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還是要說再見了,開普勒
原標題:終於還是要說再見了,開普勒
截止目前
我們共確認發現了3748顆系外行星
其中由開普勒望遠鏡確認發現的
有2650顆
開普勒空間望遠鏡。圖源:NASA
美國「開普勒太空望遠鏡」
世界上首個專用於搜尋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航天器
號稱「行星獵人」
美國航天局本月6日宣布
由於燃料即將耗盡
「開普勒」已進入節省燃料的休眠模式
美航天局表示,在「開普勒」休眠期間,項目團隊正為回傳它所收集的最新數據做準備。按計劃,項目團隊將於8月2日把休眠中的「開普勒」喚醒,指揮其將天線指向地球方向,開始回傳數據,
如果一切順利,完成數據回傳後,「開普勒」將利用剩餘燃料進行最後的觀測任務。
美航天局6日當天發表聲明說,回傳的最新數據可以幫助天文學家確認此前發現的系外行星和發現新的行星。因此,剩餘不多的燃料將首要保證數據的回傳。美航天局預計,嚴重超期服役的「開普勒」將於未來數月內耗盡燃料。
「開普勒」於2009年3月升空,最初設計任務僅為3.5年。截止目前我們共確認發現了3748顆系外行星,其中由開普勒望遠鏡確認發現的數量是2650顆。
美國東部時間2009年3月6日,世界首個用於探測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開普勒」號太空望遠鏡在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等待發射升空。
在太空服役期間,「開普勒」幾次遭遇險情。它曾於2016年進入類似休眠模式,一度導致航天局宣布進入臨時「航天器緊急狀態」。而它最大的危機則發生在2012年至2013年間,當時,望遠鏡的4個陀螺儀「反作用輪」中的兩個先後出現了故障。
在2013年兩台反應輪失效之後,藉助燃料和陽光的壓力,開普勒望遠鏡得以執行K2拓展觀測任務,但每3個月就必須調整一次朝向。圖源NASA
幸運的是,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繼任者已經就位並開始運作。
今年4月,美航天局發射了肩負尋找系外行星任務的全新探測器TESS(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它將接替燃料即將耗盡的「開普勒」。在5月份TESS發回了首批測試圖像。相比開普勒而言,TESS是一次巨大的升級,它的觀測區域大約是開普勒觀測區域的400倍,範圍覆蓋超過85%的天空。科學家預計,「苔絲」有望發現更多系外行星,以供人類進一步研究。
TESS望遠鏡示意圖。圖源NASA
開普勒望遠鏡已經工作太久
是時候和它說一句再見
辛苦了
儘管如此,「開普勒」留下的遺產不會終結
太陽系外行星大發現的時代
現在才剛剛開始
素材來源:新華網


※我在太空度過一年(下)
※如果火星也曾有過生命存在,那他們都去哪兒了?
TAG:太空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