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軍迷們都不希望殲-15成為主力艦載機?

為什麼軍迷們都不希望殲-15成為主力艦載機?

殲15艦載機是我國自主開發的第一款投入使用的艦載多用途戰鬥機,屬於4代機,和美軍的F-18和俄羅斯的SU-33為同代產品,設計上大量借鑒了SU-33,約等於SU-33的中國改進型。

性能上還是值得肯定的,繼承了蘇伊霍家族一貫的大航程大載彈量,比美軍的「小短腿兒」F18航程長,航電系統較SU-33也做了改進,毫無疑問是我國艦載機發展的一大里程碑,寄託了軍迷們深切的期待,實際表現也十分出色。

但從客觀的考慮,諸多專家和軍迷小夥伴兒還是希望殲15不要成為未來中國海軍航母打擊群成形後的主力機型。

首先,殲15作為艦載機來講實在太大了,而「大」卻恰恰是艦載機最忌諱的,6萬噸級的遼寧艦也因此僅能搭載24架殲15,算是各種機型,總載機量也僅為36架,美軍的10萬噸級的「尼米茲」能搭載80-90架不同型號的作戰飛機,而這之中僅F18就能搭載6個中隊60架。

蘇伊霍自SU-27開始,「大」就成為了自家設計的一大特色,無論SU-27還是SU-33、SU-35個頭都相當大,殲15相比美軍的F18來說大了不止一點,殲15長度21.9米,翼展14.7米,而F18的長度僅為18.31米,翼展13.62米,雖然有著航程和載彈量的優勢,但是改進型的F18作戰半徑也能達到1000千米,相差無幾,而在綜合性能上,客觀地說,還是F18要領先一些。

殲15無疑是中國海軍艦載機領域的開拓者,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但顯然我們追求的不是「有」,而是「精」,下一代艦載機出現在公眾視線中也不會多遠,而隱身戰機上艦的方案也並非不具可行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台灣偶像劇黃金年代
「鐵面無情」-漫談中國古代武士的面目保護

TAG:全球大搜羅 |