在2040年左右投入應用,也就是說,可回收火箭技術將在投入應用沒多久就面臨被更先進的技術代替的可能性!

另一種方式試驗

如此似乎有點夢想了,但是對今天的中國而言:算問題嗎?中國已不是昔日的科技弱國了,也可以名列世界一流技術強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浴火 的精彩文章:

該國海軍主力艦服役比052D還要早,趴窩時間無人能及,並不是印度
中國成功發射一款新型衛星:美俄研究多少年卻沒能夠搶在前面發射

TAG:浴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