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間歇性跛行與曲直湯

間歇性跛行與曲直湯

2018年3月10日嚴先生陪父親複診,他父親已82歲高齡,既往因急性左心衰在我處住院,還罹患肺癌、高血壓病、痛風等慢性病,出院後我給他服用真武湯加減治療至今,近半年來病情平穩,活動耐量提高,生活可以自理。今日他帶母親一同過來求診,他告訴我母親一向身體健碩,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唯獨有個小病折磨她,導致她生活質量下降,就是活動五六十米後出現右下肢腓腸肌部位疼痛難忍,需停下休息後再行走,行走後又疼痛,這在醫學上稱為間歇性跛行,病史已達數年之久,沒有腰痛、膝關節痛、麻木感,無浮腫,曾反覆行針灸、浮針、針刀等理療治療,病情無好轉,診脈雙側弦細,舌淡,苔白,舌下絡脈迂曲。問我是否能解決此雜症,我擬方如下:

當歸20g 丹參30g 炙乳香8g 沒藥8g

山茱萸40g 知母15g 白芍30g 炙甘草6g,服藥後7天,癥狀明顯緩解,再服用1周,癥狀居然消失,經隨訪至今未見複發。

間歇性跛行常發生在腓腸肌部位,也可發生在大腿、臀部肌群、足跟部等。足跟部疼痛多於骨刺、跟腱炎、跟腱滑囊炎、足底筋膜炎等,骨刺治療重在補腎活血通絡,跟腱炎要鬆弛腓腸肌,滑囊炎要化痰去飲,筋膜炎要理氣化痰活血。間歇跛行發生在腓腸肌、臀肌常與下肢缺血病變相關,老年人多見,最常見的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大腿、臀部的跛行常提示近心端(如主髂動脈、髂內、股深動脈病變)血管病變。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也可以出現間歇性跛行,但休息後疼痛緩解慢,多有全下肢疼痛、水腫表現,抬高下肢可緩解癥狀,靜脈性跛行常需要補氣活血利水。腰椎椎管狹窄症主要發生在 50歲以後 ,典型表現為神經源性間歇性跛行,通常在站立、腰伸直以及行走時出現,休息或腰屈曲時緩解,當按神經病理性疼痛治療方法治療。腓腸肌部位疼痛還有筋膜炎,但一般不會出現跛行癥狀。

動脈性跛行我常用張錫純曲直湯治療,原方組成為山茱萸、知母、乳香、沒藥、當歸、丹參,主治肝虛腿疼,左部脈微弱。張氏補充,此方服藥數劑後,左脈仍不起者,可加續斷,或再加黃芪以助氣分,覺涼者,可減知母。此方由活絡效靈丹加山茱萸、知母組成,活絡效靈丹改善血管供血作用強,具有較強的抗炎鎮痛作用。山茱萸有擴張外周血管、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等作用,同時它能增強體力,增加肌肉對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我又曾用此方加用黃芪治療數例臀部跛行亦有改善癥狀的作用。總之此方改善癥狀是有效果的,但是否能改善血管狹窄、栓塞,難以確定。我認為中醫辨病論治、辯證論治均重要,古人云一病必有一主方,大意如此。辨病論治,先確定主方、主葯,再根據患者癥狀、體征、體質寒熱虛實等狀況行辯證加減藥物是合理的,如出現下肢缺血性潰瘍、壞疽相對難治,一般需合用四妙勇安湯,再加利濕藥物。曾治療一例下肢動脈硬化多處潰瘍、腳趾壞疽患者,已行血管內支架手術,但術後仍疼痛明顯,用此法中藥配合西藥治療潰瘍面、壞疽均痊癒。

想學習更多腦洞大開中西匯通知識,傳統文化知識,健康教育知識,請下載一路健康軟體進入太湖學院學習,註冊、申請課程學習請使用邀請碼vns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西匯通實踐論 的精彩文章:

從現代藥理研究角度探究麻、桂應用異同

TAG:中西匯通實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