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矽谷、北卡、筑波、倫敦,四大科創中心的五點「啟示」

矽谷、北卡、筑波、倫敦,四大科創中心的五點「啟示」

時評

近年來,隨著北京、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深入推進,各地對國際科技創新聚集區域經驗和做法的研究蔚然成風。科技創新中心有諸多特點:它是全球科技創新要素聚集的地方,是科技資源配置的節點,也是全球領先的創新技術思想與創新技術的原創地、創新商業模式的試驗地;從長周期的角度來看,它也是科技與產業革命的策源地。通過分析國際上典型的創新聚集地,如矽谷、東京科學城、倫敦東區科學城等,可總結出四個較為突出的特點:機構和基礎設施的卓越性、原創研發與技術轉移能力、產學研協同能力,以及區域帶動作用。

原文 :《科創中心建設需通過章程制度來規範》

作者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 研究員劉清 研究員李宏

圖片 |網路

矽谷

矽谷是高技術創新的開創者,主要位於舊金山半島南端長25英里的谷地。二戰後,斯坦福大學開闢工業園,允許高技術公司租用土地。1972年風投入駐以後,極大地促進了矽谷的成長。矽谷的首要特徵是科研與產業力量的集中,有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卡內基梅隆大學等知名大學,聚集谷歌、臉譜、惠普、英特爾、蘋果、思科、特斯拉、甲骨文等著名公司,有七十多家聯邦政府的聯邦實驗室和研究發展中心等相關機構坐落於此。矽谷人口不到美國的1%,GDP佔了美國的5%,聚集了來自全世界上百萬的科技人員,包括上千人的美國科學院院士和三十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等等。高學歷專業科技人員佔比非常高,所以其經濟貢獻和人才吸引力非常強。

矽谷取得的巨大成功與它的價值觀非常有關,一方面是對人的價值的重視、人文主義的管理與信息共享,另一方面是人才的超快流動、彈性的工作制,追求效率與速度。風險投資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也不容小覷。公開數據顯示,有1000多家風險投資機構和2000多家中介服務機構在矽谷發揮著作用,這些風投機構不僅向有前途的公司提供資金,而且還提供管理、會計、歷史、廣告方面的諮詢,對一些世界知名企業的發展壯大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北卡

1959年創辦的北卡羅來納三角科學園位於杜克大學、北卡大學和北卡州立大學所組成的三角的中心地帶,是在世界上享有很高聲譽的科技園,吸引了拜爾、巴斯夫、思科、 IBM 和北方電訊等大企業設立研發中心,有100多個研發機構建立了製藥與生物技術、煙草業等14個產業集群。它最早的啟動經費完全是來自民間和企業界的捐贈。目標主要是吸引美國企業來科學園建立新的研究機構和生產設施,創建北卡州的新產業;利用研究園內的研究成果改造原有的傳統工業,帶動全州經濟的發展。私人、非贏利性的「三角研究基金會」負責園區開發、招商與管理。

企業與大學的合作在三角園區也有非常好的體現,IBM在1965年建立了系統通信部的研究實驗室,帶動了大量高科技企業的進入;1965年,美國衛生部國家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進入。在受雇於園區的專家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來自於三所大學,大學通過中介機構迅速將學術成果轉化為商品,園區與企業贊助三所大學的科研經費。

北卡三角科學園的重要特點就是官、學、產共同管理的模式,避免政府利用行政權力過多干預。核心企業在園區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主導核心企業的衍生、裂變、創新與被模仿,逐步形成產業集群。產業不斷升級與創新,又促進了北卡三角工業園的持續發展。

筑波

日本筑波科學城最早起源於日本東京的大都市區發展規劃,當時設想在東京旁邊建立一個微型城,把城區的所有國家研究與教育機構,以及人員遷移到筑波科學城內,從而使筑波成為綜合的研究都市。目前,筑波科學城以生命科學創新和綠色環保科技創新為重點,擁有31家著名的公共教育研究機構,包括理化所、筑波分院等等。筑波的CYBERDYNE公司研發了世界首個聲控人體外骨骼「混合輔助肢體」(HAL),技術主要來自筑波大學、東京大學、產業及其綜合研究開發機構的研發成果。

筑波科學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它所有的行為都是基於立法以及相關政策的保障,比方說專門針對高技術產業區制定的法律和優惠政策,如《筑波研究學園都市建設法》《筑波研究學園城市建設計劃大綱》等等,對園區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另外,相關的優惠措施,也促進了科學城的發展。在技術轉移方面,官方主導的技術轉移中介機制,專門設立筑波全球技術革新推薦機構,作為經濟、學術、政府合作的核心機構,由政府官員、筑波大學研究機構,以及企業代表共同組成,這個機構主動搜集科學城內的技術成果、產業發展需求信息,通過它的合作網路來實現共享。

倫敦

倫敦東區科技城從年代上講是比較晚的,2010年初,這個地方只有85家科技企業,2010年,英國政府發布「英國科技城」戰略,承諾投入4億英鎊支持科技城的發展,主要在改變英國缺乏本土企業、龍頭企業的現狀,試圖培育本土創新企業,將倫敦打造成世界科技中心之一。到2013年,就密布了3200多家創業公司,解決了大概三萬多就業人口,像思科、蘋果等這些企業都在這裡入駐。其快速成長與其對外的宣介密不可分,通過舉辦國際研討會,積极參加歐盟的創新論壇等形式,加強國際聯繫,吸引人才、企業和資本的流入。另外,也通過一些知名企業的CEO來推介這個科技城。

基於這些研究、比較和分析,可以得到五個啟示:第一,這些科創中心通過章程與制度來支持和規範科創中心的建設。第二,構建友好環境、面向全球吸引優秀人才。第三,引導新興產業的發展,形成創新集群的輻射效應。第四,支持創業,有效推進技術轉移和創新商業化。第五,設立各方參與的理事會機制,避免政府過多干預。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14期第1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貴州,從此你成為了「世界自然遺產」最多的省份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