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不是葯神:中國式悲情好人

我不是葯神:中國式悲情好人

最近電影《我不是葯神》熱播,很多觀眾看得熱淚盈眶,各種感動感慨。我也很欽佩男主程勇的大愛。他是個善良的好人,但可悲的是,只是個中國式好人,註定是悲情的。

程勇的大愛體現在自己不再需要印度葯賺錢時,為了過去的朋友,為了數不清不認識的病人,冒著犯罪的風險,貼錢為他們繼續走私買葯。此刻他勇敢無懼,自我犧牲,無私奉獻,不是上帝勝似上帝。這真是太讓人敬佩了。

程勇的行為是高尚的,但手段是違法的,目光是短視的,實際上是缺乏智慧的。走私買葯能幹幾天?特別是當時政府已經派出大量警力在抓捕走私印度葯。他頂風作案,大張旗鼓,只管今天,不管明天,只管幹活,不管結果,難道不是匹夫之勇嗎?他當時經營著一家企業,算是有錢有實力了。由於走私藥物,他被抓判刑,出獄時一無所有。為什麼要快速地幹掉自己呢?做好人就一定要傻嗎?有幫助別人的愛心,有幫助別人的實力,更要有幫助別人的辦法和計謀呀。就算他不管自己,可和他一起做好事的黃毛,思慧呢?黃毛為了引開警察,慘烈地死去了。思慧還好沒被判刑為走私同夥。可她女兒的病怎麼辦?還是買不起正版葯。她是不是還要回去跳鋼管舞掙錢呢?當時呂受益、黃毛、思慧、劉牧師跟著程勇一起賣葯,大家一起賺錢,一起吃便宜葯,程勇很仗義,的確改善了朋友們的生活。可當他捨己為人做好事的時候,卻並沒有真正幫到朋友。連身邊的朋友都幫不了的人,能真正地幫助得了無數陌生人嗎?中國有句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中國式好人總是連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都過不好,卻豪氣萬丈地號稱要幫助天下人。

再深究下去,程勇的大愛是怎麼來的呢?

電影一開始,程勇蓬頭垢面,窮困潦倒,開一家小破店賣壯陽葯。他一面不耐煩地照顧著重病的父親,一面百般阻撓出國移民的前妻帶走兒子。毫無疑問,他愛著兒子,可是前妻說過,他從來就沒有盡過父親的責任。兒子跟著前妻出國,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留在國內跟著他能怎麼樣呢?生存都是問題。

可以看出來,他是個很普通的男人,有點固執,過得不好。

一個偶然的機會,身患白血病的呂受益找他搞走私葯。他不敢,怕犯罪。父親要錢搶救,小店欠租關門,走投無路下,他決定冒險去印度搞葯。國內一瓶5萬塊的葯,印度居然只賣500塊!巨額的差價下,他千辛萬苦,打開了銷路,組建了團隊,交結了朋友。他發財了,朋友們也跟著賺錢了,病人們也吃上便宜葯了。

麻煩卻來了。一個賣假藥的慣犯盯上他了,逼他交出進貨渠道,不然就報警。

他遣散了團隊,洗手不幹了。收了慣犯一大筆錢,把渠道讓出去了。

處理麻煩的做法說明他是一個善良的人,也是一個膽小的人,不敢做壞事,也不特別為朋友著想。

他的善良還體現在對弱者的同情。轉行開服裝工廠當老闆後,以前一起賣葯的呂受益妻子找上門來,求他去救呂受益。呂受益沒錢買葯,病情加重,割腕自殺了。他趕去看望呂受益,目睹了呂受益被病痛折磨的慘叫,沒能救活他。這深深地刺痛了他。在呂受益的葬禮上,朋友們默默無語地看著他,呂受益妻子拒絕了他,讓他再一次感受到了大家對他的失望,夾雜著怨氣和冷淡,但似乎又若有所期。

朋友們告訴他,印度葯現在賣2萬了,病人們又吃不起了。

善良的程勇心生大愛。他決定重新走私印度葯,只賣500塊一瓶,幫助朋友和病人們。當得知採購價漲到2000塊時,程勇還是決定賣500塊。思慧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回答說:就當我還他們的。程勇是不是覺得自己賺了很多錢,改變了生活,是因為曾經賣葯賺了病人的錢,心理上不安,所以現在貼錢賣葯當是還給病人的呢?從這點上說,程勇還是太善良,也太膽小。他變有錢人了,但在內心深處,不放心,覺得這錢有點來路不正。

一個膽小的人怎麼突然就心生大愛,無私無懼了呢?原來一路走來,既有天生的善良怯懦,又有朋友的期待,還有道德的壓力等諸多因素裹挾著他。這無可厚非,有愛的人是了不起的。

可身為一個善良,膽小,固執,充滿同情心的男人,一旦被推上了英雄的位置,缺乏自我認知,缺乏謀略和智慧,英雄大業只能曇花一現。我們為他叫好,也為他扼腕。

中國在經濟上已日漸強大,可拍出來的電影人文水平還停留在封建社會,宣揚的還是傳統的中國式好人,善良有愛卻脆弱自卑,有勇無謀,當悲情炮灰。很遺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千文 的精彩文章:

TAG:千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